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堅(昆明市五華區(qū)教師進修學校 云南 昆明 650031)
1986年,當我還是一名高中二年級學生時,一次偶然的機會得到了一本由《物理通報》雜志社組織編寫的《高考物理》課外習題集;作者們是一批在全國有影響的中學高級、特級教師.從這本令我愛不釋手的小冊子上首次知道了《物理通報》,于是在征訂1987年報刊雜志時,我毫不猶豫地選定了她.在期盼中,1987年的第一期《物理通報》終于從郵遞員手中拿到.當我迫不及待翻閱后才發(fā)現(xiàn),這份雜志是給教師們閱讀的,對學生參加高考幫助不大,雖然心中難免有一絲的失望,但其中的一些欄目如“今日物理”、“科技信息”、“物理學史”還是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時也激發(fā)起我對物理學的學習興趣和更大的熱情.
1987年中學畢業(yè)后,我進入師范院校物理系.大學期間,隨著學習物理學知識的不斷積累和深入,《物理通報》成了我學習中的良師益友,每一期拿到手必定認真研讀.“物理教學”、“短文薈萃”、“問題探討”等欄目文章,讓我從中如饑似渴吸取營養(yǎng),幫助我解決了不少教材中說得不夠清楚的疑難問題或困惑,不僅豐富了課余生活,同時使自己的專業(yè)水平不斷得到提升.
大學畢業(yè)后,我成為一名縣城中學的物理教師.教學之余,研讀《物理通報》已成為自己長期養(yǎng)成的習慣.當時學校物理教研組在組長的帶領(lǐng)下教研風氣較濃;組長也是一名《物理通報》的忠實讀者和作者.在一次教研活動時,組長手中拿有一本最新一期的《物理通報》,其中刊登有組長的一篇論文;雖然文章內(nèi)容不多,但仍讓同事們羨慕不已;畢竟將自己的教研成果通過《物理通報》這個平臺、這一窗口展現(xiàn)出來,讓同行知道,與同行分享.這是一份成績,也是一份驕傲.此情此景對我的觸動特別大,于是暗下決心,一方面要好好向組長學習請教,另一方面要爭取能在《物理通報》上出現(xiàn)有自己名字的文章.
終于,在1993年第二期《物理通報》上,發(fā)表了我的處女作《對〈判斷放電桿帶何種電荷的簡易方法〉一文的商榷和改進》,文章主要是針對1991年第二期《物理通報》發(fā)表的《判斷放電桿帶何種電荷的簡易方法》一文的討論.當時自己做了一系列實驗,并對實驗現(xiàn)象仔細分析后認為,原文作者關(guān)于此實驗的原理分析不夠全面,值得商榷.文章的發(fā)表,我的內(nèi)心充滿難以言表的興奮,也成為驅(qū)使自己不斷向前的動力.
此后,我在教學之余,長期筆耕不輟,已在全國各種物理類雜志發(fā)表教育教學研究文章百余篇,專業(yè)水平得到提高,逐漸成長為全國優(yōu)秀教師、省特級教師、學術(shù)和學科帶頭人.這其中可謂凝聚著《物理通報》編輯部和編委老師們的關(guān)心、教誨和幫助.同時通過《物理通報》這一平臺,我結(jié)交了不少前輩和同行,在與他們的聯(lián)系和學習交流中受益頗深,也為他們嚴謹?shù)闹螌W作風深感欽佩!
第一次參與《物理通報》雜志社組織的大型工作,可追溯到2003年,應《物理通報》的邀請,我參加了經(jīng)教育部審核批準立項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的編寫、審定工作;同時負責組織全國著名重點中學,如湖北黃岡中學、江蘇啟東中學等校一批特級、高級教師,承擔高中物理課程標準教材《物理·必修1》學習手冊的編寫.從2006年開始,又擔任《物理通報》“高考物理試題大家談”欄目的專題組稿、審稿以及“課改與復習考試”欄目特約編輯等工作.在這些工作中,我得到了鍛煉,學會了許多終身受用的知識.在此,我衷心對《物理通報》、對各位曾經(jīng)幫助過自己成長的前輩道謝!
《物理通報》是全國唯一一份橫跨大、中學物理教學,以教學研究為主,兼顧科學發(fā)展的綜合性物理雜志,是一份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深受大家喜愛的雜志.出版30年來,在一代代“通報人”的執(zhí)著和艱辛努力下,不但向全國物理教育工作者傳播科學文化知識,開闊讀者的視野,啟迪大家深入思考和鉆研;同時在改革開放后全國基礎(chǔ)物理教育課程和課堂教學改革中率先進行探索實踐.
因自己曾為《物理通報》做過的點滴貢獻而感到無尚光榮和驕傲.在此衷心祝愿步入“而立之年”的《物理通報》在今后的歲月里,依舊保持著犀利敏銳的目光、“理必求真、事必求實”的激情和篤定穩(wěn)健的步履,吸引更多熱愛物理的學子、教師、學者在鉆研治學的道路上攜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