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大多采取以教師為主的課堂灌輸模式進行,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無法得到充分重視,更談不上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學習一門語言,如果僅僅靠灌輸?shù)姆绞綄W習,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就不會得到發(fā)展,獨立運用語言的能力更是無從談起。檔案袋作為一種新興的評價方式,不僅為教師提供了一種新穎有效的教學手段,也為學生提供了一種實用有效的語言學習方法。檔案袋評價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方面起著重要作用。這種評價模式在評價過程中有其自身的特點;自主學習是二種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有其自身的不同之處,這兩種新型的評價模式和學習模式的結合,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的探索有著重要的意義,其自身的特點也十分突出。檔案袋在英語教學中的介入,使教學活動突破了課堂的限制,自主學習便有了新的意義。這種模式的教學和學習活動概括起來有如下特點:(1)自主學習的時間、空間得到擴展和延伸。(2)自主學習的內容廣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但在深度上卻得到更多延伸。(3)教師是評價過程的積極參與者、示范者。(4)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得到充分調動。(5)自主學習的過程受到監(jiān)督,自主學習的效果得到鞏固和加強。那么,在這種新的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模式下,教師如何定位便顯得十分重要。
一、方案的設計者
檔案在英語學習領域的運用相對較少,把檔案袋評價這種評價方式運用到英語教學中是一個全面系統(tǒng)的工程,需要全盤考慮,細致安排,以使學生能夠在評價過程中有目標有范圍有方案地進行自主學習,促進其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在整個檔案袋評價設計過程中,從開始的相關問卷調查,參與檔案袋有關人員、教師的培訓到評價內容的選擇、確定,評價對象的范圍以及評價后續(xù)工作等,整個檔案袋評價模式的構建都需要教師的精心準備和策劃。特別是英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評價方法、評價內容、評分標準的制定以及評價效果后續(xù)研究等方面的工作都離不開教師的精心設計。尤其是評價內容的選定和和評價過程的監(jiān)督方式必須經過教師的深思熟慮,這樣才能避免把檔案袋評價變成一種簡單的語料堆砌。此外,放入檔案袋材料的確定及目的是否需要分門別類地去區(qū)別。檔案袋材料是否采用統(tǒng)一管理的方式進行整理歸檔,教師是否對所有學習者的檔案進行檢查反思以及學習者和教師的反思性材料是否統(tǒng)一歸檔等,在方案設計中也要充分考慮。檔案袋評價方案的設計將直接影響到整個英語學習評價模式的成敗,影響到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是方案設計者的角色定位是至關重要的。
二、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者、幫助者
檔案袋是一種媒介,利用檔案袋評價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廣度和深度,挖掘其創(chuàng)新潛力,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的主動性是進行檔案袋評價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是喚醒學生主動性自主學習的指導者,教師應該根據(jù)不同的狀況和個體特點不斷調整可掌控的各種資源(如語料資源、鼓勵策略、評價內容、評價對象、評價評語的輸出、學習認知方式等)來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自主學習模式。在以檔案袋為媒介的學習模式中,教師應該保持不斷的刺激策略,一方面讓學生認識到英語學習持續(xù)性的重要性,使其在已有學習經驗的基礎上,以檔案袋為媒介,不斷對已有知識進行回顧復習,對現(xiàn)有知識進行鞏固加深,對未知新知識進行自主性學習探索;另一方面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切實受到來自教師的褒獎、激勵和幫助,在心理上對教師或者相關評價人員形成一種認可和信任感,進而形成自愿、自主、積極的心態(tài)。在檔案袋評價過程中,教師的建議不一定是權威,但在檔案袋評價過程中,教師的建議對學習者來講卻是一種無形的鼓勵,是一種精神的力量。在評價過程中教師的指導角色是其他因素不可替代的,是不可或缺的。
三、評價過程的積極參與者、示范者
檔案袋評價作為一種教學評價模式,教師在其中參與不僅僅指評價過程中對整個方案的設計,對學習者的指導和幫助以及對學生學習材料、學習內容的指導參與,它更是指教師在評價過程中把檔案袋作為一種教學工具,對教學進行反思、進行自我提高的一種手段。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滿足感和成就感,身心得到了愉悅,自身水平得到提高。教師積極參與檔案袋評價本身就是評價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所以,教師在檔案袋評價過程中的角色不是孤立的,更不是游離在評價過程之外的;教師的角色是除了學習者這個主體之外的“次主體”角色,是檔案袋評價的積極參與者。在評價過程中,教師要激發(fā)學習者的反思意識,樹立學習榜樣,所謂“言傳身教”就是這個道理。在語言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參與到語言學習中,在與學習者共同探討進步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高水平,進而提供可參考的樣本供學習者模仿,在模仿的過程中學習者可以加強自己對語言的再認知,使對語言的認知水平得以升華和提高。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不僅為語言學習者提供學習內容的參考和示范,也為學習者提供了精神的榜樣,使學習者能夠更容易接受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在評價過程中的角色不僅僅是學習參考標準的制定者和提供者,更是學習者進行自主學習反思的精神激勵者、學習示范者。
四、評價效果的評定者、反饋者
檔案袋評價過程中,學生對教師角色的期待就是效果的評價者。實際上,教師的角色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停留在評價對象的評定者這樣一個位置上,教師更是檔案袋評價標準的設計者、制定者、評價效果的反饋者。學生利用檔案袋自主學習的過程是在檔案袋形成之后,后續(xù)的學習與思考是由學生自主把握、自我控制的。自主掌控能力強的學習者在這種狀況下其個性可以得到充分發(fā)揮,但是對于自主學習掌控能力弱的學習者利用檔案袋進行自主學習的效果可能不太理想,那么語言學習者的自主學習效果真實情況究竟如何,就需要教師根據(jù)一定的標準來進行衡量。眾所周知,語言學習是一個長期系統(tǒng)工程,某一個階段或者某一個方面的提高進步不能全方位地反映學習者的真實水平。如何將這些影響評價真實狀況的因素納入衡量標準范圍,是教師在評定標準制定過程中和實際評價過程中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所以教師評定者的角色十分重要。在利用檔案袋進行評價的過程中,學生本身也是評價的參與者,但教師的評價的結果更容易影響到學生自主學習的信心和積極性,進而影響到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師在評價結果和反饋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語言能力、學習進步狀況、心里承受能力等各方面因素,最大程度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潛力,扮演好評價者、反饋者的角色,進而達到對學生進行最大化挖潛的目的。
五、方案機制的完善者
檔案袋運用于英語學習,并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方面在國內研究尚不多見,為此對于方案的設計與制定可借鑒的不多,在制定英語學習檔案袋過程中只能從檔案袋在其他領域的運用模式上加以借鑒,進而得到啟發(fā)來制定適合英語學科的學習記錄檔案袋。由于檔案袋設計教師自身水平和視野有限,思路不可能十分完備,有些問題或未考慮周全,在檔案袋的實施過程中這些弊端會逐漸顯現(xiàn),此外一些具有英語學科自身特點的有別于其他領域的相關檔案袋突發(fā)問題也會隨時出現(xiàn),針對這些存在、出現(xiàn)或潛在的問題,在檔案袋促進自主學習項目實施過程中和完畢后,教師應該及時記錄這些狀況,并妥善安排應急方案,最后加以歸納和總結,進而分析和研究,用以完善檔案袋的總體設計,從而更有效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英語語言技能和運用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學生的主動參與,利用檔案袋評價能有效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利用檔案袋評價模式有效促進學生學習的教學中,從其內在的特點來看,自主學習離不開教師的設計、指導、幫助和評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轉變角色,建立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確立學生主動學習者的地位,教師在促進自主學習總體方案設計上,在指導監(jiān)督學生和效果評價方面要扮演好參與者、合作者的角色。
參考文獻
[1]曹群英,教師在學生網(wǎng)絡自主學習中的角色定位,外語學刊,2009,151(6)
[2]陳永燁,論教師在學生外語自主學習中的作用,教育與探索,2009,217(7)
(責任編輯 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