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艷,陳 渝(重慶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重慶 400054)
非理工類《Visual FoxPro 6.0 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王 艷,陳 渝(重慶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重慶 400054)
《Visual FoxPro 6.0 程序設計》是針對高校非理工類專業(yè)學生開設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程。在分析《Visual FoxPro 6.0程序設計》課程教學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精心設計第一堂課程內(nèi)容、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注重上機實踐教學內(nèi)容的設計、變更傳統(tǒng)的考核方式等課程教學改革思路,對《Visual FoxPro 6.0 程序設計》課程建設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Visual FoxPro 6.0 程序設計;教學改革;教學方法;教學手段
《Visual FoxPro 6.0 程序設計》課程是管理類、經(jīng)濟類和文科類專業(yè)學生的一門必修專業(yè)基礎課,主要講授利用高級語言開發(fā)工具Visual FoxPro 6.0 進行數(shù)據(jù)庫管理和應用程序開發(fā)的基本知識和實用技能。該課程屬于國家教委提出的非計算機專業(yè)的3個層次課程體系中的第2個層次[1-2],是一門“可視化的界面設計+過程化的程序代碼設計”的課程。
為加強《Visual FoxPro 6.0 程序設計》課程建設,進一步提高《Visual FoxPro 6.0 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質(zhì)量,筆者針對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一些共性問題,嘗試性地進行了教學改革和實踐。
非理工類學生的《Visual FoxPro 6.0程序設計》 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可歸納為以下4點:
1) 非理工類學生一般都缺乏抽象思維能力,對計算機程序設計類課程普遍具有畏難情緒[3]。
2) 學習目的不明確[1],部分非理工類學生個人認為《Visual FoxPro 6.0程序設計》課程用處不大,只是為了獲取學分。
3)非理工類學生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情況[4],動手操作能力較差,不太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4)考核方式不太科學,不能有效地反映學生對課程掌握的具實情況。
2.1精心設計第1堂課課程內(nèi)容,堅定學生的課程學習自信心
許多非理工學生在還沒有接觸《Visual FoxPro 6.0 程序設計》課程前,就覺得計算機程序類課程不好學,產(chǎn)生畏懼心理,從而喪失學習信心。怎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建立《Visual FoxPro 6.0 程序設計》課程學習的自信心呢?筆者認為,《Visual FoxPro 6.0 程序設計》課程的第1堂課非常重要[1,4],它直接決定了《Visual FoxPro 6.0 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效果?!禫isual FoxPro 6.0 程序設計》的第1章一般是介紹關于數(shù)據(jù)庫的基礎知識,涉及到許多術語。如果按部就班的授課的話,學生會覺得枯燥無味、很難理解[5],更不要說樹立學習信心了。筆者在講授第1節(jié)課時盡量避開這些難以理解的原理和概念,通過演示一個典型的應用程序引入。比如“學生學籍管理系統(tǒng)”,這是一個與學生本人聯(lián)系緊密的實際應用系統(tǒng)。通過對系統(tǒng)的介紹與功能模塊演示,學生很容易理解即將學習的課程是做什么的?有什么樣的實際用途?這種開篇入門課,讓學生感到該課程不像他們想象中的那么困難,從而堅定了學好這門課的信心,為后續(xù)課程內(nèi)容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2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非理工類學生開設的《Visual FoxPro 6.0 程序設計》課程的理論學時較少,一般情況下只有32學時。因此,要想使學生在如此少學時的前提下較好地掌握《Visual FoxPro 6.0 程序設計》課程的基本內(nèi)容,需要在教學方法上不斷地進行改革嘗試,所謂“教無定法,貴在有法”,只要選擇適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就能夠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1)循序漸進教學法 非理工類學生計算機基礎比較差,對某些知識點掌握要相對困難一些。在教學時,可循序漸進地把教學中的難點分散。比如學習SQL SELECT命令時,并不是把命令的語法格式一股腦的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而是將它精簡為“SELECT- FORM -WHERE”格式。然后舉一些簡單的例子,讓學生很快能掌握基本命令的格式,然后再逐漸增加例子的復雜性,引出命令中的其他格式。如列出所有職工名單:“SELECT * FROM 職工”;列出所有工齡大于15年的職工名單:“SELECT * FROM 職工 WHERE 工齡gt;15”;列出所有工齡大于15年的職工名單,去掉重名:“SELECT DISTINC 姓名 FROM 職工 WHERE 工齡gt;15”。這樣由淺入深地進行循序漸進教學,學生明白了知識的來龍去脈,就會理解深、記得牢、用得準,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知識點的掌理和掌握。
2)案例教學法 一般情況下,非理工學生偏重于形象思維,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較弱[2]。許多學生都是第1次面對高級程序設計語言課程,其中大量的抽象概念會使很多學生盲然無措。如果還采用“先介紹基本概念、命令的格式、功能說明、注意事項等,再舉例應用……”這種教學模式,顯然不太適合非理工類專業(yè)的大學生。在教學實踐中,筆者根據(jù)授課內(nèi)容適時地采用了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的模式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歸納分析”,可以加快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4]。例如,在學習表單時,先給學生展示一個QQ登錄界面的例子, 吸引學生的目光,然后傳授操作方法和技巧;同時引出如什么是表、標簽、文本框、命令按鈕、屬性一系列的概念。這樣,學生可直觀、快速地了解面向?qū)ο蟪绦蛟O計和結構化程序設計的特點、概念和運行機制,最后對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從而達到學生能快速獲取、掌握知識的目的。
3)交互式教學法 為了提高學生的課程學習主動性與參與意識,老師應在教學過程中選擇一些與實際聯(lián)系緊密的教學內(nèi)容,采用課堂討論和“一問一答”等方式,激勵學生積極思考和解決問題,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途徑的多樣性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重要性。另外,老師還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留給學生思考與討論的空間。比如,筆者在介紹如何構造索引表達式時,引入了一個具體的實例:“為某數(shù)據(jù)表中的名稱降序排列,名稱相同時按啟用日期降序排列?!蓖ㄟ^分析與講解,求出了索引表達式“名稱-dtoc(啟用日期)”得到了相應的程序語句。緊接著提出一個問題:“如果題目要求依據(jù)以部門排列,部門相同時則按啟用日期升序排列,又該如何實現(xiàn)?”課堂上給出幾分鐘時間讓學生思考和討論,然后利用多媒體鼓勵學生上來實際操作,并觀察程序語句的執(zhí)行情況和運行結果。最后讓同學們再對錯誤現(xiàn)象逐個進行討論和分析,在“一問一答”中掌握了索引表達式的構建。
總之,不同的教學方法所適用的情況和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為了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就必須從實際情況出發(f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不同的教學目標,選擇一種或幾種比較適合的教學方法,綜合加以運用。
2.3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Visual FoxPro 6.0 程序設計》課程中既有理論又有實踐,僅使用單一的教學手段往往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2]。課堂上,對于實際操作部分,教師應盡量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一邊講解一邊操作,這樣,學生可以同步看到老師的操作步驟和過程,直觀地理解《Visual FoxPro 6.0 程序設計》的操作方法和操作結果。而對于多媒體教學不易實施的程序設計方法或編寫一個實用的程序,可采用“傳統(tǒng)的板書講解+上機演示+大屏幕投影”多種教學手段結合的方式進行。這樣,學生可從中體會到如何思考、推理, 如何用語句來實現(xiàn)算法等等。通過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將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與現(xiàn)代的多媒體教學手段結合起來, 優(yōu)勢互補,相得益彰。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2.4注重上機實踐教學內(nèi)容的設計,強化學生動手能力培養(yǎng)
程序設計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上機實驗是該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只聽講不練習很難達到學習課程的目的[2,5]。因此老師要重視上機實踐教學內(nèi)容的設計,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在設計上機練習題目時,應確保題目比較貼近生活學習實際,學生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能夠運用所學的課程知識加以解決,這樣,可使學生很容易獲得成就感,主動參與到上機實踐中來。
另一方面,練習題目應分為基本題目和綜合題目。①基本題目要按照教學順序設計, 盡量避免涉及后續(xù)章節(jié)的知識,而后續(xù)章節(jié)的題目最好是前面練習題目的延伸和拓展, 以加深對前面所學知識的理解和再認識;②綜合練習題目則應是對整個課程所學基本知識的總結和鞏固, 應該有一定的難度和規(guī)模。這類題目可采取分組的形式,由幾個學生合作共同完成。小組主要由學生自發(fā)結合,老師需注重各個小組學生水平的均衡性,必要時予以引導和調(diào)整。小組里面自己產(chǎn)生小組長,由小組長具體負責任務分解、小組討論、具體實施等。這種小組分工形式,既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
2.5變更傳統(tǒng)的考核方式,提高課程考核結果的科學性
傳統(tǒng)的考核方式只是通過期末考試確定成績,學生往往是平時不學,通過考試前的死記硬背的方式來對付,這種考核方式顯然不能反映出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也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筆者將《Visual FoxPro 6.0 程序設計》 課程的考核分為2個部分:理論知識考核與應用能力考核。有關數(shù)據(jù)庫基本概念、《Visual FoxPro 6.0 程序設計》 的基礎知識等作為理論知識考核的內(nèi)容, 考核方式可通過期末筆試來完成。而應用能力考核則可以靈活多變,例如教師可在該課程結束前,布置一個綜合性的系統(tǒng)設計題目,通過驗收答辯的形式評定成績,也可以在最后一次上機時當場布置幾個題目,要求學生選擇其中一個題目并在限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根據(jù)完成的質(zhì)量來評定成績。以上2部分的成績建議各占50%,作為該門課程的期末考試成績。然后按期末考成績與平時成績8∶2 (或7∶3) 的比例得出學生該門課的總成績。這種考核方式既重視理論又重視實際操作, 不僅可以了解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真正掌握情況、進一步強化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又能達到提高考核結果的科學性和公正性的目的。
針對非理工類學生的特點,對現(xiàn)有的《Visual FoxPro 6.0 程序設計》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和探索,是每一個《Visual FoxPro 6.0 程序設計》課程任課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當然,要想將《Visual FoxPro 6.0 程序設計》課程建設成為省級甚至國家級精品課程,需要做的工作還很多很多,這將是一個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筆者相信,只要在《Visual FoxPro 6.0 程序設計》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思考,認真總結教學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探索教學規(guī)律,就一定能不斷提高課程的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果,從而培養(yǎng)出更多、更符合社會要求的非理工類的數(shù)據(jù)庫實用型人才。
[1]趙月愛. 《Visual FoxPro 6.0 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8,28(10):46-47.
[2]張芳, 王桂紅. 非計算機專業(yè)《Visual FoxPro 6.0 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現(xiàn)[J].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9(6):912-914.
[3]李慧, 鄭蕓. STB教學模式在Visual FoxPro教學實踐中的應用[J]. 浙江海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28(1): 118-120.
[4]滕永晨, 廖成斌. 大學文科專業(yè)“Visual FoxPro 程序設計”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09(10): 70-71,162.
[5]夏梅宸. 淺談Visual FoxPro程序設計教學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2007,24(2):40-42.
[編輯] 洪云飛
N4
A
1673-1409(2012)05-N176-03
10.3969/j.issn.1673-1409(N).2012.05.059
2012-02-14
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0834120)。
王艷(1972-),女,1995年大學畢業(yè),副教授,現(xiàn)主要從事圖像處理和計算機基礎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