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會霞,宋建偉
杏李合理整形修剪的依據與對策
李會霞1,宋建偉2
(1.鄭州綠苑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2.河南科技學院)
杏李俗稱杏梅,是杏與李的自然雜交后代。雖然杏李與其親本有許多相似之外,但也有不同與親本的突出特點。杏李的植物學性狀介于杏與李之間,其葉片比杏窄,比李寬;其樹姿比杏直立,比李開放;其成枝力比杏強,比李弱;其花期比杏晚,比李早;其果實成熟期比杏晚,比李早。杏李的樹體屬小喬木,適宜密植栽培。由于杏李的果實成熟期較為特殊,起到了杏與李承上啟下的作用,對彌補鮮食水果市場淡季起到了積極作用,故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市場發(fā)展前景看好。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水果消費多樣化的需求,在雜果生產中杏李發(fā)展較快,除了地方品種外還從美國等地引進一些新品種。但是,杏李作為一個較特殊的樹種,由于缺乏其對生長習性的正確認識,在栽培管理的很多方面都存在一些誤區(qū),特別在整形修剪方面,缺乏科學依據,致使樹體紊亂,長勢強弱不均,從而嚴重的影響杏李正常結果和果實品質。為了科學的指導杏李樹體管理,我們依據多年的栽培實踐,提出了杏李合理整形修剪的依據與對策,以供栽培實踐中參考應用。
1、確定適宜樹形的依據 一是依據在自然生長狀態(tài)下的樹體特點,杏李在自然生長狀態(tài)下,其干性較弱,多為小喬木,呈自然圓頭形,數(shù)體較開張;二是依據栽植密度,密度不同,樹體占據空間大小和格局不同,樹形則應有所區(qū)別;三是依據立地條件的土壤質地,土層厚度和肥力狀況;四是依據在栽培的目的和用意,五是依據技術條件等。
2、確定修剪方法的依據 一是依據樹種的枝芽特性,杏李成枝力強,萌芽率較高,易形成單軸延伸狀的結果枝群;二是依據年齡,幼樹期以整形和培養(yǎng)合理的樹體結構為主,兼顧結果,成齡期以維形修剪為主,兼顧局部更新修剪。
3、確定修剪程度的依據 一是依據樹體的長勢,即強輕弱重;二是依據枝條類型,即長壯枝輕,細弱枝重;三是依據枝齡,即1-3年的低齡枝輕,連續(xù)結果的多年生枝可適當重剪。
1、杏李適宜的樹形及整形技術要點
(1)適宜的樹形 杏李適宜的樹形主要有三種。最常用的一種樹形為自然圓頭形:主干高60cm-80cm,主干頂部著生5-7個主枝,主枝角度為60-80度,這種樹形適合于3m×4m株行距,每667m2栽56株。第二種樹形為紡錘形,主干高60cm左右,在中心干上以相鄰枝組40cm左右的間距,均勻配備大型枝組,樹高3m左右,永久性枝組6-8個,分支角度80度左右,這種樹形適宜于2m×4m的株行距,每667m2栽83株,。第三種樹形為小冠疏層形,主干高80cm左右,主枝5個,分兩層,第一層3個主枝,主枝角度為80度左右,每主枝配備2個側枝,第二層2個主枝,主枝角度60度左右,層間距80cm左右。
(2)整形技術要點 按照每種樹形的樹體結構,栽后定干,每年春季萌芽時,抹芽定枝,在適宜的部位和間距,選留主側枝培養(yǎng)對象,生長季注意適當拉枝開張角度。冬剪時對選留的骨干枝培養(yǎng)對象的延長枝,依生長勢強弱,留40cm-60cm短截,直至樹體達最大預定空間為止,在整形過程中對過密的中長枝,采取疏弱留強、疏旺留壯的修剪方法,使其自然生長,利用早結果。另外要重視加強夏季修剪,總體修剪量從輕。
2、成齡枝修剪技術要點 杏李成齡樹修剪要點主要有四項。一是加強生長季修剪,及時調整枝量,抹除或疏去剪口處、上部、外圍及背上萌生的生長勢較強的嫩芽和新稍,以減少營養(yǎng)的無效消耗,保持樹體良好的通風透光性;二是冬剪時疏除生長較旺的徒長枝和生長較弱的纖細枝,以及枝頭前端的長枝;三是對連續(xù)多年結果的枝,依據粗度、角度進行適度回縮,即較細、角度較大的枝重回縮,較粗、角度較小的枝輕回縮,一般要求回縮至背上有新生枝處;四是局部更新,即對連續(xù)結果5-6年生枝,在其附近處選擇壯枝培養(yǎng),待2-3年新枝進入結果期后,將原來的老果枝疏除,以新果枝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