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戚戚焉”,彷徨在十五六歲的叉路口,何去何從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問題。情感的缺失讓我們在迷茫的泥沼中無法自拔,信任的背離讓我們在是非面前無所適從。
當父母離家的背影消失在遠方,我們卻守望著那一片孤獨的田野。生命中本該有的色彩一下子變得蒼白,心與心的距離隨著離站的列車漸行漸遠。失去了父母的呵護,情感的天空布滿陰霾?!皩W會獨立,要堅強地活著”早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必修課,稚嫩的雙肩早早承擔起艱辛的生活背囊。真的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嗎?其實,在我們這個年齡,需要的是關愛,渴望溫暖陽光般的擁抱,驅散心靈的烏云。
當話語權被父母霸占,溝通成了一個奢侈品,我們只能從虛擬的網絡里尋找心靈的慰藉。于是,網癮如毒瘤一般慢慢地吞噬著我們的生命,甚至讓我們陷入萬劫不復的悲劇深淵。誰愿意渾渾噩噩地在虛擬世界里虛度光陰?誰愿意被稱為“網癮少年”而被送去那虐待生命的戒癮所?為什么不想想心理疾患的根源所在?是我們拋棄了社會還是社會遺忘了我們?其實,在我們這個年齡,需要的是理解,渴望春風化雨般的感化,洗滌心靈的塵埃。
當我們的心智如雛鳥的羽翼一般漸豐時,我們不再愿意像風箏那樣按父母的意圖升降,而要像雄鷹那樣展翅飛翔。都說我們不夠成熟,沒有什么文化品位,然而我們對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有渴慕之心,我們會欣賞周杰倫的音樂才華,敬佩方舟子不畏威脅的打假勇氣,羨慕韓寒那特立獨行的個性,感動于孫氏兄弟接力擔當的信義……同時,對劉翔的奧運棄跑會唏噓不已,對艷照門的無恥會嗤之以鼻,對高曉松的酒駕會義憤填膺……只因我們敢愛敢恨。難道我們不能判定是與非?其實,在我們這個年齡,需要的是自信,渴望得到伯樂的賞識,澆灌心靈的荒漠。
所以,請不要給我們貼上那非議的標簽!因為我們都希望在青春的紀念冊上寫下最美好的回憶……
(指導老師:袁安老師)
狂飆點評:
“在我們這個年齡,最需要的是什么?”小編也曾經有過這樣的疑問。飆粉周根強的這篇飆文即道出了我們的心聲——關愛、理解、被賞識。本文的寫作觸角涉及到了留守、網癮、追星等有關的青少年社會問題方面,的確值得師長們深思呦。不過,小編還是要告訴童鞋們:讓我們先從關愛、理解他人開始,只要我們做到了這些,不要很長時間,你就會被賞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