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芝加哥論壇報》網(wǎng)站2月19日文章,原題:夸大中國威脅是危險的 對于那些極度想念冷戰(zhàn)的人來說,中國總會引起他們的擔心和憎恨。米特·羅姆尼仿佛把中國當成死敵。他在《華爾街日報》撰文,指責奧巴馬總統(tǒng)“軟弱”,“助長中國的囂張氣焰”。至于兩國的經(jīng)貿關系,他寫道,“與中國的貿易戰(zhàn)是我最不愿看到的,但我不能容忍我們現(xiàn)在的貿易投降”。
這種充滿火藥味的言語給人一種印象,似乎我們正在與北京進行你死我活的斗爭。皮尤研究中心最近一次調查顯示,中國僅排在伊朗之后,是美國第二大威脅。美國人對伊朗的看法可以理解。但中國呢?如果我們必須要有敵人,那么中國顯然是敵人中的善類。
首先,中國軍力不是我們的對手。我們有11艘航母,他們只有一艘,而且還是買來的二手貨。沒錯,中國是在升級國防力量。但對于一個迅速富裕起來的國家來說,這是自然的事。而且中國周邊鄰國如俄羅斯、日本、印度和越南都曾與其發(fā)生軍事沖突。更別說中國毗鄰的太平洋實際上是美國海軍的天下。
中國與任何地區(qū)性國家一樣,希望掌握一定的主動權,不愿受制于人。這種雄心可能會使中國在臺灣或南海問題上與美國產(chǎn)生對峙。但從實際情況看,幾十年來,兩國能夠和平駕馭主要分歧。
中國與外界的交往跟納粹德國或蘇聯(lián)截然不同。種種跡象表明,中國政府無意搶奪鄰國領土、仗勢凌人或鼓吹革命。中國也沒有散播意識形態(tài)。從中國的言行看,它始終想要專心搞國內發(fā)展。正如普林斯頓大學學者阿倫·弗里德伯格所言,中國是一個“目標有限、舉止謹慎的國家”。
經(jīng)濟領域如何?中國經(jīng)常被指為出口而人為壓低匯率。但這根本不是公然侵略行為。事實上,這對美國消費者有好處,這樣他們買東西可以少花錢。如果傾銷商品能夠讓我們屈服,那么20年前日本已經(jīng)做到。
中國快速增長是好事。它使數(shù)億人擺脫貧困,使中國融入世界經(jīng)濟和加入世貿組織。但只要中國維持現(xiàn)體制,它就不會是我們永遠最好的朋友。但這不等于中國注定是敵人,除非我們決定當它是敵人?!ㄗ髡呤返俜颉げ槠章?,汪析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