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明后期以鄭若曾為代表的海權思想

      2012-03-28 19:44:25宋澤宇陳艷秋
      關鍵詞:海權海防海洋

      宋澤宇,陳艷秋

      (1.安徽大學 歷史系,合肥 230039;2.合肥師范學院 圖書館,合肥 230061)

      鄭若曾,明后期著名軍事家,流傳下來的著作主要有《籌海圖編》《江南經(jīng)略》《鄭開陽雜著》。歷來為學者關注的《籌海圖編》“首載輿地全圖、沿海沙山圖……次載廣東、福建、浙江、直隸、登萊五省,沿??たh圖、倭變圖、兵防官考及事宜”[1],詳于倭事;《江南經(jīng)略》論江南(蘇、松、常、鎮(zhèn))之山川險要、戰(zhàn)守事宜,詳于軍事;《鄭開陽雜著》“則既記海防又記江防……詳于海運及海道的考察和經(jīng)營”[2]。其著作不僅闡明了自己的抗倭、海防觀點,而且收錄了大量當時將官的意見、想法,其中許多涉及海權思想?!巴暾暮嘤珊Q髾嘁?、海洋國防權益和海洋國土權益三部分組成。”[3]鄭若曾雖沒有明確提出“海權”一詞,但其海權思想的內(nèi)容已經(jīng)涵蓋海洋國土、海洋國防、海洋權益,相對較為完整,特別是海洋經(jīng)濟對海洋國防的反哺支撐,是以往論述所未見的。

      一、明末海權思想的產(chǎn)生背景

      1.經(jīng)濟的繁榮與海上貿(mào)易

      海商早已有之,至明代,官方雖有海禁之令,民間走私活動卻很猖獗,雙嶼、列港、大衢山、橫港等皆為其據(jù)點,王直的船隊“往來海上,四散劫掠。番船出入,關無盤阻。而與販之徒紛錯于蘇杭,公然無忌。近地人民或饋時鮮、或饋酒米、或獻子女,絡繹不絕。邊衛(wèi)之官有獻紅袍玉帶者,如把總張四維,因與柴德美交厚而往來,五峰素熟近,則拜伏叩頭甘為臣仆,為其送貨,一呼即往”[4]。經(jīng)濟的異常繁榮刺激了海上貿(mào)易的發(fā)展,東南沿海許多富商、鄉(xiāng)紳甚至兵憲都與海盜有著密切的關系。民間貿(mào)易的興盛使其支撐下的海上武裝力量相對強大,海寇愈發(fā)猖獗,入侵更加肆無忌憚。而捉襟見肘的明廷則相對較弱,這促使人們在探討海戰(zhàn)防御時不得不將其與經(jīng)濟相掛鉤,從而形成了完整意義上的海權思想。

      2.海禁與倭寇入侵

      明代從朱元璋立國起,便有禁海之令。寧波爭貢事件后,海禁驟嚴,嘉靖啟用朱紈,海禁政策得到徹底執(zhí)行,民間海上貿(mào)易(走私)活動嚴重受阻。然而朱紈雖清廉剛直卻站在了時代的對立面,成為海禁政策的犧牲品。“自紈死,罷巡視大臣不設,中外搖手不敢言海禁事……未幾,??艽笞鳎緰|南者十余年?!保?]伴隨朝令夕改的海禁政策,海盜與倭人、番人勾結愈發(fā)猖獗,倭寇長期、大規(guī)模的騷擾直接觸動明廷。明廷也不得不重視,掀起了抗倭、海防策略的大討論,從而促成海防思想的大爆發(fā),為海權思想的萌生提供了一個理論平臺。

      3.軍事上的海防思想體系

      嘉靖時期可謂海防思想大爆發(fā)的時期,當時許多士人已經(jīng)意識到海洋權益、海上力量的重要性。鄭若曾曰:“防海之制,謂之海防,則必宜防之于海?!保?]344通政唐順之、兵部尚書楊博、南京工部尚書馬坤及在京各衙門會議皆主張滅敵于外,御寇于遠洋。具體實戰(zhàn)中,則為遠哨于外洋,御敵于內(nèi)洋,務使倭寇不得登岸。將防御范圍延伸至沿海各島,巡查范圍延伸至外洋,無疑在明朝人眼中,這些海島及其周圍海域即是其權利所在,軍隊有權力維護甚至占有,主權意識十分明確。更為可貴的是明人不僅提出海防思想,而且進行了詳細、切實的討論,包括船具在海戰(zhàn)中的應用、潮汐對海戰(zhàn)的影響,以及海戰(zhàn)賞罰制度的設置等,已經(jīng)形成較為完善的海防思想體系。這一思想的提出是明人海防思想積極性的體現(xiàn),也是其積極爭取海權的意識表現(xiàn)。

      在政治、經(jīng)濟、軍事各方合力作用下,海權意識于海防大討論中誕生,集中體現(xiàn)于明末鄭若曾的著作中,可以稱為較完整的海權思想。其雖不像馬漢海權理論那樣系統(tǒng)、理性,但卻早于馬漢三百余年,在我國海權史及世界海權史上都是不可磨滅的光輝一頁。

      二、對鄭若曾海權思想的概括

      1.加強對沿海島嶼沙洲的防御控制

      明初曾將沿海島嶼居民大規(guī)模內(nèi)遷,至使島嶼荒蕪,明末許多島嶼成為倭寇停泊的據(jù)點或聚集的巢穴?!俺缑骺h孤懸海外,僻處洋中,乃島寇出沒之交,四面受敵之處也。海外崇明所屬諸沙大小三十余處,皆隔絕潮港不相聯(lián)屬,況新灶沙、三片沙等處,正當由海入江門戶。萬一賊船乘風突犯一沙,則諸沙必不能知,縱知亦不能救,致成巢穴……如遇賊船進港登沙,晝則焚煙、夜則舉火,俾各船皆見把總兵船隨即應援,而吳淞、劉河、福山一帶鎮(zhèn)兵亦可先后集擊,而寇賊不得肆行矣?!保?]414依此沿海沙洲皆為我軍據(jù)點,而敵不敢進也。

      對于沿海島嶼,亦當有所備。以廣東南澚為例,“五六年來,因浙直攻捕之嚴,倭舶無所容,俱于此互市。福建捕急則奔廣東,廣東捕急則奔福建。定期于四月終至、五月終去,若先調(diào)兵守此,而又往來會哨。禁絕沿海接濟之人,則彼進無所利,退無所據(jù)。將自消其窺伺之端矣”[8]451。

      除在軍事上控制沿海島嶼外,明人也注意到政權控制力的滲透?!摆w工侍近奏,令民開種以給幕租,若興此利,金塘一山即可墾田數(shù)萬畝,歲入米幾萬石。玉環(huán)諸山計之,每歲可得米幾十萬石,大為海防之助?!保?]152對于這一觀點,鄭若曾并不認同?!叭艨軗?jù)此為巢穴,則攻逐之費不知幾倍,是賫盜糧,為小而失大也?!保?]155從海防、海權角度講,在沿海島嶼開墾田地,不僅能夠緩解沿海地區(qū)的人地矛盾,而且能夠大大加強對沿海島嶼的控制,是十分正確的。但從現(xiàn)實角度講,明廷財政困難,很難支撐龐大的軍隊守御海道,可行性不強,故鄭若曾暫錄其說,而說明于后。

      地有民生理,海有軍哨守,則倭不能泊,更不能巢,多日海中漂泊而來,卻無處落腳,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杜絕倭寇的入侵,對島嶼周圍海域的控制力也將增強。更重要的是,將沿海沙洲、島嶼正式劃歸為國土的一部分,明確了主權歸屬,有利于海權明朗化。

      2.對海上交通要地會哨巡防

      鄭若曾的著作中多有因地治敵策略,關于海防要地的論述更是俯拾皆是,在“哨賊于遠洋”[7]444的思想指導下,列舉了許多重要海上交通要地,并分析其會哨、巡防制度。

      從海防整體看,“分乍浦之船以守海上洋山,蘇淞之船以守馬蹟,定海之船以守大衢,則三山品峙、哨守相聯(lián),可扼來寇。而又其外,陳錢諸島尤為賊沖??偙?、副總兵常居海中,嚴督各總分定海面,南北會哨,晝夜揚帆,環(huán)轉不絕。其遠哨必至洋山、馬蹟”[6]344-345。其次,文中不乏具體地點的論述,如“金山,地通兩浙,勢總三吳。大海經(jīng)其南;松江在其北;東為青邨、南匯之上游;西為乍浦、獨山之界限。誠水陸之要沖也,向設游擊駐札其處,蓋為陸寇向往捍御,以為三面保障”[7]409。再次,對于水寨會哨也有詳細介紹,如福洋五寨,即烽火門水寨、小埕水寨、南日水寨、浯嶼水寨、銅山水寨,“由南而哨北,則銅山會之浯嶼,浯嶼會之南日,南日會之小埕,小埕會之烽火。而北來者無不備矣。由北而哨南……哨道聯(lián)絡勢如常山,會捕合并陣如魚麗,防御之法無踰于此”[8]463??偟膩砜矗嵥信e皆為地理要沖,明后期至清海防設備皆不脫其所論。

      鄭若曾不僅羅列了眾多戰(zhàn)略要地,而且詳細解說會哨制度?!拌狭?、南匯每處每日撥軍五十名不分晝夜往來哨探,有警飛報總兵游擊。柘林、南匯等處互為聲援,該所為正兵,而左右為奇兵。其沿海墪臺嚴行。掌印官選撥精壯軍余每墪五名、帶馬一匹,住守瞭望,往來飛報,以便策應?!保?]410對海上重要交通地點的巡哨控制有效遏制了倭寇入侵,對局部地區(qū)具有重要戰(zhàn)略意義。

      3.軍事與經(jīng)濟的結合

      孟夏潮大之時,羊山等淡水門黃魚至多,“寧、臺、溫大小船以萬計,蘇州沙船以數(shù)百萬計……獲利不知幾萬金也,海中常防劫奪,每漁船必自募慣出海之人,格斗則勇敢也、器械則鋒利也、風濤則便習也。其時則適當春汛之時,其處則倭犯蘇松必經(jīng)之處”[7]32。故有利用捕黃魚船抗倭之法。“漁舩出洋,輔以兵舩,相須而行,協(xié)力而戰(zhàn),取甘結,給旗票,謹盤詰,驗出入,船回之日,當?shù)牢俪槎?,以助軍餉?!保?]32軍隊護衛(wèi)捕撈,抽稅以養(yǎng)軍,第一次將海上捕撈與抗倭聯(lián)系起來,創(chuàng)造性地將海上經(jīng)濟與海上軍事融合起來,意義非同尋常。

      鄭若曾以此未善,另有經(jīng)久之計。“兵船專于把港,勿用出洋。但令愿捕魚者籍名于官。立首領、編旗甲保以耆民大戶,示以盟約。如殺賊而有功也,照例升賞,永許采捕。若縱賊近岸則一體坐罪,永不許其出洋。凡漁利與獲賊貲,悉以畀之。”[7]32此計與民利多,民必“以御寇為己責,感恩畏罪,舍死直前”[7]32。此抗倭論較前法可行性更強,更符合當時的現(xiàn)實情況。從理論上講,此法將官方權力下放,積極調(diào)動民間抗倭力量,利于整體的抗倭部署。但另一方面此時政府海權控制力已經(jīng)十分薄弱,將某一時段、某一地區(qū)的抗倭責任交給老百姓,是否也有可能導致國家海權的進一步喪失,尚待討論。

      除了海洋捕撈反哺海防建設,海運的商業(yè)價值也被重視。“假如每艘載八百石,則為造一千石舟,許其以二百石載私貨。三年之后,軍戸自載者,三十稅一??蜕谈捷d者,照依稅課常例。就于直沽立一宣課司,收貯以為歲造船料之費,其糧既以海運腳費,比漕河為省。其兌支之加耗宜量為減殺。大約海舟一載數(shù)千石,則可當河舟所載之十。河舟用卒十人海舟加五倍,則漕卒亦比舊省矣。此非獨可以足國用,自此京城百貨駢集,而公私俱足矣……此道若通,閩廣之納運亦可以來,不但兩浙也。況今京師所用,多資南方貨物。而貨物之來,苦于運河窄淺、腳價倍于物值。此策既行,則南貨日流于北,空船南回者,必須物實,而北貨亦日流于南矣。”[8]515廉價海運不僅能有效協(xié)調(diào)南北物資,而且稅收可以用于船只的維護和購買,有利于海上實力的增強。

      總體來講,明后期國家經(jīng)濟雖極度繁榮,但政府經(jīng)濟實則捉襟見肘,本已入不敷出的政府財政不能支撐龐大的抗倭費用。傳統(tǒng)的陸地經(jīng)濟無法進一步提供更多支持時,人們則試圖從海洋經(jīng)濟獲得維持戰(zhàn)爭持續(xù)的經(jīng)濟動力。

      三、對鄭若曾海權思想的分析

      1.提出較完整的海權思想

      漢、唐、元都曾有大規(guī)模水師用于跨海作戰(zhàn),但也僅僅是在軍事層面,無論其海軍規(guī)模如何龐大,也只是陸地經(jīng)濟供養(yǎng)下的作戰(zhàn)工具,對于單一封閉的陸地經(jīng)濟而言甚至是沉重包袱。甚至龐大的鄭和船隊,也僅僅是政治外交的工具,用巨大的經(jīng)濟犧牲換取政治影響力,因其無法形成經(jīng)濟對政治軍事的回饋與支持,一味付出龐大的開銷而終止。因此以往的海上力量及其行為都不能持久并發(fā)展,其主導的海權思想也因缺乏海洋經(jīng)濟這一重要部分而不能成為完整意義上的海權思想。在民間一些海商或海盜在短時期內(nèi),取得某一海域的制海權,他們確實是以商貿(mào)交換支撐海上集團運作的,但因其很難建立政權,無法擁有國家主權,也便無所謂“海權”。

      嘉靖年間的倭患使以陸地為中心的封建政權第一次深切認識到海防的重要性和掌握海上控制力的必要性。在這一背景下,海權思想真正萌生。典型特征就是海洋經(jīng)濟的滲透,這雖不是在經(jīng)濟誘導下自然產(chǎn)生的,但卻客觀上跨出了海權思想的第一步。明末海權思想由海洋國防權益出發(fā),明確海洋國土權益,涉及海洋利益,甚至提出海洋收益反哺海洋國防,是較完整的海權理論。

      2.萌芽階段的海權思想

      中國的海權思想是迫于外界壓力產(chǎn)生的,是被動的、倉促應激的反應,雖然提出了一些在當時來說很有建設性的意見,但海權思想仍處于萌芽階段,仍有許多局限和不足。

      首先,明末的海權雖然第一次提出了經(jīng)濟與軍事的融合,并有相應探索性實踐,但也只局限于一時一地,無法形成規(guī)模。這就致使在實際執(zhí)行時,海洋經(jīng)濟對海洋軍事的支撐力十分有限和軟弱。

      其次,總體上明末抗倭仍舊依托于傳統(tǒng)的封建陸地經(jīng)濟,與海洋軍事聯(lián)系的海洋經(jīng)濟只特指海洋捕撈,而非海上貿(mào)易。這與現(xiàn)代意義上的海洋經(jīng)濟與海洋軍事結合仍是有區(qū)別的。單一的海洋經(jīng)濟必然不能有效持久支撐長期的戰(zhàn)爭,而對手則通過海洋貿(mào)易大為獲利,用海洋經(jīng)濟制海權對抗陸地經(jīng)濟海權。

      再次,明末的海權理論只局限于理論,沒有與實踐更好地結合。雖然各方言論皆言戰(zhàn)于海,但倭寇最終得以清算仍舊是在陸地,海上戰(zhàn)役相對而言少之又少。伴隨于海防思想的破滅,海權思想也終將無法繼續(xù)。

      最后,長期被陸權思想禁錮的政權缺乏海洋文明意識。從中國的地理位置與歷史發(fā)展來講,長期以來的陸地農(nóng)耕文明根深蒂固,商業(yè)文明一直受到上層主流社會的排擠,海洋文明就更加缺乏。這便導致政府海上力量的衰弱,海洋軍事的不利以及對海權的長期忽視。而在海洋文明缺失背景下產(chǎn)生的海權思想也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這一先天的不足使其無法長期持續(xù)發(fā)展。沒有海洋文明支撐的海權思想終將夭折。

      以上為明后期萌芽階段海權思想的局限。以鄭若曾個人論,其著作雖為當時抗倭的不二指導,記錄了不少海防新觀點,但由于明后期客觀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許多先進的觀點無法實施,鄭若曾個人的海防觀點、海權觀念不得不趨向?qū)嶋H而偏于保守。

      3.與馬漢“海權”理論的巨大差異

      海權論最早由A.T.Mahan提出,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1660—1783中針對當時的殖民擴張,通過具體海戰(zhàn)的論述,首次提出制海權對戰(zhàn)爭的重大影響,以及海上實力對國家崛起乃至世界命運的決定性作用,被奉為海權理論的圭臬。“主張應該擁有并運用優(yōu)勢海軍和其他海上力量確立對海洋的控制力和實現(xiàn)國家戰(zhàn)略目的?!保?]其理論概括為一系列鏈接,即獲得海權—控制海洋要道—控制世界貿(mào)易—獲得世界財富—獲得世界霸權。馬漢的海權是針對陸權而言的,是一種軍事術語,代表了通過海洋強制暴力取得壟斷控制,具有帝國主義擴張性和進攻性。

      與馬漢擴張型開放式海洋戰(zhàn)略不同,鄭若曾主張的是主權型內(nèi)斂式海洋戰(zhàn)略。這不但與當時的時代背景有關,與國家的發(fā)展方向,與利益需要都有著直接、密切的關系。元代末期至明清,每遭倭寇入侵,政府便采取退守、禁海策略。幾百年來缺乏海洋文明拓展開放的精神,海洋成為國家維持陸地主權的屏障、保護傘。這種自保思想傾向影響下的海權思想必是以維護主權出發(fā)的主權型海權思想。主權型內(nèi)斂式海洋戰(zhàn)略可謂源遠流長,時至今日,我國的海洋戰(zhàn)略依舊受其影響。如何轉變思路,進一步邁向主權型開放式海洋戰(zhàn)略是未來發(fā)展的關鍵。

      [1]永 瑢,等.四庫全書總目[M].北京:中華書局,1965:616.

      [2]羅天佑,方 駿.鄭若曾的海防思想[C]//李金強,劉義章,麥勁生.近代中國海防:軍事與經(jīng)濟.香港: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1999:19.

      [3]盧建一.從東南水師看明清時期海權意識的發(fā)展[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03(1):107.

      [4]萬 表.叢書集成初編:??茏h·3229[M].北京:中華書局,1991:2.

      [5]張廷玉,等.明史·列傳第九十三·卷二百五[M].北京:中華書局,1974:5405.

      [6]鄭若曾.籌海圖編[M]//四庫全書·58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7]鄭若曾.江南經(jīng)略[M]//四庫全書·72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8]鄭若曾.鄭開陽雜著[M]//四庫全書·58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9]馬漢.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M].安常容,成忠勤,譯.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8:4.

      猜你喜歡
      海權海防海洋
      海洋的路
      當代音樂(2018年4期)2018-05-14 06:47:13
      愛的海洋
      琴童(2017年7期)2017-07-31 18:33:48
      第一章 向海洋出發(fā)
      小學科學(2017年5期)2017-05-26 18:25:53
      晚清政府的海權意識與海軍實踐
      海軍官兵守衛(wèi)在海防一線
      甲午戰(zhàn)爭與中國海權
      每秒碰撞八億次
      沈葆楨近代海防思想探討
      軍事歷史(2000年4期)2000-11-22 07:13:26
      中法海防三·六事件始末
      軍事歷史(1994年3期)1994-08-21 06:09:24
      馬漢及其『海權論』
      軍事歷史(1993年6期)1993-08-16 02:18:44
      西丰县| 闻喜县| 江阴市| 广汉市| 尉犁县| 九江县| 商南县| 横峰县| 金乡县| 贡山| 唐山市| 双辽市| 丰镇市| 南乐县| 老河口市| 东乌| 红安县| 富平县| 贡觉县| 宜昌市| 保山市| 禹州市| 定兴县| 榆中县| 舞阳县| 贵溪市| 广东省| 淳安县| 永昌县| 玉树县| 嘉定区| 宁陕县| 星子县| 十堰市| 大同市| 江川县| 阿坝县| 乌兰察布市| 长武县| 澄迈县| 绥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