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廈公司與北京首建公司簽訂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一份,約定:中廈公司將某工程發(fā)包給首建公司施工承包。合同對承包范圍、工期、結算辦法等均作了約定。其中,對工程款的結算明確約定:工程款必須匯入承包人公司銀行賬戶。承包人簽訂合同的代表為劉云,首建公司加蓋了公司印章。
劉云與首建公司之間實際系掛靠關系。首批進度款200萬元,發(fā)包人匯入了首建公司合同約定的銀行帳戶,其后的工程款,首建公司未收到。但劉云以承包人公司名義,分數(shù)次領取了工程款現(xiàn)金人民幣200萬元,轉到劉云指定的其它公司賬戶600萬元。
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后,雙方為結算產(chǎn)生了糾紛。爭議焦點是,劉云以承包人公司名義,領取工程款800萬元之行為,是個人行為,還是承包人公司行為,其法律責任由劉云個人承擔,還是承包人公司承擔?即是否構成表見代理?
律師視點
1、劉云有權代表承包人行使簽訂合同事項的代理權。劉云以承包人合同簽訂代表身份在建設工程承包合同上簽字,而且承包人在該合同上蓋章,此節(jié)已足以使發(fā)包人有理由相信劉云有權代表承包人行使簽訂合同事項的代理權。據(jù)此,如果劉云與發(fā)包人就涉案工程簽訂關于工期、違約金等補充協(xié)議,構成表見代理,所簽補充協(xié)議對承包人有約束力。
2、劉云個人以承包人名義收取800萬元工程款的行為,不構成表見代理。承包人不承擔劉云收取工程款行為的法律后果。
對于工程款的結算事宜,雙方有明確約定,工程款必須匯入承包人指定的專門賬戶。發(fā)包人向劉云個人支付800萬元工程款的行為,明顯違反了合同約定。
對劉云以承包人名義收取800萬元工程款之行為,首先無承包人公司對劉云個人代領工程款的明確授權;其次,發(fā)包人無相應的證據(jù)證明:其有理由相信劉云有權代理承包人公司收取工程款。因此,此筆有爭議的800萬元工程款,不能認定承包人已經(jīng)收到。承包人不承擔劉云收取工程款行為的法律后果。發(fā)包人有義務向承包人公司繼續(xù)支付。
3、本案對工程承包人的有益啟示。為了依法維護承包人合同權益,建議承包人在合同中約定:(1)對本合同條款任何變更或補充,必須加蓋承包人公司印章,才對承包人具有約束力。如僅有合同簽約代表簽字、而未加蓋承包人公司印章,補充文件不構成對承包人公司的約束。(2)在合同中指定專門人員接收對方文件,其他人員無權簽收。(3)在合同中明確約定:發(fā)包人必須將工程款匯入承包人指定的銀行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