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孤陋寡聞,并不知道好萊塢大片《功夫熊貓》拍了續(xù)集,看了趙半狄抵制《功夫熊貓2》的廣告,我才知道——至少在我這里,趙半狄的“抵制”在客觀上等于替《功夫熊貓2》做了宣傳。這真夠窩囊的。
看著照片上趙半狄那夸張而尷尬的姿勢,我都替他難受,腦海里面聯(lián)想起來的,全都不是什么好詞:狗吠火車?螳臂當車?蚍蜉撼樹?我覺得,用這些詞來形容趙半狄的抵制行為,都是恰如其分的。因為無論趙半狄如何出離憤怒、氣急敗壞,《功夫熊貓2》都將呼嘯而來,滿載而去,“中國熊貓人”改變不了什么,甚至他越夸張,《功夫熊貓2》的知名度就越高,賺得就越多,難怪夢工廠動畫的CEO卡森伯格在接受中國媒體采訪,被問及2008年《功夫熊貓》在中國遭趙半狄抵制一事時會漫不經(jīng)心地回答:我忘記了。
趙半狄的不著四六和卡森伯格的滿懷自信,凸顯了這樣一個難堪的現(xiàn)實: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好萊塢的文化戰(zhàn)車已經(jīng)足夠強大,強大到它完全可以不在意有人反對的程度。正像我們在電視新聞中經(jīng)??吹降哪菢樱阂蝗喊屠账固股倌赀h遠地向一輛隆隆駛過的以色列坦克拋石子,坦克并不對每一塊石子回擊,因為它覺得沒有必要,石子也根本阻擋不了它,它想開向哪里就開向哪里,想滅誰就滅誰。
但正像巴勒斯坦人的家園被以色列坦克縱橫馳騁不是什么好事一樣,中國的文化家園被好萊塢戰(zhàn)車縱橫馳騁也不是什么好事。伴隨著好萊塢戰(zhàn)車而來的,是美國的文化、美國價值觀、美國的是非標準……觀眾,尤其是青少年觀眾,在刺激、興奮和尖叫聲中,不知不覺地就被灌輸、被洗腦了,極而言之,他們很可能從認同美國文化開始,逐步走向認同美國的統(tǒng)治。
文化認同至關(guān)重要,因為它解決的是“我們是誰”的問題。歷史上,中國之所以沒有陷入到歐洲那樣四分五裂的局面,之所以沒有像羅馬帝國、奧斯曼帝國、波斯帝國那樣土崩瓦解不知所終,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于她早早地在華夏民族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認同。而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之所以經(jīng)歷了長達三四百年的分裂,在很大程度和佛教傳入中國,原有的文化認同被動搖有關(guān)。這一過程,直到禪宗出現(xiàn),佛教實現(xiàn)了中國化之后才告一段落。
一個非常耐人尋味的現(xiàn)象是,中國對外貿(mào)易長期順差,但文化產(chǎn)業(yè)卻是長期逆差。中國文化產(chǎn)業(yè)逆差比例高達1∶7。具體到圖書貿(mào)易逆差比則達到1∶10,影視的逆差比更高。而反觀美國,從1996年以來,其文化產(chǎn)品的出口就超過航空航天工業(yè),成為第一大出口產(chǎn)業(yè)。2004年,中國從美國引進圖書版權(quán)4068種,輸出14種。2005年,從美國引進圖書版權(quán)4000種,輸出只有24種。 許多人認為趙半狄和支持他的北大教授孔慶東是狹隘的文化民族主義,有排外心理。說這種話的人可能并不清楚今夕何夕。當你擁有自己的主體地位,并且這種地位相當穩(wěn)固時,不妨對外來文化持一種文化自由主義的態(tài)度,可是,當你已經(jīng)完全喪失了文化主體性,“失魂落魄”的情況下,再談包容外來文化,就顯得有點貽笑大方了。比如,就當今中國的文化生態(tài)來說,究竟應(yīng)該是強勢的好萊塢文化以及支持它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勢力包容趙半狄、孔慶東呢?還是相反?仍以巴勒斯坦的街頭為例,就實際力量對比而言,究竟應(yīng)該是以色列坦克包容擲石子的巴勒斯坦少年呢?還是相反?
趙半狄其實就是一個小男孩,他站在路口,對著隆隆駛進中國的一輛名叫《功夫熊貓2》的好萊塢坦克,擲出了一塊小石子,孔慶東是另一個小男孩,他為趙半狄的行為叫了一聲好,于是就有人說他們狹隘、排外、不寬容——我真的想問一句,究竟是誰不寬容?
重建中國的文化主體性,應(yīng)該是一種政府行為,正如國防應(yīng)該是一種政府行為一樣。在這方面,我們真的應(yīng)該好好向法國政府學(xué)習(xí)。法國雖然在軍事、經(jīng)濟上遠不如美國,但在文化上卻能夠獨樹一幟,電影甚至能和好萊塢分庭抗禮,這和法國政府通過一系列的政策對自己的文化產(chǎn)業(yè)的扶持是分不開的。
重建中國的文化主體性,還需要整個精英階層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強,而這需要長時間教育才能夠做到。在這方面,應(yīng)該向美國學(xué)習(xí),美國從小學(xué)到大學(xué),學(xué)生都要拿出大量的時間誦讀西方經(jīng)典及美國“國父們”的名篇,即所謂的“通識教育”,以此來建立自己的文化認同,相比較而言,中國的教育就太“世界公民”了。
抵御西方文化的強勢入侵,靠趙半狄不行,在這一點上,我同意主流輿論的結(jié)論。擊退坦克只能靠坦克,而不能靠小石子。但趙半狄的行為還是有意義的,至少他提醒我們:坦克來了!盡管他的姿勢又夸張,又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