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
1970年,我作為插隊知青,從上海來到北疆。這里離蘇聯(lián)很近,每晚在室外就能清晰地聽到對岸蘇聯(lián)莫斯科電臺的俄語廣播。每次播音開始,鋼琴演奏的前置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叮叮咚咚,非常優(yōu)雅動聽。
那個時候中、蘇兩國是勢不兩立的敵對國,敵對國的電臺是絕對不能聽的。大家知道,偷聽蘇聯(lián)電臺就是“偷聽敵臺”,在當時這個罪名是很大的,因此而被判個三年五年的也大有人在。
但蘇聯(lián)無線電臺的發(fā)射功率特強,所以我們就是在屋里,只要有半導體收音機也能常常在無意間收聽到。
有時,正聽著黑龍江電臺的新聞廣播,不經意間就會突然竄入蘇聯(lián)電臺,蘇聯(lián)電臺為了增強宣傳攻勢,除了俄語廣播外還專門設立漢語廣播,得知大批上海知青到邊境后,他們甚至絞盡腦汁啟用滬語廣播。
蘇聯(lián)莫斯科廣播電臺漢語播音員的中文語言極好,男聲雄渾,女聲悅耳,初聽難以分辨敵我,只是在念到“毛(主席)”、“林(副主席)”時語氣及用詞明顯不一樣了,他們當然是不會稱之為“主席”的了,而是直接指名道姓,其余的幾乎與我方播音員一個腔調,所以有時得聽好一會兒才能分清敵我。
蘇聯(lián)電臺中最惡毒的是紅旗廣播電臺,全部為漢語廣播,但語言語氣與莫斯科電臺不能相比,大有惱羞成怒、氣急敗壞的感覺。據說是跑到蘇聯(lián)養(yǎng)病不歸的王明搞的。其實除了罵街外也沒什么可聽的東西。
鑒于蘇聯(lián)電臺的不斷騷擾,我國有關方面專門派了專家來中蘇邊境進行調查,研究對策,但經過一番調查后認為,要進行有效的對抗性干擾必須具備強大的電力保障,而黑河地區(qū)的電力供應不能滿足建設干擾設施的需求,馬上再建一個發(fā)電廠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于是便不了了之。
由于插隊知青生活極為枯燥,知青們又沒有任何行政約束,加之信息相當閉塞,能夠收聽的官方電臺又全是空洞的政治口號,知青們管不了許多了,用各自備有的半導體收音機躲在被窩里偷偷地聽蘇聯(lián)的電臺。
1971年11月7日,蘇聯(lián)隆重慶祝十月革命節(jié),莫斯科廣播電臺進行漢語直播,蘇聯(lián)在紅場上舉行聲勢浩大的閱兵式。隨著蘇軍元帥格列齊科向最高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報告,聲嘶力竭的“烏拉、烏拉、烏拉”,閱兵式開始。
蘇聯(lián)播音員用非常標準的普通話介紹行進中的隊伍:“走在前面的是伏龍芝軍事學院的學員方隊……” “現(xiàn)在走過來的是海軍波羅的海艦隊的軍官方隊……”“大家看到的是蘇聯(lián)某騎兵方隊……”
在閱兵式過程中,蘇方記者還采訪了一些曾經支援過中國的軍事專家和工程技術專家,他們的俄語由播音員翻譯成中文播了出來。
如果說蘇聯(lián)莫斯科廣播電臺還有點冠冕堂皇,那么蘇聯(lián)的紅旗廣播電臺就是潑婦罵街了。那時我們全國正在根據毛澤東的指示高唱《國際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后來才知道,這是毛澤東對付林彪暴露出來的一些異常動向而采取的措施手段。
哪知紅旗廣播電臺竟然也播放這首《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音樂曲調一樣,但仔細一聽,歌詞卻不是那么回事,他們把歌詞篡改成什么: “毛家軍人各個要牢記……” “三大惡習八種壞脾氣……”
有一段最后一句我記得是把“人民群眾擁護又喜歡”篡改成“槍桿刺刀到處血淋淋”, 知青們聽了哭笑不得,大罵王明“瞎扯”!
這就是我們當時在被窩里“偷聽”的情景。后來逐步發(fā)展到在宿舍里集體公開收聽。那場面我至今記憶猶新。
(責任編輯/亞聞)
(電子郵箱:2003xy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