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國志,施立群
(1.寧波市測繪設計研究院,浙江寧波 315042; 2.寧波市測繪與地理信息局,浙江寧波 315042)
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圖地形要素的表示,國家、行業(yè)及省相應規(guī)程和圖式都提出了原則性要求和具體的規(guī)定,但由于客觀世界的實體和現(xiàn)象處于不斷的變化中,而各地的實際情況又不盡相同,所以對個別地形要素如何采集、如何表示依然值得探討。
除了是否滿足規(guī)程和圖式提出的原則性要求外,地形圖地形要素表示的科學與否,還必須考慮用戶借助讀圖經(jīng)驗及圖式能作出的判讀結論是否符合實際;在滿足用戶要求的前提下,對實體和現(xiàn)象是否作了科學合理的抽象與概括。如果大多數(shù)用戶作出的判讀結論不符合客觀實際,或者對實體和現(xiàn)象沒有作必要的抽象與概括,就應重新審視我們的表示方法?;谝陨匣居^點,筆者結合寧波地區(qū)的實際和多年的實踐,對若干種地形要素的表示方法進行了探討和研究,提出了下面的一些看法。
各地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測區(qū)往往有許多工地。這種工地占地有大有小,有的正在進行基礎施工,有的建筑物已出地面。對這種工地,過去往往逐個測量,并按“建筑中房屋”逐個表示。這種表示方法雖然比較具體,但往往要增加很大的工作量,另一方面,這種工地處于不斷的變化中,規(guī)劃管理部門短期內又不會改變其用途,而待其完工后各地往往要實施規(guī)劃竣工測量,所以逐個表示建筑中的房屋對規(guī)劃建設而言沒有特別的意義。
基于這一事實,在實施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時,我們作出了這樣的規(guī)定:正在成片施工的工地,應實測其邊界,如圍墻、柵欄及地類界等,若其項目名稱明確,則內部加注“項目名稱(在建)”,否則加注“施工區(qū)”。以此表示建設中的施工區(qū),不但省去了大量的工作量,而且向用圖者傳遞了此地塊有一工程正在建設且其現(xiàn)狀處于動態(tài)變化中這一重要信息。此方法我們已實施多年,在現(xiàn)階段基本能滿足用戶的需要,在實踐中收到了明顯的成效。
當然對一些零星的工地,應按規(guī)程和圖式的具體要求逐個表示。
地形圖測繪時,測區(qū)會有一些保密單位(如軍事單位等),往往不能進入內部施測,按保密管理規(guī)定也不能作如實的注記表示。事實上按質檢部門的意見,我們往往測至這些單位的邊界,如圍墻、柵欄及地類界等,內部為空。為了符合保密管理規(guī)定的要求,作出這種簡單的處理,本文認為是有缺陷的,因為“內部為空”與實地嚴重不符,而且誤導了用戶的圖面判讀。
保密單位的重要性及不易改變性是顯而易見的,如此重要、如此有價值的實體如果不用合理的方式反映其重要的屬性,地形圖就有嚴重的缺陷,就會影響用戶的使用,如項目的圖上選址、圖上的道路規(guī)劃等。如果測至邊界,內部用“施工區(qū)”注記表示,就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從上可知,測區(qū)往往有不少地塊是用“施工區(qū)”注記表示的,所以圖面上就不能確定保密單位的所在,達到了保密的要求;重要的是,用“施工區(qū)”注記表示,就在圖面上向用戶傳遞了此地塊有一實體存在、且其狀態(tài)處于動態(tài)變化中這一重要信息。
隱真示假是地形圖保密管理規(guī)定允許采用的方式,而且這個“假”具有實際的意義,不會像“內部為空”那樣誤導用戶而造成損害。因為用戶知道“施工區(qū)”是處于動態(tài)變化中的,如果用戶在使用地形圖時要關注這一地塊,就必然會到實地核實現(xiàn)狀,一到實地就什么都明白了,所以這個“假”是有實際意義的。
用“施工區(qū)”注記表示保密單位,不失為是一種隱真示假的合理選擇,因為其結果是既滿足了保密要求,又向用戶傳遞了有實際價值的信息,而不是簡單的“示假”。
柵欄、圍墻等隔離設施往往是各宗地的邊界,是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圖上的主要要素,其準確與否與城市規(guī)劃測量緊密相關,其表示應慎重為宜。《1∶500、1∶1000、1∶2000基礎數(shù)字地形圖測繪規(guī)范》(DB33/T 552-2005)規(guī)定,“欄桿測定柱體外邊線”,即柱體外邊線為欄桿的定位線,對此筆者認為有不妥之處,原因在于脫離了符號的延續(xù)性。以柱體外邊線作為欄桿的定位線,不符合用戶的圖面判讀結論,傳統(tǒng)上,即對大多數(shù)用戶而言,圖面判讀結論是:欄桿的定位線位于中間,況且所謂外邊線是相對的,用戶會有兩種不同的判讀結論。
相關部門之所以作出這一規(guī)定,其目的無疑在于地形圖上明確各宗地的界址線,以利于轉換成地籍圖。由此引出如下意見,供相關部門參考。
浙江省按點位中誤差的精度要求將地物點分成三類,其中一類地物點點位精度優(yōu)于相應的國家標準,也能滿足現(xiàn)行地籍圖的要求。為了充分發(fā)揮地形圖,特別是1∶500地形圖的精度優(yōu)勢,在規(guī)定地形要素的表示方法時兼顧地籍圖的需要,無疑是件極有意義的事情。但只能兼顧,不能包攬,不能偏離地形圖的基本要求,應該按照通過實地確權、簡單的量測及內業(yè)處理就可以基本完成地籍要素的采集這一思想,來規(guī)定地形要素的表示方法,試圖一步到位,往往弊大于利。像柵欄依然應以中心線為定位線,圍墻依然應以兩側為定位線,并可考慮都依比例表示,這樣通過實地簡單的量測便可確定各宗地界址線在圖上的位置。如有必要,還可考慮實測與柵欄、圍墻相關的特征墩柱,雖然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但各宗地的界址線幾乎不到實地量測就可以在圖上完整地確定下來。用這種方法表示柵欄與圍墻,并不改變地形圖的固有性質,但對有效推動地形圖的一圖多用提供了有利條件。
以上想法,是作者多年來從事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工作的經(jīng)驗積累,供各方參考。
[1]GB/T 20257.1-2007.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圖式 第一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圖圖式[S].
[2]DB33/T 552 -2005.1∶5001∶10001∶2000基礎數(shù)字地形圖測繪規(guī)范[S].
[3]祝國瑞,郭禮珍,尹貢白等.地圖設計與編繪[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
[4]廖克.現(xiàn)代地圖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5]國家測繪局、國家保密局國測辦字[2003]17號.測繪管理工作國家秘密范圍的規(guī)定.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