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凱
(知硯齋 景德鎮(zhèn)市 333000)
在英文china中,既是中國的意思也是陶瓷的意思,中國的瓷文化有著千年歷史,其中最具突出有名的還要屬景德鎮(zhèn)陶瓷。景德鎮(zhèn)陶瓷可大致分為四種;粉彩瓷,顏色釉,青花瓷,玲瓏瓷。在一次鑒寶節(jié)目中讓我有幸看見道光年民窯燒制的仿官窯綠底紅花的粉彩茶盞,借此源,就用拙筆潦寫幾句對粉彩的簡單認知和制作過程。
粉彩,顧名思義,即是具有粉潤質感的色彩。它是在燒制好的白胎瓷上用生料作畫,再填上粉彩顏色后經過750度左右的高溫燒制,燒成后的顏色不僅固著在瓷器釉表面,而且粉潤溫和,光澤晶瑩,還有明顯凹凸的觸感。
粉彩最早的形成是由于清朝康熙年間,宮廷出現一批西洋畫師,他們帶來了許多西方的先進文化,其中琺瑯彩形象寫實,色澤亮麗,康熙皇帝尤為喜愛。但由于琺瑯彩原料十分昂貴且不易燒制,不能在民間廣為流傳。直到雍正年間在景德鎮(zhèn)踴躍出一群陶瓷資深藝人,他們抱著對陶瓷的滿腔熱愛,研制出一種價格適中且與琺瑯彩類似的新瓷種,這就是以后被世人稱之為的‘粉彩’。有書云:粉彩,色稍淡,艷麗而清逸,有粉勻之也。這就道出了粉彩瓷的基本特征。
粉彩的繪制又分以下幾點;選胎,制作圖樣,繪制,擦圖, 打底色,分染凈顏料,填水顏料,結果,檢查清理 題句畫印, 入爐燒制。粉彩裝飾按裝飾題材和裝飾形式劃分,主要有花鳥,人物,山水,圖案等。不同的題材其繪制的方法也有所差異。自粉彩的初創(chuàng)時期,歷經雍正乾隆各代,都廣泛運用了花鳥題材進行裝飾。同時,在表現技法上經歷代瓷繪藝人的不斷探索而逐漸豐富起來,形成了多種多樣的表現手法。陶瓷花鳥中對花頭與葉子、枝干的繪制方法主要有勾線和沒骨法,它是以線條來表現各種花朵的形象,然后在線的輪廓內平填玻璃白并以凈顏料洗染或點染。人物題材在陶瓷裝飾中有著廣泛的運用,這些人物裝飾或表現文人雅士,才子佳人,或描繪歷史故事,民間風俗,體現出特定時代的風格與特色。粉彩人物多數采用工筆或兼工帶寫手法。設色也多在線條輪廓內填入玻璃白,于其上渲染凈顏料而成。隨著清末民初淺絳彩的出現,以山水為題材的粉彩瓷繪藝術開始大量涌現,并產生了許多著名粉彩山水瓷繪藝人和風格各異的陶瓷山水名作。粉彩山水的表現手法大多以工筆和兼功帶寫為主,較多采用寫意手法,在色調上多為青綠山水和雪景山水,運用勾,皴,擦,染,點等各種方法描繪。圖案裝飾常用于瓷胎造型轉折部位的口沿,頸,肩,底足等的邊飾和器物通體的錦地開光,也常以植物花草,蟲蝶紋樣作通體裝飾。常用艷黑,油紅,麻色等顏料直接畫成,間或略彩淡料和兼色。也有用粉彩顏料中的廣翠,洋紅等色描繪邊角圖案,這些顏料在畫面邊前都需經過配制,否則燒制后會化開流動。
陶瓷是中國古代人博大精深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是我國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傳統(tǒng)性產業(yè),它使的我們的生活得到了許多方便,景德鎮(zhèn)就是因瓷器而成為世聞名的瓷都,并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科研體系,教育體系,生產體系。藝術來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生活許多題材,都能給人美的感受,藝術也是一種審美觀的體現。但是為什么又說藝術高于生活,因為它所表現的是一種人們在現實中所不能表達的意境,思想,希望,譴責,韻律等等。生活中能作為藝術題材的東西實在是很多。藝術并不是想笑就笑,想哭就哭,就算有著真實的情感也要有著較強的藝術表現手法。一件好的藝術品是耗費了作者很大精力的,就是因為熱愛,渴望,執(zhí)著,所以作者會在一件作品上花費常人難以想象的功夫,這也是為什么會有哪些傳世佳作,幾百年幾千年仍然能讓不在同一時空的人折服,這就是藝術品的魅力。
意識創(chuàng)造可以表現多彩多姿生活的各方面。有表現美的,丑的,這些都倍受爭議。努力去發(fā)掘生活中的美是藝術創(chuàng)作不可或缺的,生活與藝術本就是不可分離的,沒有誰可以脫離生活去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我作為個學習陶瓷熱愛陶瓷藝術的繪畫工作者,我正在用瓷器這個載體向大家述說著我對藝術的領悟,這個擁有千百年歷史的載體一直都承載了太多的美。若不是對生活的美好的愿望,是沒有辦法去創(chuàng)作一件有靈魂的作品的,大多藝術家會在創(chuàng)作前去體驗各種不同的生活,親身體驗后方能有深刻的理解,加入自己對美的理解,用特定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情感。
新世紀是與時俱進的,多元文化共同發(fā)展,藝術的創(chuàng)作也應該以不同的文化相結合,不斷的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拋開傳統(tǒng)的枷鎖,努力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出更多更有新意的粉彩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