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科
(浙江旅游職業(yè)學院 外語系,浙江 杭州 311231;浙江理工大學 外國語學院,浙江 杭州 310000)
中英旅游宣傳文本對比研究
李敬科
(浙江旅游職業(yè)學院 外語系,浙江 杭州 311231;浙江理工大學 外國語學院,浙江 杭州 310000)
隨著國際旅游深度與廣度的加強,國與國之間展開了旅游對外宣傳的競爭。中英旅游宣傳文本雖同屬“信息+勸說”語篇,但其句式結(jié)構(gòu)和表達方式卻存在顯著的差異。在設計與制作對外旅游宣傳資料時,應考慮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潛在游客的可接受性,對旅游宣傳文本進行合理的處理。針對不同受眾的旅游宣傳文本應有所不同,以促進跨文化旅游宣傳的順利開展。
旅游宣傳資料;中英文本;對比研究
中國以其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明和豐富的旅游資源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前來旅游觀光。在入境旅游的發(fā)展過程中,旅游宣傳資料既是對外旅游宣傳的重要載體,也是國外游客了解中國旅游信息的重要媒介。旅游宣傳資料質(zhì)量的優(yōu)劣,對于我國旅游業(yè)能否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國際旅游市場中取勝,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筆者認為,對中外旅游宣傳文本進行綜合的對比研究,能促進中外文化的順利交流,為游客提供更優(yōu)質(zhì)的服務。故此,筆者擬對中英旅游宣傳文本進行比較分析,以期對旅游宣傳有所裨益。
(一)信息功能
游客在出游之前,通常會通過旅游宣傳文本這一媒介獲取目的地信息。這一行為發(fā)生在旅游消費前的早期認知階段,是游客通過對不同旅游宣傳文本進行對比分析,最終形成旅游意向的前提。因此,提供旅游宣傳文本的旅游目的地,勢必在旅游宣傳文本中盡量詳盡介紹旅游目的地信息。這包括目的地的自然與人文景觀介紹、風土人情、餐飲住宿、交通娛樂等信息,以吸引潛在游客。
(二)說服功能
詳盡的旅游信息,目的在于說服潛在旅游者到目的地旅游觀光,這就意味著旅游宣傳文本具有說服的功能。良好的旅游宣傳文本的語言通常是知識性的、耐人尋味的、現(xiàn)實的、教育的、有說服力的和幽默的。[1]從這個意義上說,旅游宣傳文本的預期交際效果是評判其質(zhì)量優(yōu)劣的重要尺度。為了實現(xiàn)其說服功能,旅游宣傳文本的語言必須準確、通俗,適合不同層次的讀者閱讀,并兼有宣傳召喚的功能。
(一)形象與平實
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影響,中文旅游宣傳文本注重語言的形象之美,因此傾向于使用大量的形容詞和比喻,文辭優(yōu)雅。如:
(1)春季桃紅柳綠,景色尤佳,漫步堤上,看曉霧中西湖蘇醒,新柳如煙,好鳥和鳴,意境動人,古稱“蘇堤春曉”。[2]
“蘇堤春曉”的鮮明形象躍然紙上,這種文辭華瞻的語言風格是中文旅游宣傳文本的主要特點,中國讀者很容易被這種旅游宣傳文本中的言外形象所打動,并急于去實地領(lǐng)略文中所描繪的美景。
與中文旅游宣傳文本相比,英文旅游宣傳文本語言平實而簡練,重在寫實,簡單詞匯和短句是首選,能更好地突出重點信息,方便讀者記憶。如:
(2)Enhanced by glaciers,deep canyons,snowfield,and lakes,the range shoots up suddenly,with no foothills around it.(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
該旅游宣傳文本語言簡練,沒有絢麗的詞匯,也沒有生動的描述,但讀者卻可從中了解到旅游目的地最基本的信息。
(二)引用與說明
中國古代文人崇尚“游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因此,今日的熱門旅游目的地無不留下古代文人的墨寶。各旅游目的地將這些詩詞楹聯(lián)視作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在旅游宣傳文本中更是濃墨重彩地渲染,認為這不僅可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魅力,更能增加游人的游覽樂趣。如:
(3)西湖舊時稱為錢塘湖,北宋詩人蘇東坡在詩中別出心裁地把西湖比作古代佳人西施,所以又稱西子湖。西湖四時之景,無不可愛,有賞之不盡的四季風光和無數(shù)的歷史文化古跡。蘇東坡說的好:
西湖天下景,游者無愚賢。
深淺隨所得,誰能識其全?[2]
英語旅游宣傳文本重在信息的傳達,因此對旅游目的地相關(guān)信息進行詳實的說明,為潛在游客行前認知提供充足的信息,而將景點的韻味留給潛在游客現(xiàn)場去自由感受。如:
(4)Rough,black rocks of lava just rise out of the water along parts of the coastline.In some places,cliffs rise almost straight from the water’s edge.Along the gentle sloping land area to the southeast are beaches of yellow,white and black sands.(http://www.crnps.gov/worldheritage/)
文中沒有華麗的形容詞,有的只是對諸如“黑色巖石”、“懸崖峭壁”等的說明。至于參觀游覽的感受,則只字未提,這和中文旅游宣傳文本中往往引用名人詩詞楹聯(lián)作為烘托形成鮮明的對比。
(三)主觀與客觀
中國傳統(tǒng)文人習慣于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這種傳統(tǒng)影響到旅游宣傳文本的撰寫風格,使得客觀景物介紹與主觀感受相結(jié)合,成為中文旅游宣傳文本的一個鮮明特點。如:
(5)(峨眉山)主峰金頂絕壁凌空,高插云霄,巍然屹立。登臨其間,可西眺皚皚雪峰,東瞰莽莽平川。氣勢雄而景觀奇,有云海、日出、佛光、圣燈大奇觀。中部群山峰巒疊嶂,含煙凝翠,飛瀑流泉,鳥語花香,草木茂而風光秀。
文本既有對峨眉金頂?shù)拿枋?,又有對作者主觀感受的描寫,更像一篇精致的文學作品。這迎合了中國讀者的審美情趣和閱讀習慣,但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文中對客觀事實的描述不足。
英語旅游宣傳文本使用具體事實和準確的數(shù)據(jù)來證明旅游目的地的珍貴價值,以此來吸引潛在的游客。如:
(6)A resting place of the royals,Westminster Abbey,is one of the most visited churches in the Christian world.It’s a beautiful building,full of morose tombs and monuments,with an acoustic field that will send shivers down your spine when the choirboy clear their throats.The roll call of the dead and honored is guaranteed to humble the greatest egoist,despite the weighty and ornate memorabilia.(Guide to Great Britain)
例(6)對威斯敏斯特教堂的描述,幾乎沒有注入作者個人的感覺或者意見,只讓事實說話,與例(5)相比,語氣顯得很客觀。
中英旅游宣傳文本雖同屬“信息+勸說”語篇,但其句式結(jié)構(gòu)和表達方式卻存在顯著的差異。因此,在對外旅游宣傳當中,應考慮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潛在游客的接受效果,對旅游宣傳文本進行合理的處理。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傳播旅游目的地信息并激發(fā)潛在游客的出游熱情,促進我國入境旅游的快速發(fā)展。
[1]陳剛.大杭州旅游新指南[M].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2002.
[2]徐應庚.西湖細語[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
H315.9
A
1673-1395(2012)02-0081-02
2011-12-10
浙江省社科聯(lián)年度課題(2011N179)
李敬科(1978-),男,河南南陽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翻譯理論與教學研究。
責任編輯 強 琛 E-mail:qiangchen4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