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雋
48例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診治分析
楊 雋
目的探查GERD臨床診斷及治療方法,總結診治經(jīng)驗以提高水平。方法將我院經(jīng)診斷為GERD的48例患者給予相關治療,記錄資料以作回顧性分析。結果經(jīng)過治療48例患者中痊愈34例,顯效9例,有效4例,無效1例。結論GERD確診后,經(jīng)過臨床上積極規(guī)范合理的治療,可以取得顯著效果,緩解癥狀,防止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胃食管反流?。慌R床診斷;藥物治療
胃食管反流?。℅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腸內(nèi)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燒心等癥狀,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咽喉、氣道等食管鄰近組織的損害[1]。其分型有非糜爛性反流病、糜爛性食管炎及Barrett食管三類。該病是由多種因素致消化道動力障礙引起的,發(fā)病機制主要是抗返流防御機制減弱及反流物對食管黏膜的攻擊。其臨床的典型癥狀是燒心、反流,可伴胸痛、上腹痛、腹脹、噯氣、上腹不適、吞咽困難、吞咽疼痛及食管外癥狀如咽喉炎、咳嗽、哮喘等,嚴重困擾著患者,影響其生活質量,臨床上及時規(guī)范治療尤為重要,以達到治愈食管炎、減輕癥狀,提高生活質量,防止并發(fā)癥的目的[2]。
1.1一般資料2010年8月~2011年6月收治的48例GERD患者中男30例,女18例;年齡21~64歲,病程6個月~10年;糜爛性食管炎者38例,非糜爛性反流病者8例,Barrett食管者2例;所有患者均有燒心、反酸典型癥狀,伴有惡心、嘔吐及胸骨后痛等癥狀。
1.2臨床診斷及鑒別診斷內(nèi)鏡是診斷反流性食管炎最準確的方法,但是無反流性食管炎不能排出GERD;同時可行24h食管PH監(jiān)測并常用指標。診斷標準:典型燒心、反流癥狀,并且內(nèi)鏡下證實為反流性食管炎;燒心、反流典型癥狀不伴內(nèi)鏡下反流性食管炎,但是24h食管PH監(jiān)測及質子泵抑制劑試驗陽性;無典型癥狀,但是結合內(nèi)鏡檢查、24h食管PH監(jiān)測、藥物試驗性治療等綜合分析,可作出診斷。臨床上尚需做鑒別診斷,需與其他因素所致食管炎(如藥物性、真菌性等)、食管賁門失弛緩癥、消化性潰瘍、功能性疾病(如功能性胸痛、燒心、消化不良等)、食管癌、心絞痛以及支氣管哮喘等鑒別,以免造成誤診。
2.1一般治療避免餐后即臥床休息,晚睡前 2h不進食,臨睡前不飲水,睡眠時抬高床頭 10~20cm[3]。少食過冷過熱、辛辣刺激、高酸食物及產(chǎn)氣飲料避免進食增加胃酸分泌,忌食巧克力、咖啡、濃茶、高脂肪餐等使食管下括約肌壓力降低的食物以避免延長胃排空,進食可少食多餐。減少引起腹內(nèi)壓增高的因素,如便秘、腰帶緊束、肥胖。規(guī)律生活飲食、戒煙戒酒,避免服用降低食管下括約肌壓力的藥物如嗎啡、安定、抗膽堿能制劑、CCB、多巴胺受體激動劑等。加強心理治療,避免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鼓勵、安慰患者,樹立信心,保持情緒健康。
2.2藥物治療抑制胃酸藥:抑制胃酸分泌是治療該病的基本方法。臨床上常用 H2受體拮抗劑(H2RA)、質子泵抑制劑(PPI)為主。H2RA常用的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作用以法莫替丁最強,尼扎替丁次之,西咪替丁最弱。用藥方式為口服,以上四種藥物的用藥方法分別是800mg qn/400mg bid、300mg qn/150mg bid、40mg qn/20mg bid、300mg qn/150mg bid,療程為8~12周;適用于輕、中癥患者。PPI抑制胃酸的作用較H2RA強,適用于初次接受治療者或癥狀重、嚴重食管炎者;常用的PPI有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貝拉唑、埃索美拉唑,均口服,用藥方法分別是20mg qd、30mg qd、40mg qd、10mg qd、20mg qd;療程4~8周??顾崴巸H用于癥狀輕、間歇發(fā)作的患者,可以暫時緩解癥狀。促胃腸動力藥物:在GERD的治療中,作為抑酸藥物治療的輔助用藥,常用有莫沙必利、依托必利、嗎丁啉等,只適用于輕癥患者。須注意的是GERD具有慢性復發(fā)傾向,需要給予維持治療,最好用 PPI,有并發(fā)癥者需要長期維持治療。
3.1療效標準依據(jù)內(nèi)鏡檢查及癥狀積分判定療效內(nèi)鏡復查療效指標[4]:痊愈為內(nèi)鏡積分0分,顯效為內(nèi)鏡積分減少2分,有效為減少1分,無效為積分無變化或增加1分以上。
3.2治療結果本組48例患者經(jīng)過積極治療,痊愈34例,顯效9例,有效4例,無效1例,有效率達97.92%。
GERD的典型癥狀是燒心和反流,以及胃鏡檢查、24h食管PH檢測、試驗性治療等,不難作出診斷。然后根據(jù)患者病情按上述治療方法給予及時規(guī)范治療,大都可明顯好轉乃至治愈,本組有效率達97.92%,并能防止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一旦內(nèi)科治療無效、病情嚴重,需要外科及時處理。GERD如不經(jīng)規(guī)范內(nèi)科治療,出現(xiàn)并發(fā)癥,如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狹窄及Barrett食管等,這是影響GERD患者預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Barrett食管是食管癌的癌前病變,應注意防范。
[1]陸再英,鐘南山.內(nèi)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 372-375.
[2]林三仁.中國胃食管反流病共識意見簡介[C].第七次全國消化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2007:33-34.
[3]孫學芹.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治療策略分析[J].醫(yī)藥世界,2006 (4):75.
[4]中華醫(yī)學會消化內(nèi)鏡學會.返流性食管炎診斷及治療方案(試行)[J].中華內(nèi)科雜志,2000,39(3):210.
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第一人民醫(yī)院,河南駐馬店 46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