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毅
請以“把門敞開”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當讀完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后,我們常常激動不已。但就在準備翻頁時,不知何故,總會有一種聲音發(fā)自心底,這是真實的嗎?
曾經(jīng)讀到一篇文章:一位母親費盡心思、只身一人將其女兒拉扯成人,但女兒因為母親臥病在床而不肯繼續(xù)上學,母親非常憤怒。最終的結(jié)果卻出人意料,女兒并非母親親生。讀完文章后,感動之余,一個不和諧的聲音又莫名地冒了出來:這是一件真事嗎?我自己都曾經(jīng)驚訝我為何會有這種懷疑。
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也許,經(jīng)歷多了,總會使人心灰意冷。后來,我終于明白:是我們自己的心靈之門閉合了。那么,我們是否就不能將這扇門敞開呢?答案是否定的。
對于小悅悅事件,我是全程關(guān)注的。當這件事披露時,我氣憤不已。不僅是對那18位冷漠的路人,也對我們的國民素質(zhì)。令人欣慰的是,陳阿婆的舉動,為中國人多少挽回了一些顏面。最近又看到一篇報道,據(jù)說陳賢妹因救人而多次接受采訪,有些人竟然說她又去邀功拿錢了!
魯迅先生曾說過,“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但對于這樣最壞惡意的推測,的確讓我無話可說。我只得報以一聲冷笑。小悅悅最終還是走了,但陳阿婆卻以她的道德底線,向我們敞開了道德之門。公道自在人心,陳阿婆的這種舉動,的確令人無限景仰。難道中國人真的沒有敞開過心門么?
其實,不論是汶川地震,還是玉樹地震,國人都已經(jīng)把心靈之門敞開了,大家凝聚愛心,積聚力量,可謂是真正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有人說,國殤是一種悲劇。但國殤也是一次凝聚所有華人人心的機會,正如溫家寶總理所說的,“多難興邦”。在救災時刻,沒有人說過多余的話,人人都把自己的心門敞開,奉獻出自己應有的愛心。在救災時刻,我相信你,大家相信你,大家把心門敞開,一起感受著內(nèi)心的熾熱……
難道我們真的只能在晚上睡覺時,才會洞開心扉?我不愿相信。張愛玲曾在《炎櫻語錄》中說:“每一只蝴蝶都是從前的一朵花的靈魂,回來尋訪她自己。”多么富有詩意的文字,蝴蝶尚且對自己敞開心門,更何況我們中國人,龍的傳人?
朋友,把門敞開吧!我已經(jīng)洞開心扉,我等待著千千萬萬的同胞,也把自己的心門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