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潘凌佳 本報特約記者 丁良恒
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陷入“干政”風波。美國廣播公司7日報道稱,即將出版的名為《奧巴馬一家》的新書披露,為維護丈夫奧巴馬的“總統(tǒng)形象”,米歇爾經常因意見不合與白宮高官發(fā)生爭吵,她認為,白宮顧問視野閉塞,缺乏戰(zhàn)略眼光。對此,白宮方面冷淡回應稱,該書內容只是在炒作舊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
由《紐約時報》女記者吉迪·坎特撰寫的《奧巴馬一家》一書將于10日正式出版。自2007年以來,坎特一直都在撰寫有關奧巴馬及米歇爾的報道。按照坎特的說法,為了寫好這本新書,她采訪了30多名現任或前任白宮官員,但奧巴馬夫婦沒有接受采訪。
坎特在《奧巴馬一家》書中稱,米歇爾在公開場合一直表現友善的一面,呈現白宮的軟形象,但實際上,她性格很強勢,喜歡干涉白宮內政。奧巴馬的醫(yī)改方案遭遇艱難處境時,表面平靜的米歇爾對白宮顧問的處理手法感到不滿,甚至建議奧巴馬“需要一個新團隊”。她還表示要親自出馬推廣奧巴馬的法案,但遭到很多白宮顧問的反對,他們擔心會重演克林頓夫婦當年聯手推廣醫(yī)改的失敗。
美聯社6日援引坎特的話稱,在米歇爾看來,她心里的總統(tǒng)形象與現實中奧巴馬的權力局限存在差距,這讓她一直心存挫敗感與焦慮感,所以一直想涉足白宮政治決策,正是她幕后對白宮政治決策的指手畫腳,導致其與多名白宮官員發(fā)生沖突。
英國《每日電訊報》7日援引該書內容稱,米歇爾與白宮前辦公廳主任、現任芝加哥市長伊曼紐爾長期不和,坎特評價稱,前者是一名理想主義者,而后者是追求現實主義、態(tài)度強硬的政客,由于時常存在意見分歧,伊曼紐爾曾索性拒絕讓米歇爾出席每天的高層會議。2009年末和2010年初兩人關系達到緊張的高峰,那時奧巴馬醫(yī)療改革方案遭遇普遍反對聲,伊曼紐爾敦促奧巴馬在醫(yī)改方案問題上妥協(xié),但米歇爾認為妥協(xié)會影響奧巴馬的總統(tǒng)形象,與伊曼紐爾唱起反調。
《印度時報》8日報道稱,坎特書中還提到米歇爾與白宮前新聞秘書吉布斯的矛盾。米歇爾曾向法國第一夫人布呂尼抱怨白宮生活“像地獄”,吉布斯認為這可能引發(fā)公關危機,于是說服愛麗舍宮,否認了此事。事后,總統(tǒng)顧問瓦萊莉·賈勒特對吉布斯說,米歇爾對白宮如此處理此事很不滿,吉布斯當時勃然大怒,情緒幾乎失控,還辱罵了當時不在場的米歇爾。書中說,吉布斯還經常要向米歇爾解釋,為什么她在買衣服或裝修白宮時不能隨意花錢,以及為何隨丈夫進行國事訪問期間不能順帶享受私人假期。
《每日電訊報》認為,米歇爾被爆“干政”的消息傳出后,白宮的反應極其冷淡,報道援引白宮發(fā)言人舒爾茨的話稱:“這些都只是作者個人見解,只能反映她自己的意志?!彼€表示,這本書所反映的是作者數年前了解的情況,且有些內容可能被夸大其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