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君臣之間:清代乾隆朝秋審諭旨的政治史解讀*

      2012-01-29 10:05:05魏淑民
      中州學刊 2012年6期
      關鍵詞:外省巡撫姑息

      魏淑民

      秋審是清代對外省①斬絞監(jiān)候案件的覆審制度,是清代獨具特色的國家法律制度。對此既往研究成果很是豐碩,已然對思想淵源、制度沿革、相關律例、程序、結果分類、作用影響以及古今比較等方面進行深入探析。相關論著多側重法學視角或制度層面的分析,雖然近年來司法實踐研究范式勃興,但少有政治史視角下的秋審解讀,而兼采司法實踐和政治史的研究則更少。因此,本文將在前賢研究的基礎上,以政治史的獨特視角,以乾隆朝為中心②探討清代秋審實踐背后君臣政治關系的要義,同時生動再現(xiàn)乾隆皇帝和督撫之間政治關系的復雜維度。

      一、乾隆皇帝迭降秋審諭旨的要害

      清代外省秋審分為兩個階段,即地方秋審程序和中央覆核程序。前者從州縣造冊解犯開始,經臬司核辦情實、緩決、可矜、留養(yǎng)等各類招冊,最后由督撫等員會審具題。進入中央覆核階段后,從刑部看詳核擬開始,經九卿等會審后由刑部領銜匯題,其中情實人犯經覆奏由君上最后勾到?;实墼谥炫滩窟M呈的各類招冊和隨后勾到各省情實人犯時,常常會發(fā)布大量有關秋審的諭旨,或針對一些省份的個別案件逐一申飭,或基于多省的共性問題集中批評。從乾隆朝六十年的情況來看,大量諭旨更集中于皇帝勾到各省情實人犯前后。從具體的時間來看,主要發(fā)生于每年九月或十月,隨年份不同而變,也有極少數是在八月份。③

      終乾隆一朝大量秋審諭旨的源起,往往是基于外省撫司原擬緩決而經九卿等改擬情實的普遍情形,即由緩改實,也就是各省原擬過寬、出人應得之罪,是為“失出”。此外,尚有少量針對個別典型案件和九卿等認為各省原擬不妥而在實、緩、矜、留之間互改④的情況。大量秋審諭旨的主題多是批評督撫們草率定擬、姑息寬縱以至市恩枉法、沽名邀譽,結果多是嚴旨申飭,情節(jié)嚴重者(五案以上)則同時交吏部嚴定處分。⑤一般說來,每年各省經九卿改緩為實的失出案件從兩三起到六七起不等。最多者,乾隆四十八年(1783),山西、河南、直隸三省多達31、23和15起。與大量且經常改緩為實的失出情形相比,秋審諭旨中批評各省督撫“失入”的數量較少。在乾隆十四年(1749)以前尚能見到一些情實改緩決、緩決改可矜的說法,之后就少有所見了。

      官員多犯失出錯誤的原因,客觀上是制度規(guī)定失出的處分輕于失入?!肚甯咦趯嶄洝返睦C顯示,各省秋審失出,每五起吏部處分才降一級。⑥而失入一次,即降一級調用。⑦《大清會典事例》規(guī)定了官員審擬錯誤的刑事責任,也是失出輕于失入,“若斷罪失于入者,各減三等;失于出者,各減五等”⑧?!读刻幏謩t例》規(guī)定了官員審擬錯誤的行政處分,仍是失出輕于失入。⑨規(guī)避風險是人的本能,兩害相權則取其輕。對于身處嚴密制度懲處法網下的清代官員們來說,自然會選擇處分較輕的行為方式。如果不能充分原情擬罪、準確定擬,寧可從寬、出人之罪,畢竟處分關乎仕途,官員們都小心翼翼,作為省級大員的督撫、兩司也不例外。

      從官員的主觀意識看,似乎也有從寬辦理、出人之罪的傾向性。對此,長期身任牧令的黃六鴻的觀點很有代表性,“要皆從圣人不忍人之心,每事做出人罪之想。勾有一線可寬,即從此處因而生之”⑩。他認為,唯有這樣才是遵從圣人不忍人之心,否則“見死不救”亦非仁人君子所為。即使不能完全做到,在敘述案情時也要字句包含。此說雖有些偏頗,但仍有一定的代表性,至少說明了官員從寬辦理的普遍心理。對此,乾隆皇帝深有知曉并多有批評,在十八年(1753)的秋審上諭中稱之為“婦人之仁”:“向來督撫陋習,以死者不可復生,遂一任俗吏舞文,曲繪案情。多謂事由死者起釁,豫為兇徒設一開脫之地。明知法司必駁,寧可為失出之談。此皆婦人之仁,適以縱惡而不足示懲?!盵11]

      然而,乾隆皇帝連年迭降諭旨,至再至三地申飭外省失出錯誤的深義并不在此。依據筆者在細讀諸多秋審諭旨后的仔細揣度,從下到上依次蘊含三層深意,即警戒小民百姓、整飭吏治全局、警惕臣下“干譽”,是為乾隆迭降秋審諭旨的根本要害。

      1.警戒小民百姓,維護基層秩序

      中國傳統(tǒng)律例包括《大清律例》是事后懲戒性質的法律,不是事先保護當事人的利益,而是在事發(fā)之后通過懲戒惡人來重建被破壞的社會秩序,洗雪受害者的冤屈。更重要的是,通過懲惡尤其是盛大隆重的公開處決的震懾效應,嚴厲警戒其他小民百姓不可重蹈覆轍。[12]因此總結而言是事后嚴懲、公開處決、警戒其余的運行機制,以維持社會秩序在低水平下的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但是,如若外省督撫一味姑息從寬,將應擬情實之重犯混列緩決,中央覆核程序未必都能一一改擬糾正,結果兇惡之徒沒有盡法懲治。受害者不能洗雪冤屈尤其是死者不能含笑于九泉自然是一方面,更關鍵的是沒有起到震懾、警戒小民百姓不可復犯的后發(fā)效應,“法輕則犯者愈眾”,對于維持基層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有百害而無一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自然和乾隆王朝的穩(wěn)定大有干系,不能不對督撫的寬縱行為嚴厲批評申飭。這也是常規(guī)司法模式下皇權對民間的滲透。[13]

      2.整飭吏治全局,以法制求吏治

      中觀層面,著眼外省吏治全局,不斷敲打督撫因循姑息、市恩枉法、沽名邀譽的普遍習氣,借秋審之事以法制求吏治,這是乾隆皇帝上諭迭降的根本出發(fā)點,也是每年諭旨的核心思想。無論是集中批評多省,還是申飭一省都是圍繞這一主題展開,而且不分滿漢:“(十八年)今年各省秋審人犯招冊,該督撫本擬緩決經九卿改情實者,四川四案內何文錦雖系斗毆而連斃二命。陳剛則以竊匪拒捕,戳死協(xié)捕之人。陳文仲則因爭贓連斃二命,沈學璽則因誣奸故殺。皆情法所不容,乃該督僅擬緩決,何以懲兇頑而挽頹俗?黃廷桂素常辦事,不至如此寬縱。該省臬司周琬,由西曹外補,自應熟悉刑名,乃染外官陋習,一味姑息,俱著飭行?!薄案魇∷k,以重罪擬緩,各至三四起。經九卿核實改正,朕詳閱無可寬宥,俱已予勾。夫法寬則犯者愈眾,兇惡茍免動相殘殺,其何以乂安善類?督撫牧養(yǎng)斯民,臬司為刑名總匯,豈得姑息邀譽,枉法市恩?所有承辦案件之福建、江西、江蘇、浙江,各巡撫及臬司俱著飭行?!盵14]

      “(五十七年)刑部進呈奉天省招冊內,由緩決改入情實者共有六起。”“細閱案情,刑部駁改俱屬允協(xié)。向來外省辦理秋審,經刑部核駁失出至五案者,吏部不過降級處分。但巴延三曾任督撫多年,并非不諳刑名者可比。且伊前經獲罪,朕屢次曲加寬宥,復用至侍郎。自應倍加感奮,于此等案件,尤宜悉心詳核,方不負朕委曲成全之意。乃巴延三并不實心辦理,失出之案竟至六起之多??梢娫撌汤梢晃兑蜓?,全不知感激朕恩。勉圖改過怏怏自是,此非尋常玩誤可比。若僅照例交部議處,不足示懲。巴延三著交部嚴加議處,即解任來京聽候部議。并著查明巴延三之子,如已經出仕者著即革職,其有曾經捐職者即行注銷,以示懲儆。所有盛京刑部侍郎員缺,著宜興調補。”[15]明主治吏,然后治民。上諭中對秋審具體案件的剖析,絕不是就案件說案件,旨在以刑名促吏治,作為整飭外省姑息寬縱、市恩枉法、沽名邀譽習氣的切入點。同時乾隆皇帝申飭外省吏治和督撫臬司的嚴厲程度,還和后者是否久任撫司、是否刑部司員出身大有關系。若是初任撫司、新辦秋審沒有經驗,或非刑部司員出身不諳律例,尚且可以從寬辦理。如若久任外省、承辦秋審多年,或刑部司員出身熟諳刑名律例,經九卿改擬的失出案件仍然較多,則常被乾隆皇帝認定有意姑息縱容,那問題的性質就嚴重了,系市恩枉法、沽名邀譽,是個人為博取寬容、仁慈的虛名而故意曲法從事,必須嚴厲申飭、懲治以儆效尤。在連年的勾到過程中,尤其令乾隆不解甚至慍怒的悖論是,為什么那些能夠改擬外省秋審種種錯誤(主要指應情實而緩決的寬縱姑息)的刑部專家,在外放擔任各省督撫臬司后,反而“蛻變”一仍外省地方的種種惡習寬縱定擬如故呢?

      隨之,乾隆皇帝更加認定外省吏治是積習難改的大染缸,同化甚或腐蝕了原本專業(yè)的刑部技術專家,必須時時敲打整飭。如對福建巡撫余文儀,“本刑部好司員,豈得以一任巡撫,遽染外省姑息騖名之習,甚非朕拔擢委任之意”[16]。又如對安徽巡撫閔鄂元,“伊系刑部司員出身,非不諳律例者可比。乃久任外省有意沽名,莫此為甚”[17]。更典型者,吳紹詩及其子吳垣、吳壇,一家父子兄弟皆曾為名冠朝野的刑名技術專家,秋讞大典講求有素,在外放擔任江西、湖北等省巡撫后,也屢屢受到乾隆皇帝之姑息寬縱的申飭,如針對吳壇的“蛻變”行為嚴斥之可惡至極,“汝等在部中,尚為出色好司員。一至外省,即變?yōu)槟@怵B(yǎng)高之惡習,實屬可惡”[18]。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整個秋審季節(jié)的上諭中,屢屢受到申飭和吏部議處的外省督撫大員不僅僅是漢官,還包括不少漢軍甚至滿族官員,如榮柱、巴廷三、朝銓、勒保、鄂輝、雅爾哈善等等。他們尤其是滿人任職外省,被漢習熏染而在辦理秋審中不斷姑息縱容、沽名邀譽的行徑,更讓乾隆皇帝感到生氣、憂慮甚至有些懼怕。因此,一方面嚴懲滿族官員內沾染漢習嚴重、屢屢失出多案的害群之馬。如巴廷三,乾隆五十三年(1788)出任陜西巡撫時,就因為經刑部由緩改實而失出六案,被傳旨嚴飭且交吏部嚴加處分。蒙恩寬宥后,待到五十七年(1792)擔當龍興之地的盛京刑部侍郎時仍失出六起,盛怒之下的乾隆皇帝不但命將巴廷三本人解任交部,而且嚴懲其子,出仕者著即革職,捐職者則行注銷。[19]另一方面,繼續(xù)認定外省吏治是個大染缸,需要不斷敲打震懾。

      除秋審季節(jié)的集中上諭外,乾隆對外省吏治的敲打更分散體現(xiàn)于督撫日常具題的案件,如發(fā)現(xiàn)有意姑息寬縱、博取寬大虛名的現(xiàn)象,隨時降旨申飭批評,篇幅所限這里不再一一列舉。其實在乾隆皇帝看來,外省的這種姑息惡習又不僅僅局限于刑名律例方面,督撫在用人察吏、錢糧用項等方面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誠如弘歷本人所言,“外省此等姑息之風,亦不可枚舉,應極力整頓”[20]。因此,乾隆在平時留心利用一切機會進行敲打和震懾,以求外省吏治的清明,每年秋審季節(jié)的上諭只是其切入點之一,根本用意還是以法制求吏治。

      3.警惕臣下“干譽”,強調“恩出自上”

      乾隆皇帝屢降秋審諭旨申飭外省大員姑息寬縱、市恩枉法,最宏觀也最微妙的層面,則是基于對督撫等臣下“干譽”嫌疑的天然敏感,強調“恩出自上”的權力原則。

      “干譽”,語出《古文尚書·大禹謨》“罔違道以干百姓譽”??装矅?“干,求也。失道求名,古人賤之。”可見,干譽即以違背常道的手段追求名譽之意。[21]各省秋審的諸多案件,不是不能“寬”辦,關鍵是由“誰”寬辦,即由誰掌握寬嚴尺度的最高權力。按照刑名家的觀點,刑賞是君主壟斷的專有政治權力,“刑賞出于獨則君威振,刑賞出于共則君威替”[22]。即使人犯有一線可原之處似可從寬辦理,只能由君上唯一掌握,這樣小民百姓是對皇帝感恩戴德,叩謝圣恩浩蕩,可以不斷強化仁君恤刑愛民、寬和仁慈的正面形象,此即“恩出自上”的權力要害。但如果外省督撫在秋審具題時已經先期寬緩辦理,不管是主觀上故意博取寬厚的好名聲,還是客觀上草率定擬的結果,都僭越了只能由皇帝最后掌握的政治權力,同時也截留了百姓應向皇帝表達的感恩戴德,無疑有“干譽”的重大嫌疑。若是有意寬縱則性質更嚴重,屬典型的沽名邀譽、市恩枉法。為臣下者只須原情擬罪、按律辦理,至于人犯是否寬緩則須聽候圣裁,寬辦是法外施仁、皇恩浩蕩,嚴辦是情罪重大、罪有應得,總之就是君權無上“刑賞出于獨”,這才是君臣之體。

      在君權專制發(fā)展到高度集中階段的清代和注重主奴名分的愛新覺羅王朝,清帝尤其是康雍乾三代強調必須而且只能由皇帝本人掌握死刑的最后裁決權,在以“乾綱獨斷”著稱的乾隆王朝更是如此,因為這是皇帝的最高政治權力生發(fā)出的最高司法權力的具體表征,斷不容臣下侵越。康熙晚年提出,“督撫依律具奏,乃其分也。若核其情由,酌量處置,皆出自上裁”[23]。雍正則說得更明確,“各省督撫臬司,執(zhí)法科罪。而九卿詳情平反,或九卿據法定議,而朕酌奪從寬,如此方合政體”,關鍵就是“朕酌奪從寬”五個字,所以隨之他又有“豈有執(zhí)法之官,而任意于法外徇縱者乎”的反問,因為這樣不合君臣之體,既僭越了君權,又侵漁了小民對浩蕩皇恩的感恩戴德。[24]乾隆皇帝秉承祖、父之意,于五年(1740)提出“此次辦理秋審、朝審各案多從寬減,乃朕法外施仁,加意欽恤”,復行強調“恩出自上”的根本。之后在歷年的秋審上諭中,反復申飭外省督撫們自作主張擅自寬縱辦理、沽名邀譽、市恩枉法的行為,對典型者更是屢屢點名直接批評。不僅外省督撫不能僭越君權、擅自寬縱辦理,作為全國刑名總匯的刑部尚書也不例外。乾隆二十九年(1764),刑部尚書舒赫德就是因為自行請旨將外省原擬情實的服制人犯改為緩決,而受到乾隆皇帝的嚴厲批評,不但擲還原折,并通諭九卿和內外各問刑衙門。[25]

      從刑名律例橫向推而廣之,乾隆晚年禁外省德政碑、萬民傘等項,除了減輕百姓負擔、杜絕外省沽名習氣的考慮外,內心深處仍有防范臣下干譽的敏感。認為地方撫司如果能認真行政、造福一方而被百姓稱頌,那只是臣下仰體圣意愛養(yǎng)黎元的結果,是他們應盡的分內之責。[26]言外之意,百姓感激的對象是皇上,而不是地方各級官員。

      這種敏感也可以縱向追溯到康熙、雍正朝的諸多具體事件上??滴醭笄骞贉笤陔x任江寧巡撫、百姓依依不舍而發(fā)布的安民告示中,無意一句“愛民有心,救民無術”,卻被大學士明珠等抓住把柄告發(fā)說什么“謗訕”君上。此舉自然有出于黨爭目的小題大做之嫌,但也確實抓住了君上防范臣下干譽的敏感神經。一切愛民、救民的洪恩都應出自康熙大帝,你湯斌作為皇上委任分治地方的巡撫,有什么資格在黎民百姓面前公然沽名邀譽?之后湯斌的仕途一蹶不振、抑郁而終,與此不無關聯(lián)甚或大有關系。無獨有偶,雍正朝曾任云南巡撫的理學名臣楊名時,在地方做了很多減輕農民負擔的好事而被百姓稱頌??伤诘靡獾耐瑫r卻忘了歸功于君上,結果“干譽”之舉大大激怒了雍正皇帝,被痛斥“只圖沽一己之虛名,而不知綱常之大義”[27]。

      之所以要這樣橫向推演、縱向追溯,是要證明清代皇帝堅信“恩出自上”的原則和防范臣下干譽之微妙心理的普遍性。乾隆帝不僅繼承了這種共性,并且進一步發(fā)展,僅在刑名方面就時刻不忘利用秋審勾到的集中機會和徒刑以上案件題奏的日常機會,時刻不忘敲打臣下尤其是外省督撫不可僭越侵漁,并將這一深層而敏感的考慮巧妙融合到警戒小民百姓和整飭外省吏治的不同層面中,從而形成了嚴密的思想體系。

      以上種種深意,落實到秋審諭旨的具體行文中,往往表現(xiàn)出以小見大(由一省或數省而推知外省吏治全局)、把事情鬧大(由嚴懲個別而警戒全體)的行為策略,這在各諭旨內容中均有明確的痕跡,篇幅所限不再贅述。對于乾隆皇帝的良苦用心,地方大員的反應又如何呢?

      二、外省督撫回應諭旨的要害

      面對乾隆皇帝每年秋審季節(jié)申飭外省寬縱辦理的大量諭旨,督撫等大員須例行恭折覆奏,感謝皇帝特旨改正本省若干案件,多數官員是以誠惶誠恐的態(tài)度和文字認錯。但在惶恐的表象之下,對上諭批評外省吏治的核心如意存姑息以至沽名要譽、市恩枉法等問題往往不予承認,采取虛詞惶恐的回避主義作為行為策略:或虛詞惶恐避而不談,或直接間接辯護萬不敢姑息從事,只是才力不及、一時疏忽,因此所認之“錯”并非乾隆所說之“錯”。這種行為特點背后的根源應該包含對乾隆皇帝以上良苦用心尤其是整飭吏治深意的洞悉,加之從官僚傳統(tǒng)中繼承的歷史經驗。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督撫都是如此,也有個別敢于承認自己姑息錯誤或者拒不認錯甚至百般辯護的情況,前者是基于乾隆信任的善體圣意,后者則因固執(zhí)己見受到嚴厲的批評。這兩種特殊情況,進一步說明督撫回應秋審諭旨的要害首先是必須認錯,其次才是具體怎么認錯的技巧問題,是為督撫回應上諭批評的兩個要害問題。下文即是多數督撫在恭敬認錯的主體態(tài)度下,具體認錯技巧的分化。

      1.虛詞惶恐,避而不談

      十八年(1753),乾隆皇帝在秋審諭旨中指出四川、江西等五省經九卿由緩改實多案,并申飭督撫臬司們姑息邀譽、執(zhí)法市恩。對此,江西按察使范廷楷的謝恩折如此繕寫:“伏思臬司為刑名總匯,臣執(zhí)掌攸關,理應詳慎辦理。乃于秋審大典,擬議未協(xié),以至上煩圣聰,特旨更正三案,不即交部議處,倍覺悚惶無地。唯有益加勉勵,以副我皇上明刑弼教之意。”[28]奏折內容即三部曲,先承認本年秋審辦理未協(xié),進而謝恩不交部議處,最后表態(tài)日后當更加勤勉辦理。說來說去,就是對諭旨所申飭的姑息邀譽、執(zhí)法市恩的關鍵問題,避而不談且只字不提。乾隆皇帝未置可否,僅朱批“覽”。這一類的覆奏數量最多。

      山東巡撫明興在承認錯誤方面似乎更誠惶誠恐,但仍避而不談關鍵問題。乾隆四十七年(1782),山東省經九卿由緩改實多達二十一起而被乾隆降旨嚴厲申飭,并明確斥責“似此寬縱,何以昭明允而警兇橫”。奉到上諭,明興的覆奏以“跪讀之下,不勝惶悚”開始,隨之承認定擬錯誤二十一案,因而愧悔無地,對皇上不予罷黜是“天恩高厚感激難名”,所以日后辦理刑獄“務必詳求,以仰報天恩”。從前到后,依次是惶恐、慚愧、感激和決心,唯獨不見對“寬縱”要害的任何態(tài)度和文字。[29]同年,刑部司員出身的江蘇巡撫閔鶚元面對乾隆“所辦殊屬寬縱”的直接申飭和經九卿改緩為實十一案的數字,其謝恩折除跪讀而感悚無地、知錯而無地自容、嗣后悉心妥擬的套路外,再無他意,對“殊屬寬縱”的批評毫無回應。[30]

      認錯態(tài)度“最好”的可能要屬福建巡撫雅德了。乾隆四十八年(1783)福建秋審經九卿改緩為實十五起,上諭批評巡撫雅德“漫不經心”,在傳旨申飭外例行交吏部嚴定處分。隨之,雅德的認罪態(tài)度“極好”:“臣荷蒙圣恩寄任封疆,秋讞大典理應加意詳慎。乃奴才昧于事理,罔知輕重,經九卿改情實者,有十五起之多。欽遵圣諭,將核改各案逐一細閱,即如何定、何棟一案,誠如圣諭實屬情真罪當,法無可貸?!薄俺加谒镜乐]見時,恭示諭旨,令其抄單閱看,莫不猛然凜悟,愧悔交深。臣實屬糊涂昏庸,仰蒙圣明訓飭,如夢方醒,悔懼汗流。種種謬誤罪無可咎,請將奴才交部嚴加議處?!盵31]不僅援引案情承認自己當初確實定擬不當,經圣明訓飭如夢方醒。更難得的是,他還以上諭為教材教育全省司道一體反思警戒,由此進一步自我批評是糊涂昏庸、罪無可咎,應當交部議處。[32]不過認錯歸認錯,對乾隆皇帝認定的錯誤根源仍未涉及。

      2.種種辯護,并非姑息

      另外一些撫司則在認錯的言辭之外,重點辯護并非也不敢姑息從事,不承認要害問題。他們或間接辯護只是才力不及、一時疏忽導致錯擬案件,或直接辯護殫精竭慮萬不敢姑息寬縱。

      關于間接辯護的一些例證。乾隆十七年(1752)秋審,云南、貴州、湖南、廣東等十余省經九卿改緩為實各多起,乾隆皇帝在上諭中明確而肯定地剖析其中原因,提出“非督撫有意姑息,即草率定擬,二者必居其一”。面對如此近乎絕對的上諭口吻,在署理湖南巡撫范時綬的謝恩折中,雖然承認本省有一案錯擬緩決,但對錯誤的原因只承認是“才識庸愚”所致,等于是在間接為自己辯護,并非草率定擬,更非有意姑息寬縱。[33]

      兩廣總督阿里袞、廣東巡撫蘇昌更是說平時都是認真辦理刑名,即使是情節(jié)較輕的案件也不敢稍為大意。本年秋審廣東之所以會出現(xiàn)錯擬三案、應情實而緩決的情況,是因為才識駑鈍,使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一副忠心耿耿、滿腹委屈的樣子,間接證明自己與有心姑息或草率定擬毫無關系。[34]河南布政使榮柱的間接辯護詞不是才力不及,而是一時疏忽。因為他是刑部司員出身熟諳刑名律例,雖是藩司也奉命幫辦刑名重案。乾隆四十二年(1777),河南秋審經九卿由緩改實三起,乾隆皇帝在上諭中批評榮柱“在省目擊不為救正,即難辭咎”。隨后,榮柱的覆奏中在受恩深重咎無可辭的自我檢討后,馬上話鋒一轉,隨即辯解說錯誤的原因是一時疏忽,如其所言“奴才疏忽舛誤之處,萬無可辭”,并信誓旦旦地請求將自己交部嚴加議處,似乎與姑息寬縱、市恩枉法、沽名邀譽的根本問題也沒有關聯(lián)。[35]湖北巡撫李因培的間接辯護更像是在推脫責任。乾隆三十九年(1774),湖廣秋審經九卿改緩為實數目較之其他各省獨多,乾隆皇帝在上諭中不禁斥問“該撫等原擬,何以錯謬若此”,但念及李因培等人初辦秋審不諳律例,從寬處置僅傳旨申飭。對此,該撫李因培的覆奏與其說是間接辯護,不如說是在逐層推脫責任。首先,說自己是新任湖北巡撫,到任時按察使已經基本辦妥招冊事宜。之后雖然殫精竭慮加緊閱看,以至日不暇給,的確已經認真辦理。最后,無奈才識有限,權衡輕重有失,才錯擬緩決失出七案。層層推脫中也將乾隆皇帝的申飭化為無形,包括姑息的要害。[36]比較之下,河南巡撫圖爾炳阿更像直接為自己辯護并非姑息。面對乾隆三十一年(1766)秋審申飭其“意存姑息”的上諭,他聲稱蒙受圣恩、寄任封疆,“何敢稍存姑息,自取罪戾”,錯擬緩決的原因僅在于知識昏昧才權衡失當。因此還是能力問題,并未態(tài)度問題,更非有意姑息。[37]

      以上種種,一言以蔽之即虛詞惶恐下的回避主義,回避君上所說的姑息要害,是多數督撫應對乾隆皇帝迭降秋審諭旨的基本“反行為”[38],也是督撫們回應秋審上諭的主體態(tài)度。就全局而言,也有個別敢于承認自己實屬姑息的情況,或者是開始拒不認錯的情況,但數量卻少之又少。

      3.承認姑息,微乎其微

      據筆者所見,只有乾隆二十八年(1763)江蘇巡撫莊有恭一例。是年,江蘇秋審經九卿核擬改緩決為情實七起,經乾隆皇帝核閱案情俱屬法無可貸,九卿所改俱屬允當。為此,十月中旬乾隆在照例議處外專門發(fā)布上諭申飭,“莊有恭在巡撫中,尚屬能辦事之人,乃于此等案件竟存姑息,以致定擬失當,非徒無以懲儆兇頑,亦何以協(xié)情理之平耶?”一個月后,江蘇巡撫莊有恭的謝恩折雖以“跪讀之下,惕惶感愧無地”的套話開場,卻直接承認了自己“實屬姑息”,并表態(tài)以后將兢兢業(yè)業(yè)、謹慎辦理。“跪讀之下,惕惶感愧無地。伏查江省本年秋讞,經九卿改正各犯,其情節(jié)之法無可貸,較然明白。乃臣愚懵,于定案時皆輕擬緩決,實屬姑息。嗣后辦理案情,唯有益加兢慎,務期法無縱漏?!盵39]將這一態(tài)度和上諭的申飭綜合考慮,不難發(fā)現(xiàn)莊有恭敢于直接承認姑息的要害,其實存在著重要的前提,即乾隆對其行事風格的充分肯定和信任,上諭中首先表揚莊有恭在巡撫中尚屬能辦事之人,所以對他錯擬緩決、失出七案還有些吃驚和意外。在這樣寬松的前提下,對莊有恭來說,順著乾隆皇帝的口氣說話即使承認姑息,似乎也不會有什么風險,既是善體圣意的表現(xiàn),多少也有些恃寵而驕的味道。結果,乾隆的朱批也是例行的一個字“覽”,亦并未深究。顯然,督撫中保有這種資本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就不難理解多數人的避而不談或種種辯護了。

      莊有恭的回應雖然有些特殊,但仍屬于臣下需要首先認錯的基本前提。在督撫們謝恩折中總是一副誠惶誠恐、乖乖認錯的卑順姿態(tài),并從“跪讀之下,不勝惶悚”的基調開始,雖然他們所認之“錯”與乾隆皇帝上諭中所說之“錯”常常并不一樣,最后還念念不忘積極表態(tài),表示日后將更加勤勉辦理以謝皇恩。卑順姿態(tài)下的綿里藏針是人臣侍君的手段之一,更是清代外省督撫們應對乾隆皇帝批評與申飭的基本藝術,既善體圣意給皇帝面子,又不輕易授以把柄。但如果個別督撫面對上諭的批評,拒不認錯甚至百般辯護,則受到了更為嚴厲的申飭和懲治,因為他們不懂以下侍上的基本原則而惹惱了君上。[40]正如魏特夫(Wittfogel)所說:“感情外露的和絕對的屈從是對付極權力量的唯一有效的對策。顯然,這種行為并不能為上司所重視,但是不這樣做時就會招致災禍?!盵41]

      三、乾隆皇帝的洞悉與惆悵

      面對外省督撫們的種種回應藝術,乾隆皇帝是否知曉呢?答案是肯定的,他對安徽巡撫裴宗錫的覆奏,朱批“誨之諄諄,聽之藐藐”,可謂一針見血。

      三十八年(1773),安徽秋審寬縱辦理三案,乾隆皇帝發(fā)布上諭申飭巡撫裴宗錫,并詳細剖析案件、具體指出其辦理錯謬之處,但重在批評其沽名輕縱的關鍵問題。“刑部進呈安徽省秋審冊內,陳孝等私鑄錢文一案,又胡克巳、胡克昌致斃胡孔賢父子一案,又張二扎死宋恒一案,裴宗錫所辦均未妥協(xié)?!薄敖窠浘徘涓娜肭閷?,所改甚是。該撫于此等兇犯僅擬緩決,實乖情法之平。秋讞大典,豈容任意寬縱若此。裴宗錫前任直隸臬司有年,辦理刑名案件頗知詳慎。今用為巡撫[42],何竟不能始終如一。惟事意存姑息,期博寬厚之名,而置情罪輕重于不問,豈朕簡任之意乎?裴宗錫著傳旨嚴行申飭。明年辦理秋審,若再似此有心沽名輕縱,朕即不能復為寬貸矣!”[43]雖然上諭最后以明年不可復犯的嚴厲警告結束,但十分“不幸”的是,在第二年的秋審上諭中,徽撫裴宗錫仍然榜上有名,而且被乾隆怒斥惡習不改,“沿襲惡習,教而不改,止圖博寬厚之名,而不顧事理之曲直,竟屬何心”[44]。對此,該撫誠惶誠恐地覆奏[45]謝恩并做自我批評,言稱“上年辦理秋審錯謬,蒙恩訓飭。今歲敘案加看,仍于事理曲直未能允協(xié),咎無可辭”。乾隆的朱批很是耐人尋味,“誨之諄諄,聽之藐藐,實則汝矣”[46]。意思很明確,即我一而再、再而三地諄諄教導你們,不可寬縱沽名,無奈外省督撫們聽者無心,并不認真汲取教訓并付諸行動,這說的就是你安徽巡撫裴宗錫啊!

      其實,“聽之藐藐”的又何止安徽巡撫呢?也可以代表乾隆皇帝對多數督撫回應的普遍認識。此外,還有山西巡撫農起、河南巡撫胡寶瑔、江蘇巡撫莊有恭、福建巡撫余文儀、安徽巡撫閔鄂元、四川總督李世杰、陜西巡撫調任盛京刑部侍郎巴廷三、甘肅巡撫勒保等等,不勝枚舉。而且,督撫們在一省任職期間被上諭申飭輕縱沽名,調任他省后又被批評?;蛘?,某年在多省集體名單中被飭姑息枉法,事隔一兩年、兩三年又被單獨點名批評,反之亦然。另外,督撫們在卑順態(tài)度下的回避主義,更直接證明了他們其實“聽之藐藐”。

      總之,乾隆皇帝是年年秋審不厭其煩地發(fā)布諭旨督飭,外省督撫們又川流不息地“榜上有名”,難怪乾隆埋怨自己是用心良苦“誨之諄諄”,而督撫們我行我素“聽之藐藐”呢?乾隆自有他借助秋審案件以法制求吏治的種種深意,而外省督撫們往往又以他們的種種行為策略,讓這種深意在實踐中大大折扣,因而需要年復一年迭降諭旨,至再至三地叮囑、申飭以至敲打、震懾。綜觀秋審的政治過程,也再次證明乾隆皇帝和外省督撫之間君臣政治關系的復雜維度:并非全然乾綱獨斷的靜態(tài)結論,更多是君臣行為相互作用的動態(tài)過程。其間雖以乾隆為主導,但面對多數督撫連年的集體行為慣性,讓他在再三申飭之余,多少也有些許無奈。

      注釋

      ①即相對京師而言的內地18直省。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內閣大庫現(xiàn)存清代漢文黃冊·刑部》中乾隆朝《各省命盜斬絞重案清冊》,其排列順序和隸屬關系為:直隸、奉天、江南(江蘇、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廣(湖南、湖北)、河南、山東、山西、陜西(西安、甘肅)、四川、廣東、廣西、云南、貴州。②之所以選擇乾隆朝作為研究對象,原因有二:乾隆朝是清代法制發(fā)展中定型、成熟、完備的階段,再者乾隆皇帝本人性矜明察、垂意刑名,更有代表性。③據筆者所見,僅乾隆五十六年為八月,可詳見《清高宗實錄》卷一三八五,乾隆五十六年八月庚午諭云南情實招冊、壬申日諭四川情實招冊。④經九卿在各省原擬實緩矜留之間互改,則同時包括了各省“失出”和“失入”兩種錯誤。其中“失出”指原擬過寬、出人應得之罪,具體包括由緩決改情實、由可矜改緩決等。與此相反,“失入”則指原擬過嚴、入人不應得之罪,具體包括由情實改緩決、由緩決改可矜等情況。⑤對于乾隆朝海量秋審諭旨的基本情況,筆者原文列有詳細表格,篇幅所限不再開列,具體請參考魏淑民:《清代乾隆朝省級司法職能研究——一種地方行政和君臣政治關系的視角》,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2009屆博士學位論文第三章。⑥《清高宗實錄》卷一一九一,乾隆四十八年十月丙戌,中華書局影印版,1985年。⑦《清高宗實錄》卷一二三二,乾隆五十年六月壬辰,中華書局影印版,1985年。⑧《清會典事例》卷八四三,第9冊總第1151頁,中華書局影印本,1991年。⑨《六部處分則例》卷四八,出自沈云龍《近代史料叢刊》第34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⑩黃六鴻:《問擬余論》,賀長齡輯《皇朝經世文編》卷九一·刑政二·律例上,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11]《清高宗實錄》卷四四八,乾隆十八年十月庚寅,中華書局影印版,1985年。[12]米歇爾·???《規(guī)訓與懲罰》,劉北成、楊遠嬰譯,三聯(lián)書店,2003年,第8頁。[13]黃玲娟:《清代秋審制度的價值探討》,《法制與社會》2009年第36期。[14]《清高宗實錄》卷四四八,乾隆十八年十月癸巳,中華書局影印版,1985年。[15]《清高宗實錄》卷一四一二,乾隆五十七年九月乙巳,中華書局影印版,1985年。[16]《清高宗實錄》卷九一八,乾隆三十七年十月戊辰,中華書局影印版,1985年。有意思的是,盡管乾隆對余文儀外放福建巡撫后的寬縱沽名習氣如此嚴厲申飭,翌年十月仍遷其為刑部尚書。參見錢實甫《清代職官年表》第2冊,中華書局,1980年,第1627頁。[17]《清高宗實錄》卷一一四○,乾隆四十六年九月甲寅,中華書局影印版,1985年。[18]《清高宗實錄》卷八一七,乾隆三十三年八月(是月),中華書局影印版,1985年。[19]《清高宗實錄》卷一四一二,乾隆五十七年九月乙巳,中華書局影印版,1985年。[20]臺北故宮博物院印行《宮中檔乾隆朝奏折》第21輯,乾隆二十八年四月二十九日,第335頁。[21]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尚書正義》卷四·大禹謨第三,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轉引自郝英明《“罔違道以干百姓譽”:乾隆帝“干譽”理念初探》,載《史林》2011年第1期。[22]汪縉:《案刑家》,賀長齡輯:《皇朝經世文編》卷九○·刑政一·刑論,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23]《清圣祖實錄》卷二一七,康熙四十三年八月乙未,中華書局影印版,1985年。[24]《清世宗實錄》卷一三六,雍正十一年十月壬子,中華書局影印版,1985年。[25]《清高宗實錄》卷七一八,乾隆二十九年九甲寅,中華書局影印版,1985年。[26]《清高宗實錄》卷一二二八,乾隆五十年四月辛巳,中華書局影印版,1985年。[27]郭成康:《寧用操守平常的能吏,不用因循誤事的清官》,《清史研究》2001年第4期。[28]臺北故宮博物院印行《宮中檔乾隆朝奏折》第6輯,乾隆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第900頁。[29]臺北故宮博物院印行《宮中檔乾隆朝奏折》第53輯,乾隆四十七年十月初七日,第278頁。[30]臺北故宮博物院印行《宮中檔乾隆朝奏折》第53輯,乾隆四十七年十月二十七日,第526頁。[31][32]臺北故宮博物院印行《宮中檔乾隆朝奏折》第57輯,乾隆四十八年九月二十八日,第541頁。[33]臺北故宮博物院印行《宮中檔乾隆朝奏折》第4輯,乾隆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第425頁。[34]臺北故宮博物院印行《宮中檔乾隆朝奏折》第4輯,乾隆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第441—442頁。[35]臺北故宮博物院印行《宮中檔乾隆朝奏折》第40輯,乾隆四十二年九月二十九日,第269頁。[36]臺北故宮博物院印行《宮中檔乾隆朝奏折》第26輯,乾隆三十年九月二十八日,第199頁。[37]臺北故宮博物院印行《宮中檔乾隆朝奏折》第16輯,乾隆二十一年十一月初四日,第19頁。“荷蒙天恩,授以封疆重任,禁暴止奸是所專責,何敢稍存姑息,自取罪戾?乃因知識昏昧,權衡失當,將應入情實各犯議入緩決。錯謬之咎,蒙恩寬宥,愧懼交集,嗣后唯有勉竭駑駘?!盵38]這里,君臣關系中的“反行為”說主要源自高王凌先生的啟發(fā),具體請詳參其相關代表著作《租佃關系新論——地主、農民和地租》,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年。《人民公社時期中國農民“反行為”調查》,中共黨史出版社,2006年?!肚∈辍?,經濟科學出版社,2012年。[39]臺北故宮博物院印行《宮中檔乾隆朝奏折》第19輯,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二十日,第648頁。[40]典型例證如山西巡撫農起在乾隆四十七八年間的曲折經歷,篇幅所限不再詳細展開,具體請參考魏淑民《清代乾隆朝省級司法職能研究——一種地方行政和君臣政治關系的視角》,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2009屆博士學位論文第三章。[41]魏特夫:《東方專制主義》,徐式谷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第154頁。[42]乾隆三十五年(1770)六月從直隸按察使遷安徽布政使,七月又遷安徽巡撫,參見錢實甫《清代職官年表》第2冊,中華書局,1980年,第1850頁。[43]《清高宗實錄》卷九四三,乾隆三十八年九月甲戌,中華書局影印版,1985年。[44]《清高宗實錄》卷九六九,乾隆三十九年十月庚子,中華書局影印版,1985年。[45]該謝恩折在《宮中檔乾隆朝奏折》第37輯中一直沒有找到,乾隆三十九年十月僅收錄了裴宗錫三個無關刑名的奏折,十一月的奏折闕如。因此,這里暫且使用實錄中的簡要版本。文獻出自同下文,《清高宗實錄》卷九七一,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是月),中華書局影印版,1985年。[46]《清高宗實錄》卷九七一,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是月),中華書局影印版,1985年。

      猜你喜歡
      外省巡撫姑息
      到外省去
      遼河(2022年1期)2022-02-14 21:16:19
      到外省去
      遼河(2022年1期)2022-02-14 05:15:04
      奧曲肽持續(xù)皮下泵入給藥在惡性腸梗阻姑息性治療中的作用
      智慧健康(2021年33期)2021-03-16 05:48:04
      決不姑息伸向扶貧領域的“黑手”
      一字一師
      小小說月刊(2020年7期)2020-07-27 16:32:38
      大型公共工程建設移民的社會融合問題研究——以J省X縣外省遷入水庫移民為例
      法大研究生(2019年2期)2019-11-16 00:41:08
      陳縣令拍錯馬屁
      故事會(2016年24期)2016-12-20 17:25:55
      姑息護理在終末期心衰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天津護理(2016年3期)2016-12-01 05:39:53
      總督與巡撫的相處之道
      領導文萃(2015年4期)2015-02-28 09:18:56
      遙遠的道德箴言
      公務員文萃(2014年7期)2014-09-21 18:04:10
      榆树市| 准格尔旗| 绥滨县| 都江堰市| 博野县| 延寿县| 鄂托克旗| 宜章县| 文成县| 罗城| 阳江市| 蓝山县| 冕宁县| 义乌市| 平泉县| 招远市| 象山县| 孝义市| 扎鲁特旗| 武鸣县| 湘潭县| 土默特左旗| 六枝特区| 唐山市| 华安县| 大余县| 临高县| 溧水县| 陆河县| 金寨县| 武穴市| 和静县| 临城县| 新安县| 旬邑县| 延寿县| 岚皋县| 宜阳县| 孝昌县| 锦屏县| 洞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