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金花,宋海星,官春云,王 昊
(1.湖南農業(yè)大學資源環(huán)境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8;2.國家油料改良中心湖南分中心,湖南 長沙 410128;3.國家級湘潭(九華)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湖南 湘潭 411100)
油菜在中國居五大油料作物(油菜、花生、芝麻、胡麻和向日葵)之首,有悠久的栽培歷史,中國現(xiàn)今的油菜產業(yè)已居于世界首位[1]。但是,中國油菜種植模式仍然比較單一,施肥不合理而導致單產偏低等問題依然存在,其中重氮輕磷鉀肥,不施微肥等問題尤為突出[2]。因此,要保持中國油菜生長與品質穩(wěn)定提升的趨勢,歸根結底在于施肥量及施肥方式。目前,油菜的氮磷鉀不同配比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對產量和品質等影響方面[3-7],油菜肥料施用的相關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固定的肥料配比或單一施肥水平上。試驗在施用硼肥一致的情況下,采用三元二次回歸正交組合設計方案,研究不同氮磷鉀配比對油菜生長和養(yǎng)分吸收的影響,以探明油菜對肥料的需求,為油菜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學依據(jù)。
田間試驗于2010年9月至2011年5月在湖南省瀏陽市永安鎮(zhèn)紅旗村進行。供試油菜品種為湘雜油753。供試土壤為第四紀紅土發(fā)育的紅黃泥,選用肥力一致的中等肥力土壤,土壤pH值為6.15,有機質、全氮、全磷、全鉀含量分別為27.76、1.48、0.65、12.77 g/kg,堿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鉀含量分別為110.07、26.66和55.88 mg/kg。試驗地灌溉條件良好,前茬為一季稻。氮肥用尿素(含N 46%)、磷肥用鈣鎂磷肥(含P2O512%)、氯化鉀(含K2O 60%)、硼肥用硼砂(含B 10.8%)。
按照三元二次回歸正交組合設計方案,共設15種不同氮、磷、鉀配比處理(表1),3次重復,共45個小區(qū)。小區(qū)面積約20 m2,隨機區(qū)組排列。2010年10月中旬直播,出苗后通過2次間苗調整密度為2.5萬株/667m2。所有小區(qū)施肥按45%氮肥、45%鉀肥和全部磷肥、硼肥作基肥一次撒施,30%氮肥和30%鉀肥作苗肥、25%氮肥和25%鉀肥作薹肥對水澆施處理,另所有處理均施硼肥1 kg/667m2。
表1 不同處理的施肥量 (kg/667m2)
在收獲期每小區(qū)采5株全植株樣(根系挖掘深度為20 cm),洗凈、殺青、烘干、粉碎、過篩后用H2SO4-H2O2進行消煮,測定氮、磷、鉀含量。全氮測定采用凱氏定氮法;全磷測定采用釩鉬黃比色法;全鉀測定采用火焰光度計法。收獲期考種測量株高、分枝數(shù)、分枝位、角果數(shù)、每角果粒數(shù)、千粒重以及籽粒產量。
采用Excel 2003和SPSS 11.5統(tǒng)計分析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
收獲期植株農藝性狀的測定結果(表2)表明,處理1、2和9的角果數(shù)、株高、分枝數(shù)和每角果粒數(shù)高于其他處理,達到顯著水平;各處理間的分枝位、千粒重差異不顯著。總的趨勢是:在其他肥料施用一致的情況下,高施氮處理的角果數(shù)、株高、分枝數(shù)和每角果粒數(shù)明顯高于低施氮處理,只是單株角果數(shù)的增加幅度明顯大于每角果粒數(shù),說明施氮能有效提高油菜的角果數(shù)、株高、分枝數(shù)和每角果粒數(shù),角果數(shù)以處理9最多,為278.9個,株高也以處理9最高,為157.9 cm,每角果粒數(shù)與分枝數(shù)以處理1最多,分別為18.4個和6.4個,而千粒重則以處理4最高,為5.4 g;施磷和施鉀沒有表現(xiàn)出明顯一致的規(guī)律;各處理間的分枝位、節(jié)數(shù)和千粒重的變化也沒有表現(xiàn)出有規(guī)律的變化。
表2 冬油菜收獲期的農藝性狀
不同施肥水平對收獲期植株養(yǎng)分積累量的影響如表3所示。表3表明,處理1、2和9的植株氮、磷積累量與其他處理差異顯著,其鉀素積累量均高于其他處理,但差異不顯著。植株氮素積累量受施氮比例的影響較大,隨著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加,高施氮水平處理普遍高于相同磷鉀用量的低施氮水平處理。不施氮的處理10的氮素積累量明顯低于其他各處理,主要是不施氮的油菜生長狀況比較差,導致植株生物量很低;相同氮鉀用量下,高施磷比例處理(處理1、2和5)和低施磷比例處理(處理3、4和7)的磷素累積量,多數(shù)情況下前者高于后者,但也有例外,如低施磷比例處理8的磷素累積量要高于高施磷比例處理6;鉀積累量沒有表現(xiàn)出與施鉀比例同步的變化趨勢。
表3 冬油菜植株的氮、磷、鉀積累量 (kg/hm2)
氮、磷、鉀是冬油菜不可或缺的營養(yǎng)元素。氮素能增加分枝,使花多,角多[8]。冷鎖虎等[9]研究發(fā)現(xiàn)施用氮肥能增加果殼和籽粒重,促進干物質的積累。研究表明,施用磷肥對油菜的生物學性狀有明顯的影響,能有效促進植株增高,提早分枝和增加分枝數(shù),但磷肥過多反而會降低效果;分析油菜的產量構成因素表明,增施磷肥能明顯提高油菜每株角果數(shù)和每角粒數(shù),但對千粒重的影響不大[10]。尹華等[11]研究表明,植株高度、有效分枝數(shù)、有效角果數(shù)、角果粒數(shù)、千粒質量均以氮、磷、鉀配合施用最高。本試驗結果表明,相同磷鉀條件下增加氮水平或相同氮鉀條件下增加磷用量,都能夠提高冬油菜湘雜油763的角果數(shù)、株高、有效分枝數(shù)和每角果粒數(shù),對千粒重的影響不大,而鉀用量的增加對收獲期油菜農藝性狀沒有以上效果,說明在本試驗條件下氮肥和磷肥比鉀肥有更重要的作用.在本試驗所設的15種氮磷鉀配比中,N、P2O5、K2O 質量比為 18.2∶9.1∶16、18.2∶9.1∶1.5 和 20∶5∶8.8 的油菜農藝性狀表現(xiàn)最好,但考慮到鉀肥成本較高,N、P2O5、K2O質量比以18.2∶9.1∶1.5 為宜。
曹文祥等[12]研究認為油菜氮磷鉀以1:0.5:0.5為最佳施肥方案,其長勢最好、產量和經濟效益最高。這說明合理的氮磷鉀配比,能夠促進油菜對營養(yǎng)元素的吸收和積累,使油菜達到最佳產量,減少肥料損失,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實現(xiàn)農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本研究結果表明,氮、磷積累量隨著施氮和施磷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鉀積累量沒有發(fā)生有規(guī)律的變化??傊^高的施氮比例和施磷比例有利于養(yǎng)分累積,較高的施鉀比例不僅不能增加植株鉀素積累量,還明顯影響植株生長。因此,較高的氮、磷和較低的鉀肥施用比例,有利于植株的農藝性狀生長和營養(yǎng)元素的積累。
[1]馬文杰,劉 浩,馮中朝.我國油菜生產的地區(qū)比較優(yōu)勢及國際競爭力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27(14):14.
[2]葉貞琴,夏敬源.長江流域油菜測土配方施肥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9.53-68.
[3]趙平英,吳清英,張 震.氮磷鉀施肥量對黔油16號油菜生長發(fā)育及產量的影響[J].貴州農業(yè)科學,2007,35(1):34-35.
[4]丁忠智.氮磷鉀硼不同配方對油菜產量的影響[J].耕作與栽培,1998,1:35-37.
[5]楊小剛.氮磷鉀肥不同配施量對油菜產量的影響[J].貴州農業(yè)科學,2001,29(2):27-29.
[6]李家貴.氮磷鉀配施對油菜產量和效益的影響[J].耕作與栽培,2005,3:39-40.
[7]付連剛,楊 力,劉春生,等.氮鉀鐵肥的不同配比對油菜生長及品質的影響研究 [J].山東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6(2):181-185.
[8]李志玉,郭慶元,廖 星.不同氮水平對雙低油菜中雙9號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07,29(2):78-82.
[9]冷鎖虎,單玉華,周寶梅.氮素營養(yǎng)對油菜成熟期生物產量的調控[J].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00,22(2):53-56.
[10]徐征宇,張祥明,等.不同磷肥施用量對油菜產量及經濟效益的影響[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37(36):17960-17961,18088.
[11]尹 華,曾 兵.不同配方施肥對黔油18號產量及效益的影響[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09,(13):27-30.
[12]曹文祥,葛開美.氮磷鉀不同配比對油菜產量的影響[J].農技服務,2009,26(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