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國 編譯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美國鄉(xiāng)村,似乎很多人家都有一個過了適婚年齡卻沒有出嫁的姑娘。她們總是穿著一雙樣式古板的皮鞋,衣服也是以灰色為主,所有的頭發(fā)都往后梳,盤在腦后,用發(fā)網(wǎng)盤成一個發(fā)髻。她們大多表情嚴肅,不茍言笑,甚至性格有些古怪。她們大多跟自己的一個親戚住在一起,幫助做家務,給親戚的孩子們講故事。孩子們叫她們姑媽或者姨媽,她們有自己的房間,卻沒有自己的生活。
我的羅黛琳姨媽就是一個待字閨中的姑娘。不過,她和其他嫁不出去的姑娘不一樣。她性格開朗,和人說說笑笑,但她從來不幫家里做家務,而是帶我們這些孩子去博物館、到野外郊游,她也不給我們念童話,而是讓我們看她用咖啡渣占卜命運。
一次無意中,我聽到家里的大人說起羅黛琳姨媽年輕時的事情。20歲的時候,她和青梅竹馬的戀人訂婚了。但不久后,羅黛琳姨媽被查出患有不治之癥而被送去治療。她沒有把自己患病的消息告訴未婚夫,而是把訂婚戒指還給了他,并狠狠地說她變卦了,她愛上了別人,不能嫁給他。但命運如同跟羅黛琳姨媽開了個玩笑,在經(jīng)過兩年的治療后,有一天醫(yī)生突然對羅黛琳姨媽說,她的病原來是一次誤診。被命運捉弄后,羅黛琳姨媽仿佛得到了重生。她沒有再去找未婚夫,因為他已經(jīng)結婚了,她也沒有尋找其他的結婚對象,而是決定獨身。作為一個沒有出嫁的姑娘,她總是會受到這樣或那樣的冷嘲熱諷。但羅黛琳姨媽用實際行動證明,她要按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她到大學里學習經(jīng)濟和管理,并取得相關學位。畢業(yè)后,她在一家大型連鎖酒店找到了工作。羅黛琳姨媽工作很用心,屢次得到上司的贊揚,但在當時的社會,一個單身女性要在工作中嶄露頭角并不容易。人們經(jīng)常會嘲笑她嫁不出去,面對其他人的妒忌和嘲諷,羅黛琳姨媽不以為然,依然按照自己的處世哲學與人和善相處。慢慢地,隨著酒店工作人員對她的了解日益深入,他們也喜歡上了做事干練、性格開朗的羅黛琳。姨媽總是說,是堅強的決心和遠大抱負激勵了她,使她在男性占統(tǒng)治地位的領域中獲得成功。
在職場中找到自身價值的羅黛琳姨媽對待生活更加積極,她從不拖拖拉拉,而是每天精心裝扮自己,她堅持每天運動,身材非常好,穿上職業(yè)裝顯得非常干練,她還把頭發(fā)染成了金黃色,跟她那雙藍色的眼睛配在一起愈發(fā)迷人。沒過幾年,羅黛琳姨媽就升為酒店管理者,收入頗豐。家人曾勸她組織一個家庭,可她總是笑笑,一直堅持單身。為彌補沒有孩子的遺憾,她把親戚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我們過生日的時候都會收到她送的珍貴禮物和充滿愛意的賀卡,從未間斷過。她時不時給我和妹妹一個充滿驚喜的包裹,里面是女孩子都喜歡的香水、口紅、粉底、絲巾。
在那樣一個女人就應該守在家里照顧丈夫孩子的年代里,在那個女人三十多歲不結婚就被視為異類的社會,羅黛琳姨媽卻擁有了獨立的人生,開創(chuàng)了自己的事業(y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我長大后才意識到這原來需要多大的勇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