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慶
(河北省平泉縣中醫(yī)院兒科,河北 平泉 067500)
咳嗽是兒童呼吸系統(tǒng)的常見癥狀,“兒童慢性咳嗽診斷和治療指南(試行)”將以咳嗽為主要的或惟一的癥狀,持續(xù)>4周,胸部X線檢查無明顯異常定義為慢性咳嗽[1]。通常分為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咳嗽變異性哮喘、過敏性咳嗽、鼻后滴流綜合征及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等[1]。2009-06—2010-10,筆者采用桔前湯治療小兒慢性咳嗽30例,并與常規(guī)西藥治療30例對照觀察,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全部60例均為我院兒科門診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齡2~12歲,平均6.4歲;平均病程(2.01 ±1.13)個月。對照組 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齡2.5~12歲,平均5.9 歲;平均病程(2.12±1.24)個月。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照“兒童慢性咳嗽診斷和治療指南(試行)”??人园Y狀持續(xù)>4周,胸部X線攝片未見異?;螂p肺紋理增粗,近期有明確的呼吸道感染史[1]。
1.3 治療方法
1.3.1 治療組 予桔前湯。藥物組成:桔梗、前胡、杏仁、桑白皮各9 g,紫蘇子、陳皮各6 g,赤芍藥、竹茹、甘草各3 g。若感受風寒,流清涕者加紫蘇葉、荊芥各5 g;咳嗽、咯痰質稠加浙貝母、瓜蔞各3 g;納呆,舌苔厚膩加焦三仙各6 g、石斛6 g、枳實3 g;連聲咳嗽,口吐涎沫,涕淚交加,加僵蠶、地龍各5 g。日1劑,加水200~300 mL,水煎2次取汁100~150 mL,分3次口服。
1.3.2 對照組 予利巴韋林顆粒(四川百利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1023508)10~20 mg/(kg·d),分3次口服;鹽酸溴己新片(浙江萬邦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1315)0.2 mL/(kg·次),每日3次口服;鹽酸氨溴索溶液(四川大冢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3944)7.5 mL,每日3次口服。合并細菌感染者給予抗生素。
1.3.3 療程 2組均以2周為1個療程。
1.4 療效標準 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治愈:咳嗽消失,雙肺聽診呼吸音清,干啰音消失,胸部X線檢查正常;好轉:咳嗽減輕,痰量減少,雙肺聽診呼吸音粗或少量干啰音,胸部X線檢查較前改善;無效:咳嗽、咯痰癥狀及體征無改善,甚至加重[2]。
2組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2組療效比較 例
由表1可見,2組總有效率經χ2檢驗,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慢性咳嗽是兒科門診最常見的臨床癥狀,病因復雜,反復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鼻后滴流綜合征是幼兒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3]。現(xiàn)代醫(yī)學以對癥治療為主,多給予祛痰、抗病毒、抗感染及糖皮質激素等治療,療程長,副反應大,療效多不盡如人意。
小兒慢性咳嗽屬中醫(yī)學內傷咳嗽范疇,病位在肺脾,外感或內傷咳嗽均因肺系受病,肺失宣肅,上逆而致。治療以開宣肺氣、清肺化痰為主。桔前湯方中桔梗、杏仁開宣肺氣,使肺氣得宣,咳嗽自寧;前胡、紫蘇子、陳皮降氣化痰,使氣降水行,痰濕自消;桑白皮、竹茹甘寒清熱,且不傷氣,肺氣得清,咳嗽自停;赤芍藥活血通絡;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共奏宣肺化痰止咳之功效。
桔前湯治療小兒慢性咳嗽療效確切,安全性高,無副反應,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1]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兒童慢性咳嗽診斷與治療指南(試行)[J].中華兒科雜志,2008,46(2):104-107.
[2]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76-78.
[3]陳志敏.小兒慢性咳嗽診治中的若干問題:《兒童慢性咳嗽診斷與治療指南》解讀三[J].中華兒科雜志,2008,46(12):93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