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去年的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第3組的一篇精讀課文。本文屬擬人體童話,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鳥兒和樹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給樹聽,將要飛回南方時,鳥兒答應了樹的請求——還要回來唱歌給它聽。可是第二年春天,當鳥兒回來找它的朋友時,樹卻不見了。鳥兒四處尋訪,最后找到由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朋友不在了,友情還在,諾言還在,于是,它心里充滿了憂傷和惆悵,面對著由朋友的生命點燃的煤油燈,唱起了去年的歌。
這篇童話的語言樸實無華,全文沒有華麗的詞句,主要通過對話展開故事的情節(jié),推動故事的發(fā)展。全文共有四次對話,分別是鳥兒和樹、樹根、門先生以及小姑娘之間的對話。這四次對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課文所說明的道理也在四次對話以及后來鳥兒的表現中逐步顯現出來。
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過程就是引導學生與文本多次對話的過程。在設計本課時,我充分體現了“以生為本,自主發(fā)展;人人參與,體驗成功”的教學思想。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自讀感悟、角色對話、演讀體驗、拓展想象(寫話)等過程,感悟文本中所蘊含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從而實現學生心靈與文本之間真誠的對話。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重點詞句,會入情入境地演讀課文。
2.學會多元交流、多向對話。
3.體會小鳥與大樹間真摯的友情,使學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的。
教學重點
品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