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福
(濟南軍區(qū)青島第一療養(yǎng)院,266071)
改良傳統(tǒng)包皮環(huán)切術的臨床治療體會
張桂福
(濟南軍區(qū)青島第一療養(yǎng)院,266071)
目的 探討改良傳統(tǒng)包皮環(huán)切術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對156例患者實施包皮環(huán)切術,嚴格控制包皮切除長度。仔細縫合,盡量少縫皮膚組織以達縫合線自然脫落的目的。結果 術后5~8 d縫合線全部脫落,切緣整齊、美觀,瘢痕形成少,龜頭外露,無陰莖畸形、勃起障礙、系帶過短等不良反應。結論 改良傳統(tǒng)包皮環(huán)切術術后包莖水腫輕,疤痕小,效果好。
改良;傳統(tǒng);包皮環(huán)切術;男性
近年來人們對包莖、包皮過長[1]的危害越來越重視,接受手術治療的病例越來越多。我科2011—2012年采用改良傳統(tǒng)包皮環(huán)切術對156例患者實施包皮環(huán)切,術后水腫輕,不需拆線,疤痕小,效果好,現(xiàn)報告如下。
全組156例患者,年齡11~28歲,平均年齡(16.8±1.5)歲。106例年齡<20歲,包莖占92.4%,大部分包皮口較小,不能顯露龜頭,術前至少發(fā)生過一次感染,包皮內有大量的包皮垢,粘連嚴重;50例年齡≥20歲,包莖占3.2%,包皮內分泌物較少,粘連較輕。
對發(fā)生過感染的患者,術前3 d口服抗生素。備皮剃凈陰毛;碘伏消毒,以陰莖為中心,上達臍下,下至大腿中段,左右至股外側,消毒兩遍,鋪洞巾。1%利多卡因注射液5 mL由陰莖根部背側注入到海綿體內,系帶側注入皮下,總量不超過10 mL。麻醉滿意后手術,先檢查包皮陰莖頭有無粘連,有粘連者予以分離;對包莖者,先用止血鉗擴大包皮口,有粘連者予以分離,將包皮向上翻轉,顯露陰莖頭和冠狀溝,清除包皮垢,碘伏消毒。在包皮的背側和腹側邊緣正中,各用一對直止血鉗夾住,每對相距約0.3~0.5 cm,提起背側兩把止血鉗,拉挺包皮,注意不能過于用力,在兩鉗間剪開包皮,直至距冠狀溝約0.5~0.8 cm,再提取腹側兩把止血鉗,剪至系帶遠端約0.3 cm處,提起右側兩把止血鉗拉挺包皮,自腹側向背側剪除過長的包皮,直至距離冠狀溝0.5~0.8 cm,同法剪除左側過長包皮。迅速顯露創(chuàng)面,用蚊式止血鉗鉗夾創(chuàng)面內的出血點,用0號絲線結扎,滲血明顯處予以縫扎,檢查無活動性出血后縫合切口。用1號線在腹側、背側,左、右兩側四個方位各縫合1針,不剪斷縫合線留作牽引。在每兩牽引線之間加縫2針,隨之將凡士林紗布條固定在傷口上。注意縫合時要盡量少縫組織,以便于縫合線的脫落。
所有病例術后5~8 d縫合線全部脫落,傷口愈合良好,無傷口感染。23例系帶旁輕度腫脹,囑其熱敷,兩周后全部消退。切緣整齊、美觀,瘢痕形成少,龜頭外露,無陰莖畸形、勃起障礙、系帶過短等不良反應。
包皮環(huán)切術[2]是一個極普通的傳統(tǒng)經典小手術,充分體現(xiàn)著手術基本功,術者的配合能力。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我們體會到此手術成敗的關鍵在于包皮切除的長短[3-4]。如切除過長,術后可能影響勃起。如切除過短,術后仍包住龜頭。而切除包皮的長短,完全取決于助手的配合,包皮在自然狀態(tài)下是皺縮的,用止血鉗提起時,它的長短完全取決于用力的大小,用力過大,包皮則被拉長,就可能切除過長,反之則切除過短。我們在反復的實踐中得知,用止血鉗提拉包皮的力度以能將陰莖剛剛拉起到勃起位為宜。剪除過長的皮膚后迅速鉗夾止血,以0號線結扎,特別注意系帶處的止血[5]。術后包皮水腫是不可避免的一個問題,我們分析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術中反復修剪包皮,對皮膚刺激嚴重。術中結扎止血將小血管結扎,側支循環(huán)尚未建立,這勢必影響回流,造成水腫。二是皮下注入的麻藥量大。針對這兩方面的原因,我們選用銳利的剪刀,剪除包皮時由系帶處開始向背側一次推進,避免開合剪刀,這樣一次成功,皮緣整齊,術后疤痕也?。唤Y扎止血時避免鉗夾大塊組織;注射麻藥時大部分注入到海綿體內,少部分注入系帶側皮下,有效的降低了水腫程度。陰莖系帶是男子性器官的重要組成部分。系帶的處理[5]是包皮環(huán)切術中的重要問題,傳統(tǒng)方法處理常常出現(xiàn)術后水腫。我們處理系帶時,按照魏震等[6]的方法,將系帶處包皮外板平滑剪除約1 cm,使之呈圓鈍弧形后,在將淺筋膜向近端皮下分離約1 cm,使保留的淺筋膜及血管均勻分布,這樣術后外觀自然、美觀。傳統(tǒng)包皮環(huán)切術需5~7 d拆線,傷口處剛剛形成疤痕組織,還比較脆弱,刺激易出血,并且疼痛明顯。我們縫合時用細絲線,少縫皮膚組織,用力結扎,5~8 d后縫合線自然脫落,不需拆線,避免了刺激,減少了疼痛。
[1]吳在德,吳肇漢.外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639.
[2]華積德.普通外科手冊[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475-476.
[3]王先軍,龔小新,黃力.改進包皮環(huán)切術558例應用分析[J].現(xiàn)代泌尿外科雜志,2009,14(4):312-313.
[4]章宗武.209例不同術式環(huán)切術治療包莖和包皮過長[J].中國男科學雜志,2007(9):43.
[5]李鋼,洪寶發(fā),張旭,等.包皮系帶處理的臨床經驗總結——附150例報告[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9,18(4):433.
[6]魏震,劉旺.保留包皮淺筋膜法包皮環(huán)切術[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7,16(7):922.
1005-619X(2012)08-0732-01
2012-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