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煜
腹部閉合性損傷部分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不典型,有時通過各種輔助檢查方法,仍易出現(xiàn)誤診、漏診。目前,腹腔鏡技術已越來越多的被外科醫(yī)生應用于腹部閉合性損傷的診斷與治療中,在提高了診斷準確率的同時,使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診治。我科于2009年1月~2011年10月間對36例腹部閉合性損傷的患者施行了腹腔鏡探查及治療,效果滿意,診治過程中的體會有以下幾個方面。
1.1 臨床資料 本組病例中男25例,女11例;年齡15~65歲,平均(46.3±5.31)歲。均有局限性或彌漫性腹膜炎體征。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氣管插管全麻,術前保留胃管及尿管,給予抗感染、補液治療的同時急診手術。首先建立人工氣腹,臍周置觀察孔,操作孔視病變部位而定。將腹腔內的血液或膿液吸凈后,按常規(guī)探查全腹情況,部分病變能在腔鏡下完成治療(常見穿孔、止血),部分需在腹壁作一小輔助切口進行治療(常見小腸切除),甚至需中轉開腹手術(常見多處臟器聯(lián)合傷)。
36例全部由腹腔鏡探查確診,確診率100%。6(17%)例在腹腔鏡下治療,其中4例為小腸單發(fā)穿孔,2例為腸系膜破裂出血。27(75%)例行輔助切口治療,均為小腸多發(fā)破裂。3(8%)例中轉開腹治療,1例為胰、十二指腸損傷,2例為結腸破裂。上述病例均治愈出院,術后無并發(fā)癥及圍手術期死亡病例。住院時間為5~14天。
3.1 腹腔鏡在腹部閉合性損傷診斷中的應用 腹部閉合性損傷是腹部外傷中的常見病癥,部分腹部閉合性損傷的病人B超、CT、腹穿、腹部平片等檢查不能提供確切的依據(jù),但腹部癥狀明顯,這個時候應使用腹腔鏡探查代替開腹探查術。腹腔鏡探查雖然屬于有創(chuàng)檢查,但是損傷?。?個觀察孔,2個操作孔),同時可以快捷的在直視下探查整個腹腔的所有器官,且診斷準確率高。在避免病人在觀察病情過程中病情加重、延誤治療方面,有明顯的優(yōu)勢。
3.2 腹腔鏡在腹部閉合性損傷治療中的應用 在今天,腹腔鏡治療手段已經(jīng)非常成熟,所以探查后,絕大多數(shù)的病例可以直接行腹腔鏡治療,且處理不同部位的病變機動性強,無需糾結于腹部的探查切口位置。
3.3 腹腔鏡在腹部閉合性損傷診治中的禁忌證 隨著腹腔鏡在外科中的廣泛應用,其在診斷方面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以及在治療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得到共識。但在以下情況不宜使用腹腔鏡:(1)嚴重腸道脹氣,無腹腔內操作空間;(2)腹腔內廣泛粘連,需手感配合協(xié)助分離;(3)腹腔大出血致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定;(4)腹腔內大量食物、糞渣,腔鏡下難以清除干凈。
綜上所述,腹腔鏡豐富了外科對腹部閉合性損傷的診治手段,使患者以最小的損傷獲得最佳的診療效果。而在醫(yī)患糾紛越來越嚴重的今天,同時可以大大的降低醫(yī)生的診治風險。
[1]王躍東,李偉,bryan fan drich,等.腹腔鏡脾切除術的臨床應用[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1999,19(12):721-722.
[2]Ivatury RR, Simon RJ, Stah1 WM.A critical evaluation of lap aro scopy in penetrating abdom inaltrauma[J].J Trauma,1993,34(6):822-827.
[3]Berci G,Sackier JM.Paz-Partlow M.Emergency lap aroscopy[J].Surg,1991,61(3):33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