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墻,生活中監(jiān)獄的代名詞,國家改造罪犯的場所。在人們的心目中,這是一個警戒森嚴、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然而,1991年夏季,在河北省保定監(jiān)獄卻發(fā)生了一起罕見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統(tǒng)一招生考試試卷被盜案,而制造這一泄露國家機密案的竟是一名勞改釋放犯和兩名膽大妄為的在押服刑犯。案發(fā)后,由于種種原因,這一事件的內(nèi)幕未被新聞媒體披露。本文將如實記載這一案件發(fā)生的始末,以饗讀者。
一
保定監(jiān)獄下轄一個全封閉型的勞改企業(yè)——印刷廠,排版、校隊、印刷等各工序均由服刑的勞改人員擔任。該廠由于保密性強,曾多次出色地承印國家有關(guān)部門委托的全國普通高校統(tǒng)一招生的試卷。
印刷廠有一個服刑犯叫邊景龍,原籍河北省新城縣,1984年11月因盜竊罪被霸縣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5年,時年已經(jīng)在這個勞改場服刑6個年頭了。期間他表現(xiàn)良好,還曾于1988年受到保定監(jiān)獄報請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減刑兩年的獎勵。但邊景龍是個頗有心計的人,服刑中他總想伺機為自己失去幾年的自由撈回點什么。于是,他盯上了廠里連年承印的全國普通高校統(tǒng)一招生試卷。
1990年秋,保定監(jiān)獄決定報請人民法院給他減去余刑提前釋放。對于邊景龍來說,這本應(yīng)是一件喜事,可他得知后,心里卻感到一陣陣焦躁不安,他想,1990年的高考已經(jīng)結(jié)束,1991年的高考試卷按常規(guī)到來年初夏才能送來樣本排印,那時自己早已離開此地,就失去了下手的機會。怎樣才能搞到1991年的高考試卷呢?一連數(shù)日,他為此費盡了心機。
在印刷廠服刑犯人中,邊景龍和兩個人要好,一個叫張連新,時年29歲,河北省灤南縣人,1983年12月9日因盜竊罪被灤南縣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5年;另一個叫王風林,時年28歲,河北省灤平縣人,1985年10月21日因搶劫罪被承德地區(qū)中級人民法院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quán)利終身,被投入勞改后,因勞動態(tài)度較好,1988年2月被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裁定減刑為有期徒刑16年、剝奪政治權(quán)利5年。監(jiān)獄里雖然明令禁止犯人之間拉幫結(jié)派,但3人私下依然故我,不分彼此。邊景龍知道每年高考試卷的排印這兩人都要參加,便將主意打在了他們身上。
一天,邊景龍趁車間無人之機湊到張連新身邊謊稱說:“再過一段時間,我就要出去了。這些年來我在這里受罪,我大哥替我操了不少的心。我有個侄女,明年要考大學了。老弟,明年你幫我搞點試題,我也算對得起家里了?!迸笥阎?,在很看重義氣的張連新看來,是萬萬不能推辭的。這個受過人民法院減刑兩年獎勵的在押犯幾乎沒有思考這件事情的嚴重后果,當即答應(yīng)了邊景龍的要求。
1991年2月,邊景龍接到市中級人民法院給他減去余刑、提前釋放的裁定書。臨走之前,他又找到王風林,騙說道:“今年我的大兒子要考大學了,老弟到時幫幫忙,和張連新想法給我弄幾張卷子。”他知道王風林愛占小便宜,便許諾到時候給其500元酬金。在友情和利誘面前,王風林忘記了自己的戴罪之身,也答應(yīng)了邊景龍的要求。
出獄的前一天,連景龍再次分別找到兩人,和他們約定:為保密起見,到5月份左右,他將通過在本獄工作的同鄉(xiāng)吳某捎信給他們(這樣可避過勞教干警對犯人信件的審查),到時會說明需要的試卷科別、取卷的時間。
二
出獄后,為了試探將來試卷出手是否順利,春節(jié)期間,邊景龍利用拜年之機,旁敲側(cè)擊地向一些參加當年高考的學生家長透露,他有門路能搞到高考試卷。一些考生家長對此很感興趣,很爽快地表示,如果能搞到真試題,多出點沒問題;但相當一部分人對他的話半信半疑。
這也讓他想到,搞到試卷后不能在本地處理,因為一來人們會懷疑他一個勞改釋放人員弄來試卷的真?zhèn)危欢碓诋數(shù)爻鍪墼嚲碛绊懘?,萬一傳到警察的耳朵里,那還不一下子栽進去。
“到遠離本地的地方處理,越遠越好!”經(jīng)過反復(fù)思考,邊景龍鎖定了一個安全理想的去處——在新疆奎屯市工作的三哥張樹泰。
之后他認真查閱了從北京發(fā)往烏魯木齊的列車車次和發(fā)車時間,準備試卷一到手即刻奔往新疆。
5月上旬的一天,他得知在保定監(jiān)獄工作的同鄉(xiāng)吳某回家探親。他推算,印刷廠也差不多該是印刷高考試卷的時候了。他便寫了一封密信,信的大意內(nèi)容是:設(shè)法搞到文科試卷,在5月29日晚9點至10點扔到獄外職工醫(yī)院后墻根。拿著信他來到吳某家,請吳將信帶給好友張連新、王風林。吳某礙于情面,只好接過了信,無意中充當了這一犯罪活動中罪犯之間聯(lián)絡(luò)的通信員,案發(fā)后他為此而受到了嚴厲的行政處分。
三
5月中旬的一天,結(jié)束探親歸來的吳某找到張連新,將邊景龍的信交給了他。張連新閱信后急忙找到王風林,兩人商定,由王風林負責搞試卷,張連新負責外送。然而,5月29日,邊景龍信中約定的取卷日子到了,而試卷的樣題還沒有送到王風林的工序。這樣一來,完全打亂了他們的計劃。這兩人商議后,決定將交付試卷的時間往后推移20天,即6月20日。之后,王風林提筆寫了一張“6月20日按舊點到此”的紙條,張連新將紙條裝在一個破舊的罐頭盒內(nèi),溜到職工醫(yī)院,趁人不備扔出墻外。
晚上,張連新躺在床上對盜竊試卷的行動反復(fù)考慮,設(shè)想著各個環(huán)節(jié)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和情況。突然他意識到,晚上交卷和取卷是個危險的時刻,因為晚上是警戒最嚴的時候,一旦行動不慎就可能被勞教干警和駐獄警戒的武警發(fā)現(xiàn)。而白天人們的思想容易麻痹,他們的行動更為安全。第二天早晨,他又寫了一張將取卷時間改為6月20日下午2點的紙條,藏在罐頭盒內(nèi),扔在了與昨天相同的地方。
5月29日早,邊景龍就按約定來到監(jiān)獄職工醫(yī)院墻外,他觀察了一下地形,怕惹人懷疑,迅速離開了此地。30日上午,他觀察到職工醫(yī)院墻外沒有反?,F(xiàn)象后,便佯裝散步,在醫(yī)院的墻外仔細尋找,撿到了張連新扔出的兩個罐頭盒。盡管這次白跑了一趟,他內(nèi)心仍興奮不已。他迅速銷毀紙條,當天又悄悄返回老家。
6月中旬,高考試卷的印刷到了王風林負責的工序,一天,他趁勞教干部不備,將自己排印的文科語文、政治試卷清樣廢頁各2張和別的樣機排印的歷史、地理、生物試卷清樣各一張偷出,藏在自己的抽屜里。19日,王風林將裁剪好的試卷卷成一卷和一個鐵制罐頭盒一起交給張連新。張連新將試卷折疊成小塊狀,并用塑料紙包好后塞進罐頭盒內(nèi),然后灌上油墨和白灰渣踩扁,偽裝成一個油漬漬、臟兮兮的廢鐵皮盒。他不敢將盒子帶進宿舍,將其藏進鍋爐房后的一個廢水桶里。20日中午午飯后,由張連新放哨,王風林將有試卷的罐頭盒如約扔到了職工醫(yī)院的墻外。
四
6月20日下午2點30分,邊景龍來到職工醫(yī)院墻外找到了張連新和王風林扔出的鐵皮罐頭盒。他迅速揀起放進提包,急匆匆地離開。
隨后,他乘車來到市區(qū)找了一個僻靜處,撬開被踩扁的罐頭盒,剔去油污和灰渣,掏出試卷簡單瀏覽了一遍后再次藏好,然后登車返回了新城老家。
怕行蹤被人懷疑,邊景龍沒有立即趕赴新疆,而是回家后積極幫助其大哥搶收小麥,麥收剛過,他向家人謊稱到外面找點活做,便開始了自己的下一步行動。
7月2日早晨,他趕到新疆奎屯市,找到了三哥張樹泰。邊景龍的到來,使張樹泰夫婦又驚又喜,他們熱情地款待了這位久別的弟弟。酒足飯飽之后,邊景龍向兄嫂表示:他通過關(guān)系搞來了今年高考文科的部分試卷,想到這里撈點外快,請兄嫂幫忙。
張樹泰夫婦很快明白了這位弟弟撈外快和幫忙的意思。再有4天高考就要開始了,邊景龍和兄嫂商定,以幫助輔導(dǎo)為名,招收幾名參加文科高考的考生。為使考生家長相信輔導(dǎo)質(zhì)量,可先不收費,錄取后每人再交輔導(dǎo)費2000元。
兄嫂很快給邊景龍拉來了5個當年參加高考的熟人子女。
聽說只要肯出2000元,就有高手輔導(dǎo)保證他們的子女能考上大學,這些家長便欣喜爽快地將子女送給邊景龍輔導(dǎo)。然而,案發(fā)后,這些望子成龍的家長美好愿望如肥皂泡般破滅,他們的子女原本憑實力有希望考取大學,卻最終失去了當年被高校錄取的資格。
轉(zhuǎn)眼3天過去了,邊景龍一直處于極度興奮狀態(tài)中,雖然1萬元輔導(dǎo)費還沒到手,但在他看來只是早晚而已,這筆錢來得太容易了。隨著高考的臨近,邊景龍清楚地意識到,只要高考日期一過,他手中的試卷就猶如廢紙一團。欲壑難填的他決定鋌而走險,大撈一把。
7月7日,1991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統(tǒng)一招生考試的第一天。奎屯市全國高考考場外,邊景龍一大早就帶著復(fù)印好的試卷在考場附近轉(zhuǎn)來轉(zhuǎn)去,以每份數(shù)百元的價格悄悄地向參考的學生家長兜售。所幸的是沒有人敢出錢買這些來歷不明、真?zhèn)坞y辨的試卷。下午,一位旁觀的考生家長出于義憤,向考場的工作人員舉報了邊景龍的可疑行為。
7月8日上午,當邊景龍再次來到考場附近時,被化裝守候的公安干警當場擒獲。
五
審訊室里,在公安人員的凌厲攻勢下,邊景龍乖乖繳械投降,如實供述了自己精心策劃盜取高考試卷的過程。擔當主審的警官深感此案性質(zhì)嚴重,便向上級公安機關(guān)匯報了案情。
7月11日,無線電波從烏魯木齊市傳到了保定監(jiān)獄。幾小時后,直接盜取、泄露國家機密件的張連新、王風林被警官們戴上戒具,押進了審訊室。
1991年10月,邊景龍以泄露國家機密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張連新、王風林以泄露國家機密罪分別被加刑3年。
至此,這起建國以來罕見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統(tǒng)一招生試卷被竊案,以罪犯受到嚴懲而劃上了一個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