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加積
(貴州省三都縣交梨鄉(xiāng)畜牧獸醫(yī)站,三都 558105)
瘤胃臌氣是因為反芻動物采食了大量易發(fā)酵的飼料,產生大量氣體或因其他原因造成瘤胃內氣體排除困難,氣體在瘤胃內迅速聚集,膈與胸腔臟器受到壓迫,引起呼吸與血液循環(huán)障礙,甚至窒息的一種病癥,是反芻動物常見多發(fā)病之一。近年來,筆者采用順氣孔插枝療法治療牛急性氣滯性(非泡沫性)瘤胃臌氣多起,有效率達85%以上。
急性瘤胃臌氣常在采食大量易發(fā)酵飼料后迅速發(fā)病,甚至在采食過程中突然發(fā)病,表現(xiàn)癥狀急劇,病初食欲、反芻、噯氣停止,腹痛不安,后肢踢腹;繼而腹部急劇膨脹,左肷部顯著凸起,拍打呈鼓音,呼吸喘急,口色、結膜暗紫。嚴重者張口伸舌,口流涎液,四肢張開站立,最后神志呆癡,左右搖晃,倒地不起,窒息而死。
順氣孔插枝療法:取柔韌而挺直的新嫩樹枝,剝去樹皮和葉痕,使之光滑。枝條的粗細長短視病牛的大小而定,一般粗如火柴梗即可,長約20~30 cm。站立保定病牛,由助手將木棒橫銜于病??谇粌?,將牛頭部稍抬高,即見上頜齒板與第一條聘褶間,正中處有一三角形切齒乳頭,其兩側各有一個小孔,即順氣孔。術者用樹枝依次向兩孔的內上方慢慢插入,到插不進去為止,將枝條距孔1~2 cm處折斷即可。如無木棒,也可用手將病牛的舌頭拉出靠向口角一側,使口張開,進行插枝。枝條插入后不用取出,日久會自行脫出。
2005年7月25日,交梨鄉(xiāng)王家寨村王某一頭母牛發(fā)病就診,主訴:該牛早上在采食帶露水青草后發(fā)生肚脹。臨床癥狀:病牛舉止不安,后肢踢腹,腹部緊張而有彈性,叩診呈鼓音,左肷部突出,瘤胃蠕動力量減弱,呼吸極度困難,診為急性氣滯性瘤胃臌氣。治療:采用順氣孔插枝療法,另囑抬高病牛頭部,拉出舌頭,左側踩壓瘤胃,使氣體從口腔排出,約40 min后痊愈。
(1)本療法就地取材,不需任何成本,且方法簡便易學,療效佳,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2)本療法適用于急性氣滯性瘤胃臌氣,對泡沫性瘤胃臌氣療效欠佳,臨床治療時一定要辯證施治。
(3)搶救病畜,貴在及時,急性瘤胃臌氣的治療原則重在排出氣體,因此,危重病例應先用套管針進行放氣,以防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