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德富
(1)人教新版化學必修1(實驗3-6)中,鉀的焰色反應實驗方法如下:將鉑絲或鐵絲用鹽酸洗凈后放在酒精燈外焰上灼燒至沒有顏色時,再蘸取碳酸鉀在酒精燈外焰上灼燒,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火焰的顏色。
(2)該實驗的缺點:在實際教學中,蘸取碳酸鉀溶液很難觀察到紫色的焰色,而且碳酸鉀粉末顆粒很小,不易蘸取,實驗難以成功。
(3)改進方法:將碳酸鉀溶液改成碘化鉀溶液,或將鉑絲或鐵絲繞成圓盤壓成勺狀后,舀取一小塊硝酸鉀晶體(顆粒比碳酸鉀大)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觀察火焰顏色。
(4)改進效果:不用藍色鈷玻璃也能明顯地觀察到鉀的紫色焰色。
(1)人教新版化學必修2中的實驗方法:取一塊綠豆大的金屬鈉,用濾紙吸凈煤油,放在石棉網上(先將石棉網放在鐵架臺的鐵圈上或放在三腳架上),用酒精燈微微加熱。待鈉熔成小球時,將盛有氯氣的集氣瓶迅速倒扣在鈉的上方。觀察現(xiàn)象。
(2)該實驗缺點:①鈉塊只在集氣瓶口處燃燒,與其他部分的氯氣接觸不多,燃燒時間短,不利于觀察現(xiàn)象;②鈉在石棉網上燃燒,將石棉網燒壞;③集氣瓶瓶頸距離燃燒的鈉塊較近,溫度太高,使瓶口炸裂。
(3)改進方法:取一支有底的壞試管,小心地將上部敲掉,留底部1 cm左右,將其固定在一根長約30 cm粗鐵絲的一端,作為玻璃燃燒匙。實驗時,將鈉塊放入玻璃燃燒匙中,用酒精燈加熱至鈉塊燃燒后,將其伸入盛有氯氣的集氣瓶中,并控制燃燒匙由上部逐步向瓶底移動,觀察現(xiàn)象。
(4)改進效果:實驗操作簡單,不損壞石棉網和集氣瓶,鈉塊燃燒時間延長了,能夠更好地觀察到鈉在氯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
(1)人教新版化學必修2中的實驗方法:在盛有少量乙醇的試管中,加入一小塊新切的、用濾紙擦干表面煤油的金屬鈉,在試管口迅速塞上配有醫(yī)用注射針頭的單孔塞,將小試管倒扣在針頭之上,收集并驗純氣體后點燃,并把一干燥的小燒杯罩在火焰上,在燒杯壁上出現(xiàn)液滴后,迅速倒轉燒杯,向燒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觀察實驗現(xiàn)象。
(2)該實驗缺點:需要對生成的氣體進行驗純,而所加藥品較少(加得太多又浪費),待驗純后,金屬鈉可能就要消耗完了,沒有氣體供后續(xù)實驗使用。
(3)改進方法:用20 mL塑料醫(yī)用注射器(帶有針頭)代替試管做反應容器。實驗時,拔出針筒活塞,向干燥的針筒內加入一小塊新切的、用濾紙擦干表面煤油的金屬鈉,塞入活塞,將活塞推至金屬鈉處,然后將針頭沒入無水乙醇中,向外拉活塞,吸入10 mL左右的乙醇后,將注射器針頭朝上倒立于小燒杯中,用火柴點燃氣體即可接著做后續(xù)實驗。
(4)改進效果:因不用驗純氣體,減少操作步驟,不用增加藥品用量,也能夠完成后續(xù)實驗,還縮短了實驗時間。
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中(實驗4-1)安排了葡萄糖銀鏡反應實驗,其方法是:在一支潔凈的試管中配制2 mL的銀氨溶液,加入1 mL10%的葡萄糖溶液,振蕩,然后在水浴中加熱3~5分鐘。觀察并記錄實驗現(xiàn)象。
原實驗方法的不足:一直以來銀鏡反應實驗條件都需要水浴加熱,需要用到酒精燈、石棉網、盛水的燒杯、帶鐵圈的鐵架臺等多種儀器,實驗操作麻煩。
(1)改進方法:①先配制氫氧化鈉和葡萄糖的混合溶液。量取0.1 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100 mL,向其中加入10 g葡萄糖,攪拌,使其溶解,混合均勻備用。②取一支洗凈的試管,制取2 mL銀氨溶液,向其中加入①中制取的葡萄糖和氫氧化鈉混合溶液2 mL。靜置,觀察現(xiàn)象。
(2)改進效果:向銀氨溶液中加入約等體積的氫氧化鈉和葡萄糖的混合溶液后,不用加熱,在20℃左右室溫下,靜置2~3分鐘即可出現(xiàn)光亮的銀鏡。
(3)本實驗注意事項:①氫氧化鈉和葡萄糖的混合溶液放置3~4天會變橙黃色,影響實驗效果,最好用新配制的。②若氫氧化鈉溶液大于0.1 mol/L,或氫氧化鈉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分開添加,或添加試劑的順序顛倒,就會出現(xiàn)銀鏡效果不好的現(xiàn)象,甚至不出銀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