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總目錄
泛珠三角研究
勾漏粵語與壯語詈詞的比較研究……………………………………………楊奔,黃美新,黃群(1.1)
廣西北海市區(qū)白話音系……………………………………………………………………………李金陽(1.6)
李白與蒼梧…………………………………………………………………………………………陳侃言(2.1)
“小小說里有個大世界”——西江作家群代表作家黃自林訪談錄………………………………………………………鐘世華(2.6)
余氏所藏粵西契約文書的初步整理…………………………………………楊奔,王建軍,黃群(4.1)
梧州:前近代的中西方文化接觸橋頭堡……………………………………………黃震,陳侃言(4.16)
秦漢時期廣西梧州地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研究——基于考古資料的分析…………………………………………………………吳俊,梁鏵文(4.21)
經(jīng)濟與管理
基于構建地方稅主體稅種的房產(chǎn)稅改革研究…………………………………………………胡曼軍(1.11)
以環(huán)境為邏輯起點的營運資金管理相關文獻述評……………………………………………石意如(1.18)
關于企業(yè)集團預算剛性的幾點思考——基于“以人為本”的視角………………………………………………………………向鮮花(1.22)
發(fā)揮松脂資源優(yōu)勢加快特色林產(chǎn)工業(yè)發(fā)展——梧州松香及深加工產(chǎn)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調(diào)查……………………………江力,董鵬,馮達(1.26)
廣西梧州發(fā)展休閑產(chǎn)業(yè)的比較優(yōu)勢分析——基于休閑與旅游的比較視角……………………………………………………………姚磊(2.13)
大學生3G業(yè)務使用意愿影響因素研究…………………………………………………………黃冰毅(2.18)
基于產(chǎn)業(yè)創(chuàng)新的長沙產(chǎn)學研發(fā)展模式及經(jīng)驗借鑒研究………………………………………肖立新(2.30)
基于主因子回歸分析的旅游景觀——以三江程陽寨為例………………………………………………………………………馮雅力(2.37)
梧州旅游形象設計與推廣策略研究………………………………………………………………郭滿女(3.1)
江西省經(jīng)濟增長與水資源污染關系的實證研究…………………………………………………樂小兵(3.7)
基于KPI的企業(yè)部門績效考核體系設計研究…………………………………………………李舜豐(3.12)
“陽光工資”制度背景下基層地稅員工的激勵機制探討………………………………………朱良華(4.31)
廣西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趙和玉(4.35)
滇黔桂邊民族地區(qū)重大水資源開發(fā)移民政策落實效果分析——以桂邊庫區(qū)為例………………………………………………………………鐘紅艷,周叮波(4.40)
生態(tài)思維創(chuàng)新的實踐與探索——以廣西梧州市為例…………………………………………………………………………李廣義(5.1)
區(qū)域農(nóng)產(chǎn)品物流基地選址研究——以安徽蕪湖農(nóng)產(chǎn)品物流基地選址為例……………………………………………………吳波(5.7)
基于協(xié)整方法的廣西金融發(fā)展與經(jīng)濟增長關系實證研究………………羅力強,李彥,李俊強(5.16)
產(chǎn)業(yè)轉移中的政府間競爭博弈及其化解策略——基于兩廣地區(qū)間產(chǎn)業(yè)轉移的實證分析…………………………………………………吳方(5.26)
梧州再生資源加工園區(qū)發(fā)展現(xiàn)狀、存在問題與產(chǎn)業(yè)集聚對策………………………雷飛,張?zhí)迷疲?.1)
淺析企業(yè)社會責任的擔當策略……………………………………………………………………黃柱堅(6.8)
政治與法律
論當代社會實踐形式的變化及作用……………………………………………………………陳愛民(1.30)
后危機時代越南外資銀行監(jiān)管策略分析——以新制度經(jīng)濟學為視角………………………………………………………陳麗平,陶斌智(1.34)
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興起研究………………………………………………………何京,王偉(2.46)
我國內(nèi)地人民陪審員制度的完善………………………………………………………………梁梅鑾(2.50)
文化視域下的日本殖民時期對臺政策及其影響………………………………………………徐紅林(3.22)
犯罪本質(zhì)觀新論………………………………………………………………………劉偉琦,柳潔(3.29)
構建和諧社會進程中的分配倫理問題研究…………………………………………覃杏花,曾興華(4.46)
責任型政府視野下完善我國地方政府職能的探析……………………………………………林杭鋒(4.51)
民事證明責任倒置研究…………………………………………………………………………李璐(4.56)
淺析近年來菲律賓的南海政策…………………………………………………………………陳丙先(5.31)
羅爾斯頓的自然價值論及其理論困境…………………………………………………………田新元(5.39)
桂林市社區(qū)志愿者組織的困境及突破路徑探析……………………………………鄭鴻,李翔宇(5.43)
社區(qū)矯正背景下的檢察機關職能研究——以修正后的刑訴法為視角………………………………………………………………柳潔(5.49)
鄉(xiāng)鎮(zhèn)政府職能履行中的糾偏研究——以桂西北貧困地區(qū)L鄉(xiāng)為例………………………………………岑鳳花,胡尤升,李芳(6.13)
簡論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中央局(中央分局)”建制………………………………陳意,王?。?.18)
在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中加強與改進縣區(qū)政府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伍洲,劉瑩,梁軍(6.23)
刑罰執(zhí)行與監(jiān)管活動中預防瀆職侵權之對策…………………………………………………王世楠(6.26)
文化與藝術
古代小說“因愛離魂”母題的文化闡釋………………………………………………………胡強(1.40)
散文詩理論建構中的“征古主義”策略——關于中國散文詩起源的一種批判性思考………………………………………………陳培浩(1.47)
論張九齡詩歌的藝術特征………………………………………………………………………李軍(2.57)
英漢動物詞匯的國俗語義差異及語用翻譯……………………………………………………馮少芬(2.65)
英漢姓氏的文化透視……………………………………………………………………………王冬梅(2.69)
釋契嵩古文創(chuàng)作藝術淺探………………………………………………………………………邱小毛(3.16)
“溫馴”與凌厲——論駱英散文詩集《小兔子》………………………………………………………………榮光啟(4.63)
藤縣話的疑問代詞………………………………………………………………………………唐一萍(4.69)
中國生態(tài)家園的詩意建構——從“大同社會”、“至德之世”到“世外桃源”的藍圖設計…………………………宋堅(4.75)
身體性的“此在”——論穆旦詩歌的身體意識…………………………………………………………………劉紀新(5.54)
從《景漢辭典》看少數(shù)民族辭書的成就和局限………………………………………………楊彥寶(5.59)
談日語擬聲擬態(tài)詞的翻譯方法——以夏目漱石的《我是貓》中文翻譯為例……………………………………趙鯤,高薇(5.62)
蒙山壯語的指示代詞系統(tǒng)………………………………………………………………………高魏(5.69)
精神生態(tài)失衡的悲劇——精神生態(tài)視域下的《逾矩的罪人》………………………………………………………席戰(zhàn)強(6.30)
從“出走”開始,由“出口”回歸……………………………………………………………韋珺(6.35)
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的輿論引導和監(jiān)督的對策及路徑……………………………………譚永軍,林敏華(6.40)
大眾媒體對弱勢群體的聲援作用——以山西黑磚窯事件為例…………………………………………………………………林艷(6.45)
自然科學與應用技術
在工程應用中ip-iq諧波檢測算法改進與仿真研究…………………………………張俊敏,玉振明(1.52)
一種自適應標記分水嶺算法的研究………………汪梅,何高明,賀杰,郭慧,陳佳(1.59)
噁唑酮類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對金屬離子識別研究…………………………………劉茜,張業(yè)(1.65)
對角Ramsey數(shù)R(22,23)的新下界………………………………………………許成章,梁文忠(2.75)
寶石加工機械手機械結構的設計與實現(xiàn)……………………………………………陳炳忠,鄧小林(3.36)
一類階非齊次微分方程初值問題的解……………………………………劉瓊,黃立壯,李蘭(6.50)
量子力學中的若干基本概念…………………………………………………………隆寅,韓鋒(6.55)
教育與教學與其他
地方高校引領地方文化發(fā)展的幾點思考——以廣西民族師范學院為例………………………………………………………………李明輝(1.71)
能力培養(yǎng)過程化大學物理實驗課堂教學研究……………………………藍愛群,韋雪嬌,曾福軍(1.75)
后金融危機時代我國會計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全新探索和實踐…………………………………楊誠(1.79)
淺析教育影視作品的師德教育功能………………………………………………………………梁萍云(1.82)
地方院校國際經(jīng)濟與貿(mào)易專業(yè)新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析——以梧州學院為例…………………………………………………………………魏格坤,梁荔(1.86)
“數(shù)字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索……………………………………………廖秋香,郭慧(1.90)
我國旅游學術期刊學科影響力分析——一個基于CNKI網(wǎng)絡傳播的多刊比較研究視角…………………………………………呂觀盛(1.93)
英語課文詞匯教學“反教”的低、中、高分組分析…………………………………………陳陽芳(1.101)
應用型軟件工程人才培養(yǎng)產(chǎn)學研一體化實訓體系建設探索——以梧州學院軟件工程人才培養(yǎng)為例………………………吳潔明,萬勵,甘金明,陸科達(2.81)
提高線性代數(shù)課堂教學效果的幾點體會………………………………………………陳紅,黃勁(2.87)
計算機專業(y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與數(shù)學教學改革………………………………梁文忠,譚偉明,覃學文(2.93)
解析幾何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石向東(2.97)
在《數(shù)學分析》中滲透數(shù)學思想的教學意義——化歸與轉化思想………………………………………………………………蘇芳,覃學文(2.101)
大學體育教學中情感因素的重要性……………………………………………………………黃健武(2.105)
“雙導師制”下會計本科專業(yè)高校導師實踐能力提升研究……………………………………王毅(3.40)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的若干思考——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為例…………………………劉愛軍(3.44)
“融入”視角下的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唐韜(3.51)
高職數(shù)學教學現(xiàn)狀分析及課程改革初探——以梧州學院為例……………………………………………………………………………許成章(3.56)
“JAVA程序設計”雙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龔平,黃筱佟(3.61)
稅務籌劃課程教學方案設計探析…………………………………………………………………王偉(3.65)
模因理論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證研究…………………………………………陳陽芳,劉衛(wèi)東(3.68)
地方性本科院校經(jīng)管類專業(yè)應用型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實踐與探索——以梧州學院為例……………………………………………………………………………黃河(3.76)
新建地方本科院軟件工程教學實驗中心建設和教學模式的探討………………………………蔣琳瓊(3.81)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理論和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賀杰,何高明,郭慧(3.86)
基于游客知覺特點的旅游景區(qū)交通樞紐設計——以深圳世界之窗地鐵站為例……………………………………………………周雪晴,吳矜(3.89)
強化新聞地域性提升地方臺影響力——以梧州電視臺為例…………………………………………………………………………鄧戈(3.94)
混合書庫管理與服務工作的完善與創(chuàng)新——以梧州學院圖書館為例……………………………………………………………………謝靈(3.99)
基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型人才培養(yǎng)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圖書館服務改善研究…………………………李琳(3.104)
論體育教育對現(xiàn)代大學生競爭意識的培養(yǎng)………………………………………………………張仕(4.83)
“消費者行為學”研究性教學模式的準實驗研究………………………………………………羅琴(4.87)
反腐倡廉視角下高校黨務公開機制的探索……………………………………………鄒庚華,廖壯歡(4.94)
淺談如何應對公務員職業(yè)倦怠情緒………………………………………………………………李敏(4.99)
試論信息時代背景下西部地區(qū)新升本科院校圖書館的推介工作……………………………彭年冬(4.104)
法學專業(yè)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方式的轉型——以法律診所教學為視角………………………………………………陳愛民,邱房貴,肖義(5.75)
高職學生理想與價值觀的調(diào)查報告……………………………………………………馮海燕,曹海英(5.80)
文化產(chǎn)業(yè)背景下廣東高校藝術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調(diào)查報告…………………凌靖波,吳愛邦,譚釗(5.89)
網(wǎng)絡文化對大學生德育的影響……………………………………………………………………黃超(5.96)
教育語言學的學科發(fā)展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周芳樂(5.99)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三知”論析……………………………………………………………陳云?。?.105)
網(wǎng)絡信息平臺下構建醫(yī)科院校自主學習環(huán)境應用研究…………………唐忠,覃茜,倪勝(6.60)
課外活動培養(yǎng)小學教育專業(yè)學生教學技能策略研究…………………………………………謝龍華(6.64)
地方高校信息安全專業(yè)實踐教學改革探索——以梧州學院為例……………………………………………………黃寄洪,黃健榮,李紅亮(6.69)
應用型本科“管理學”課程實踐教學方法的探討……………………………………………楊西春(6.73)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研究………………………………………………朱紅暉(6.78)
淺析大學生自殺事件的預防和干預策略的尚存問題…………………………………………吳燕端(6.82)
“教學產(chǎn)”合一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探索…………………………………………………………謝樹京(6.85)
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創(chuàng)建高職院校良好育人環(huán)境建設………………………黃必超(6.89)
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實踐教學的改革與探索——以梧州學院為例…………………………………………………………………………謝晴(6.93)
對圖書館加強傳承與保護西江文化的思考……………………………………………………黃付艷(6.96)
廣西高校啦啦操課程地方化探究………………………………………………………………鐘海明(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