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青年報》刊發(fā)了一篇名為《讀懂了雷鋒的快樂,才讀懂了雷鋒》的文章,文中認為,今天,我們重提雷鋒精神,很大程度上不是去救助和拯救別人,而是拯救我們自己,尋找我們丟失的心靈鑰匙,找回那種讓我們充實、讓我們幸福、讓我們快樂的高貴情感。“是追尋一種達致快樂的心靈鑰匙”。文章舉例說,某位退休老人,生活并不寬裕,“幾十年如一日默默地給貧窮山區(qū)的好幾個孩子寄錢”,“家人都不知道”,偶然被媒體知道了,將他描寫得非常悲情。老人笑著說,媒體可能誤讀了他,他從來沒覺得這么做有什么悲情,而且一直非??鞓?。想到那些坐在教室中讀書的孩子,覺得非??鞓罚幌胫约涸谧鲆患苡幸饬x的事,想到自己能幫到別人,覺得非常充實和幸福。我覺得,今天,我們更應該倡導和挖掘“快樂雷鋒”。
所謂“快樂雷鋒”,就是說,對于雷鋒精神的弘揚和拓展,不要老是強調他的無私奉獻,而忘記了他無私奉獻時最本然的人生和精神狀態(tài),那就是快樂。心理學認為,當一個人經(jīng)常幫助別人,他的心理就經(jīng)常處在一種積極、樂觀、和諧、滿足的狀態(tài)中,而這些都屬于積極能量。美國心理學家約翰·福賽斯認為,“當你表現(xiàn)出善意的舉動,哪怕僅僅是給別人讓讓路,大腦就會釋放出多巴胺,血液中復合胺的含量也會升高,而這兩種物質都會使人感覺更好?!弊屩苏叩玫礁嗫鞓?,他們?yōu)閯e人付出的時候,看淡的是物質,看重的恰是快樂;付出的是有限的財富,得到的恰是無限快樂和幸福。這種快樂不正是我們每個人都極力追求的終極目標嗎?
這就是快樂秘訣:向內尋求,成為一個豁達、奉獻、無私的助人者,這種心性無私、注重修身的人,才更容易成為真正快樂的人,而不僅僅是外在的財富堆積、權力滿足。因為物欲帶來的快感和滿足是短暫、膚淺的,經(jīng)不起考驗的,只有內在的付出和奉獻,才是幸福和快樂的永久動力。我們今天從雷鋒精神中挖掘這些快樂因子、幸福因子,不僅是雷鋒精神的時代性升華,更是精神發(fā)展不可或缺的主題轉移。畢竟,現(xiàn)代人太浮躁了,太功利了,太市儈了,積累了太多不夠快樂、不夠幸福的因子,此時,我們尤其應該學習雷鋒“找”榜樣,提升快樂指數(shù)。
近日多家媒體報道了長沙市“全民有獎學雷鋒”的活動,他們有意將“學雷鋒”活動常態(tài)化,鼓勵學生“續(xù)寫雷鋒日記,爭當雷鋒傳人”,稱續(xù)寫不是簡單的模仿、隨意的虛構、煽情的表達,不是單純的文學創(chuàng)作,而是心靈的自我重塑。我深以為然。當這種做法能成為更多公民的積極行為,改善的不僅是社會道德生態(tài),更是精神生態(tài)。這才是貨真價實的“幸福工程”。
當下的物質發(fā)展和人際交往已經(jīng)非常發(fā)達,發(fā)達國家的慈善事業(yè),早成了一種健康有力的“第三次分配”,除了慈善減免賦稅,更重要的是人們注重這種奉獻給自己帶來的價值升華和快樂積蓄,比如微軟創(chuàng)始人比爾·蓋茨表示,“億萬富豪們應將多數(shù)財富捐給慈善事業(yè),從中可體會到快樂。”這種“快樂公民”正是我們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