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西雅圖時報》網站3月27日文章,原題:美國與中國:在21世紀展示姿態(tài) 米特·羅姆尼曾在《華爾街日報》撰文表示,“我當上總統的第一天,就會把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并采取適當的反制行動”。不過,中國官員沒有把羅姆尼的這番言論當回事。
筆者問中國外交部的一名官員,怎么看羅姆尼的民族主義咆哮。他說,中國早就知道羅姆尼了,“我們有朋友同時也是他的朋友”。中國總理溫家寶2003年訪問馬薩諸塞州時,時任州長羅姆尼“熱情地歡迎我們”。他知道,美國政治人物會說些“有助贏得更多選票的”東西。他跟許多中國人一樣,認為羅姆尼是明智的。中國商務部一名官員也說,美國政治人物對中國“不得不表示強硬”。但這樣做有什么意思?畢竟美中相互依賴太深。
從亞洲來看,情況似乎確實如此。1992年,或許有人會叫中國向美國磕頭或滾開。但現在不一樣,中國太大了,它向我們供應太多東西。雖然美國對華出口低于進口,但自2001年,我們對中國的出口增加4倍。中國購買波音飛機就像我們購買公共汽車一樣。
美國對中國投資巨大。在中國,銷量第一的汽車是“別克”,那是在上海的通用汽車工廠組裝的。微軟亞洲總部設在上海,擁有1500名員工。筆者問微軟客戶服務經理,美國總統有無可能對中國發(fā)號施令。他沉吟片刻說:“關系好,生意才會火。”
像美中這種大國關系都會有問題。比如,微軟多年來遭到盜版的侵害,北京的官員對筆者說,政府希望解決這個問題。微軟客服經理表示,確實如此,“法律都擺在那,近來我們打贏了一些官司”。要有耐心。
這就是在中國聽到的。羅姆尼在《華爾街日報》上說,要使21世紀成為美國世紀,而不是中國世紀。這種看法簡直荒唐?,F在已經是中國世紀了。你能切身感受到,親眼看得到。21世紀也可以是美國世紀。何必非此即彼呢?▲(作者布魯斯·拉姆西,汪析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