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水深流
我熱愛生物,但從未喜歡過昆蟲,松毛蟲體壁密而硬的纖毛,蠅類毛茸茸、臟兮兮的細腳、黑蝎尖聳的毒針……無不讓我汗毛倒豎,敬而遠之。我懼怕昆蟲,甚至厭惡昆蟲,直到我有一天,我發(fā)現(xiàn)了《昆蟲記》。
“一個有生命的小不點,一粒能歡能悲的蛋白質,比起龐大的無生命的星球,更能引起我的無窮興趣。”
法布爾,一個可愛的法國老頭,一位自學成才的鄉(xiāng)間教師,花費了畢生時間與精力同昆蟲打交道。這位被稱為“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的學者,一貧如洗,卻節(jié)衣縮食,立志要為蟲子寫部“歷史”——《昆蟲記》。
在他的筆下,齊心合力、不畏艱難的西緒福斯蟲夫妻,體態(tài)優(yōu)美、食性怪異的綠螽斯,壘筑蜂的泥石屋,蟋蟀的奏鳴曲……分明是一群群精靈,在廣闊的林間與草叢忘情地狂歡,那一塊“被太陽烤得滾燙,卻長滿了雛菊”的荒石園就是它們的天堂……
讀著這些飽含著愛意的奇妙文字,仿佛回到了孩提時代,循著幼時的足跡,尋訪搬家的黑螞蟻、白白胖胖的蠶寶寶,勤勞的小蜜蜂,還有那調皮的金龜子……依然是那郁郁蔥蔥的樹林,依然是那些忙忙碌碌的生靈,跟著法布爾那雙敬畏而好奇的眼睛,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透過那厚厚的十卷書,人們能看到的不僅僅是奇異的昆蟲世界,還有一個科學家閃光的人格?!霸S多時候,倒是以無知為佳。頭腦保持調查研究的自由,人就不會誤入書本提供的某些絕無出路的歧途?!薄霸颈?、實實在在的東西,公式無法駕馭?!?/p>
法布爾保有了孩子般旺盛的求知欲與質疑精神,亦有智者的成熟、嚴謹與實事求是。經過長時間的細致觀察與深入思考,他對當時已被奉為“真理”的達爾文進化論提出異議:“生命進化并不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并非一定從低劣進入良好,隨即從良好進入最佳;進化是以跳躍形式完成的,有的時候出現(xiàn)進步,有的時候也出現(xiàn)倒退?!?/p>
然而,在那個時代,并非所有人都像法布爾一般“大膽”。他遭到社會甚至朋友的質疑,被同僚們輕蔑地稱為“蒼蠅”,其研究成果很多年無人問津。但他從未改變自己獨立的觀察與思考,無悔地堅持著自己的研究——不為得出什么確切的結論,更不想推翻或證明什么,只因他熱愛這些可愛、神奇的小生靈。
于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用一顆尊重生命的心,不偏不倚而又全方位地記錄下昆蟲所有習性、本能、命運之悲喜,將畢生心血凝結成這十卷《昆蟲記》。用“杰作”“里程碑”這些詞已不足以描述《昆蟲記》的偉大,這本書是蟲蟲世界的“荷馬史詩”。
它不僅僅是一本論文,更像是一本日記,簡單干凈的文字,記錄著一段段奇異的探險;它不僅僅是一部科學著作,更像是一部童話,用驚嘆的口吻,講述著一個個生命的奇跡。
附:《昆蟲記?圣甲蟲》節(jié)選欣賞
這金龜子的頭頂上,是寬闊扁平的頂殼,上面有六個細尖齒,排列在月牙兒狀頂殼的前沿。這帶齒的扁平頂殼,既是挖掘工具,切割工具,也是插舉、拋甩糞中無養(yǎng)分植物纖維的杈子,而且也可以當摟耙,把好吃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摟過來,歸攏在一起。選料工作就是這樣進行的,這行家分得出優(yōu)劣精粗。如果這金龜子給自己找食物,那末,它粗枝大葉地揀一揀就行了;但如果是盡母親的義務,那末,它在制作食料丸時,就會嚴格認真、一絲不茍地選料。
為解決自己食用的問題,它對糞球原料的質量要求一點兒不高,只是大致分揀一番。它先用帶齒的頂杈豁挑幾下,再草草地搜索一道,剔除些雜質,然后歸攏成堆。制作糞球時,兩條強勁有力的前腿參與操作。扁平的前腿是弓形的,表面凸現(xiàn)著剛健的紋脈,前半部分分排著五個粗壯的尖齒。遇到需要顯示力量,摧垮障礙物,為自己沖開一條通向糞堆縱深的行間距的時候,這食糞蟲便行撥掃而進。只見它一對齒足左右伸出,猛地橫掃一耙,面前便出現(xiàn)了一個半圓空場。場地清理出來后,兩只前爪又開始另一工種的工作,它們把頂耙已經摟到的材料劃攏過來,送到肚子底下的后四只足爪之間。后四只足爪,正好適合鏇工的工作。這金龜子最后邊的那對足爪,長得又細又長,略微彎曲,酷似弓架,尖端長著利爪。一眼望去會立刻發(fā)現(xiàn),這對后肢具有球面圓規(guī)的構型,兩只弧形支腳之間,環(huán)抱成一個球狀正好可用來測量球面,修正球形。事實上,它們的確是加工糞球用的。
雙耙一抱一抱地把原料劃攏到肚子底下,原料送到后面四條腿間,后條腿的弧形共同轉化成糞料的外形,糞球初具雛形。這之后一段時間里,經過粗加工的糞球被抱在兩組面圓規(guī)當中,由四只支腳一邊搖滾一邊輕壓。肚子底下的旋轉加工,使糞球的外形進一步完善。一旦球體表面缺乏可塑性,有剝落的危險,或者,當某一部位纖維過多,旋轉加工難以繼續(xù)下去的時候,前面的兩只齒足就對不合規(guī)格的地方施行再加工處理;寬大的拍打工具輕輕拍打,于是,那些新添加的材料與糞球結為一體,那些難以粘貼的碎料被拍貼在球體上。
烈日下,加工正緊張進行。此時此刻,鏇工的操作動作敏捷至極,已達到白熱化程度,我都看呆了。手下的活兒,進展迅速:剛才還是粒小彈丸,這工夫已經核桃般大??;再過一會兒,就要變成蘋果大的球了。我還曾看見,有些貪吃的金龜子,竟把烘焙球做得像拳頭那么大。那肯定得花上幾天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