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使用價值及其價格決定的哲學思辨——兼論經(jīng)濟學的兩個哲學基礎*

      2012-04-02 19:39:18劉慣超
      財經(jīng)問題研究 2012年7期
      關鍵詞:經(jīng)濟學物品哲學

      劉慣超

      (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 經(jīng)濟研究所,北京 100038)

      任何一門學科體系,都是建立在能經(jīng)得住哲學審視的基礎之上的。對經(jīng)濟學概念和經(jīng)濟現(xiàn)象的哲學審視是經(jīng)濟哲學的重要研究內(nèi)容[1-2]。近年來,在我國經(jīng)濟學發(fā)展的實際歷程中,對經(jīng)濟哲學的研究存在缺位現(xiàn)象[3]。經(jīng)濟學是研究財富如何增加以及財富如何分配的一門學科,使用價值是財富的具體體現(xiàn)。對使用價值及其價格決定機制的研究是經(jīng)濟學的核心內(nèi)容之一。對使用價值等基本概念進行思辨和哲學審視,有利于經(jīng)濟學體系的根基更為堅固[4]。本文對使用價值、有用物品和價格決定進行了哲學思辨,并提出了經(jīng)濟學的兩個哲學基礎。

      一、論使用價值

      使用價值是指某物品直接地或間接地對于人的有用性。馬克思經(jīng)濟學中的使用價值,實際上就是西方經(jīng)濟學中所講的某物對人的效用。使用價值具有以下特點:

      1.只要某物對社會上的至少一個人有某用,則此物具有某種使用價值

      某物具有使用價值,是將全社會的人作為一個整體而言的。即某物具有使用價值,并不一定是對所有的人都有用。對甲有用的東西可能對乙無用。對丙無用的東西可能對丁有用。只要對其中的一部分人,甚至一個人有用,則此物具有某種使用價值。

      2.空間相對性:某物對于同一時期不同的人具有類型不同或大小不等的使用價值

      從橫向來看,使用價值對同一時期不同的人具有差異性,即某物對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或大小不等的使用價值。其一,對有些人有用的東西可能對另一些人無用。對于不同的兩個人可能是有使用價值或無使用價值兩種結果。棉襖對于熱帶的人無用,但對于北極的人卻有用。其二,對有些人有此用的東西可能對另一些人有彼用。對戊有此用的東西可能對己有彼用,即對于不同的兩個人可能是有此種使用價值或有彼種使用價值兩種結果。如礦土對當?shù)氐木用窬哂小爱斪饕话愕哪嗤辽w房子或做土壤種植莊稼”的此種使用價值,而對于冶礦工廠的人卻具有“能作為原料用來冶煉金屬”的彼種使用價值。其三,對有些人有小用的東西可能對另一些人有大用。對庚人有小用的東西可能對辛人有大用,即對于不同的兩個人而言某物即便具有同一種使用價值,也具有大小不相等之差別。如對于不愛規(guī)劃的人而言,一平方米布可做一條褲子;而對于愛規(guī)劃的聰明人而言,一平方米布可做兩條褲子。從橫向來看,使用價值對不同的人具有不同或大小不等的使用價值,由于同一時期不同的人相當于各自在一個小的空間,此性質(zhì)又可稱為使用價值的空間差異性,或稱空間相對性。使用價值具有空間相對性,是人類社會的一個公理。

      3.時間相對性(或稱歷史相對性):某物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具有類型不同或大小不等的使用價值

      從縱向來看,某物在不同的歷史時間對于同一個人(或者對于多個人組成的同一人群)而言,具有不同或大小不等的使用價值。其一,對單個人而言,某物品在當今這段時間對某人有用,可能在以后對此人無用;反之亦然。如一個過去當裁縫的人現(xiàn)在改行做廚師,修鞋機對以前的此人有用,而對當今的此人無用。其二,某物品具有使用價值是對于所處的那個時代的人而言的。有些物品對過去的人們曾經(jīng)有用,而對當今的人們則無用;有些物品今天對人們有用,而將來可能對人們無用,反之亦然。因此,對某一時刻某物品具有使用價值是相對于所處的那個時代的人類而言的,既不是對之前時代的人類而言的,也不是對之后時代的人類而言的。有些物品過去曾有用,對過去的那個時代的人類有用。當今沒用的東西在未來可能對后代有用。由于是相對于不同的歷史時間而言使用價值具有差異性,故此性質(zhì)可成為使用價值的時間相對性或歷史相對性。使用價值具有時間相對性(歷史相對性),也是人類社會的一個公理。

      二、論有用物品

      1.由使用價值定義有用物品和無用物品

      對人類中至少有一個人具有使用價值的物品,稱為有用物品。對人類中任何一個人都無用的東西,則稱為無用物品。根據(jù)上述的定義,顯然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價值。有用物品之外的物品,無使用價值。所有的理論都或多或少地是對實際狀況的一種抽象。這里定義有用物品、無用物品和使用價值也是一種抽象。在這種抽象的狀態(tài)下,根據(jù)上述的定義必定會得出“有用物品之外的物品無使用價值”這個結論。

      2.有用物品的范圍隨人類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強而不斷擴大

      使用價值具有時間相對性和空間相對性,即同一物品其使用價值對同一時間不同的人的差異性,以及對不同歷史時期的人的差異性,是有用物品的范圍不斷變化的基礎。無用物品和有用物品界限的區(qū)分,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其一,今天看來對人類是無用的物品,將來可能成為人類的有用物品。如鈾礦,在未發(fā)明核技術之前,可以說對人是無用的,因而不具有使用價值。但是,在核技術發(fā)明之后,鈾礦可以用來發(fā)電和制造核武器,因而鈾礦此時具有很大的使用價值。其二,過去曾對人類是有用的物品,當今可能成為人類的無用物品。如草在遠古人類食物遠遠不足時,不得已成為人類的食物,而今食物充足了,就不再有人吃草了。因此,對人類具有使用價值的物品的范圍(即有用物品的范圍),是動態(tài)的不斷變化的??傮w而言,物品中對人類具有使用價值的物品的范圍(即有用物品的范圍),是隨著人們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的增強而不斷擴大的。

      三、論市場和價格的出現(xiàn)

      市場機制是人與人之間以合作而非對抗的方式解決矛盾的一種方式,它降低了以暴力分配資源的成本。市場機制的演化過程是一個逐漸降低有用物品分配成本的過程。在運用某一規(guī)則分配這些物品的過程中,人們在實行這種規(guī)則時會付出一些代價,這些代價就是分配成本。在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過程中,為了解決人與人之間分配資源的矛盾,合作逐漸取代暴力對抗而成為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主流,因為“合作”規(guī)則比“對抗”規(guī)則在分配有用物品時所導致的成本損失更少。在各種合作方式中,人們逐漸找到了成本更低的經(jīng)濟機制,依靠市場來配置資源。市場就是一種合作,通過相互交易各取所需,實現(xiàn)資源在人與人之間的配置,解決人與人之間的矛盾,降低資源分配過程中的規(guī)則成本。市場交易是經(jīng)濟機制的核心,對有用物品(或者說其附帶的使用價值)的交易,形成了交易價格。

      市場作為一種經(jīng)濟機制,對全社會來說也是有維護其正常運行的成本或說交易成本的作用。市場不斷成熟的過程就是不斷降低交易成本的過程。法制的建立和不斷完善,可以不斷降低市場的交易成本。法制越健全,市場就越成熟,全社會的交易成本就越低,有用物品的租值耗散越少。經(jīng)濟機制的演化過程是一個逐漸降低交易成本的過程。

      四、論有用物品(使用價值)的價格決定

      人們花錢購買有用物品,實際上購買的是此有用物品能給人們帶來的使用價值。有用物品的價格,反映的是使用價值的價格。在下文中,將使用價值的價格和有用物品的價格視為同一問題進行相關探討。

      1.使用價值的空間相對性和時間相對性是價格發(fā)生變動的基礎

      使用價值的空間相對性和時間相對性,即對社會上同一時間不同的人具有差異性以及對于不同時間的相同的人具有差異性,是某物品價格發(fā)生變動的基礎。正因為某物品對于同一時間不同的人具有不同或大小不等的使用價值,其價格才在此處高而在彼處低;反之亦然。正因為某物品對于不同時間的人具有不同或大小不等的使用價值,其價格才在今時高而在明時低;反之亦然。

      2.有用物品(使用價值)具有價格的條件

      有用物品分為兩種:一種是自然有用物品,另一種是人們創(chuàng)造的自然界原本沒有的有用物品,后者也為勞動產(chǎn)品。人類和動物的本質(zhì)區(qū)別,在于能否利用自然界中的自然物品創(chuàng)造出新的有用物品。隨著人類的繁衍和規(guī)模擴大,自然的有用物品就不夠用了。人類通過勞動,創(chuàng)造了新的有用物品和使用價值。根據(jù)馬克思的觀點,人們漸漸地有了剩余勞動產(chǎn)品之后,便有了交換,繼而慢慢地出現(xiàn)了一般等價物和貨幣,商品也就有了價格[5]。與此同時,有些自然物品雖然沒有凝結人類勞動,但也具有價格。

      自然界中有些天然的物品本身就對人們具有使用價值,比如樹上自然生產(chǎn)出來的果子可以吃。如果某自然狀態(tài)下的有用物品的數(shù)量超過了人們實際需求的該有用物品的數(shù)量,并且此有用物品不易被壟斷(或者說壟斷的成本太高),則此物品不具有價格。在此物品的產(chǎn)地,自然狀態(tài)下的此有用物品的價格為零。勞動產(chǎn)品是人們創(chuàng)造的非自然的有用物品,在私有制社會中它一經(jīng)被制造出來就被壟斷。從需求方面看有買者需要它的使用價值,該勞動產(chǎn)品又凝結了人類勞動,產(chǎn)品的所有者不會白白地讓渡其使用價值給購買者,因而有使用價值的勞動產(chǎn)品具有價格??偟膩碚f,某有用物品能否具有價格由二者共同決定:一是現(xiàn)有存量能否滿足需求,二是此有用物品是否容易被壟斷。

      3.物品的價值定義

      根據(jù)馬克思的定義,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5]。筆者認為,此概念可以進一步擴展,價值是凝結在有用物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只要是勞動創(chuàng)造的有用物品,即便不是用于交換,由于其具有使用價值,并且凝結了無差別的人類勞動,也具有價值。根據(jù)馬克思的勞動二重性理論[5],勞動具有抽象勞動和具體勞動兩重屬性,抽象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具體勞動創(chuàng)造使用價值[6]。值得注意的是,具體勞動能創(chuàng)造使用價值,但不是說使用價值必須要由勞動創(chuàng)造,更不是說所有使用價值必須要由具體勞動創(chuàng)造。自然物品的使用價值就不是由勞動創(chuàng)造的,比如野果是自然生長出來的。

      根據(jù)以上對價值的定義,物品的價值應是人們?yōu)榱双@得這種使用價值所需付出的抽象勞動的代價。使用“物品”而不是用“商品”一詞,價值的這個定義適用性更強。根據(jù)價值的上述定義,有用物品之外的無用物品和勞動產(chǎn)品之外的有用物品,其蘊含的價值都為零。

      在人們具有自由勞動權利、自由的勞動對象、自由勞動所需的工具和自由的勞動客觀環(huán)境狀態(tài)下,價值是物品中凝結的無差別的人類抽象勞動(勞動工具和勞動對象的價值轉(zhuǎn)移到新產(chǎn)品的價值中)。否則,只要上句中任何一條被限制,就會產(chǎn)生壟斷現(xiàn)象。在奴隸社會,最主要的勞動者奴隸失去自由,勞動者被壟斷。在封建社會,最主要的勞動對象土地被壟斷。在資本主義社會化大生產(chǎn)的情況下,資本(表現(xiàn)為具體的勞動工具、勞動資料,甚至還包括用資本來營造的勞動環(huán)境)被壟斷。價值有助于說明和理解人與人之間的剝削關系。

      4.價格的決定:使用價值的供求關系和價值共同決定價格

      對某種有用物品的需求總量超過此物品的有限數(shù)量,就會存在價格。然而總有一部分有用物品是有限的,這是價格形成的基礎。對某有用物品的供求(實際上是對其使用價值的供求)競爭關系決定了商品的短期價格。為什么從短期來看不是其價值決定了價格?這是因為市場不能迅速出清,從遠方(別處)運輸來此物品需要時間,或者重新制造此物品也需要時間。以勞動產(chǎn)品為例,若在某一時刻的需求量大于供給量,價格就高,因為人們來不及立刻制造出同樣的使用價值,只能是出價高者得,因而供求關系決定了短期價格。而從長期來看,若對某勞動產(chǎn)品(使用價值)的需求量大于供給量(此時價格較高),人們看到有利可圖(即人是理性的),更多的人制造這種勞動產(chǎn)品(使用價值),最終使得價格下降。因為人們可通過勞動,從遠方運輸來此物品以增加此物品的供給,或?qū)⒃撐锲愤\輸?shù)竭h方以減少此地此物品的供給。因而從長期來看,價值是價格的中心,即人們?yōu)榱双@得這種使用價值所需付出的抽象勞動的數(shù)量的代價是價格上下波動的中心。總結起來:從短期來看,對使用價值的供求競爭決定價格,此為短期價格決定機制;從長期來看,馬克思所定義的價值(凝結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是價格變動的中心,此為長期價格決定機制。有用物品在任一時點的價格,均是以上短期價格和長期價格共同決定的疊加。

      如前文所述,如果自然界中某自然狀態(tài)下的有用物品的數(shù)量超過了人們的實際需求的該有用物品數(shù)量,并且此有用物品不易被壟斷(或者說壟斷的成本太高),則此物品不具有價格。在此物品產(chǎn)地,自然狀態(tài)下的此有用物品的價格為零。開采好的某自然物品(此時此物品不再是自然的有用物品,已成了經(jīng)過開采后凝聚了人類勞動的產(chǎn)品)的價格,是自然狀態(tài)下開采此物品的過程中所凝結的抽象勞動的量(即其價值)決定了其價格。在不是此物品產(chǎn)地的遠方此物品的價格是開采并運輸此原材料的過程中所凝結的抽象勞動的量(即其價值)決定了其價格。

      上文中提到,在人具有自由勞動權利、自由的勞動對象、自由勞動的工具和自由勞動的客觀環(huán)境的狀態(tài)下,價值是物品中凝結的無差別的人類抽象勞動。否則若上句中任何一條被限制,就會發(fā)生壟斷的現(xiàn)象。如果壟斷之后剩下的該物品的使用價值的數(shù)量,低于人們所需求的該使用價值的數(shù)量,就會發(fā)生價格長期高于其價值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了壟斷價格。

      五、論經(jīng)濟學的兩個哲學基礎

      使用價值(財富的具體體現(xiàn))一直是經(jīng)濟學研究的一個基本出發(fā)點。西方學者認為,資源的有限性與人的欲望無限性之間的矛盾是經(jīng)濟學的基本原理之一[7]。筆者認為這個觀點值得商榷。人的欲望是不是無限的?對于某一種有用物品(使用價值),單個的人對它的需求的數(shù)量并不是無限的,只要夠用就可以了。全體社會成員對此種物品的需求量也是有限的,夠人類消費就可以了,不會有人故意地持續(xù)地浪費,因為浪費對任何人來說沒有任何益處。這一點也可用邊際傾向遞減來解釋[8]。人(或人類)對某一種有用物品(使用價值)的欲望是有限的,因而對社會上存在的有限種有用物品組成的集合的需求也是有限的。筆者認為,在論述“資源的有限性與人的欲望的無限性之間的矛盾”之前,可以用一個更廣泛適用的提法,下述表達方式更為準確,“總有一部分有用物品是有限的”,即:無論人的欲望是否無限,無論有多少種有用物品在各自的數(shù)量上足夠社會所有人享用,但至少有一部分有用物品是有限的,只夠一部分人享用。這與人的欲望是否無限沒有關系。“總有一部分有用物品是有限的”,也是價格存在的原因和價格形成的基礎。由于總有一部分有用物品是有限的,人類曾一度采用強制和暴力的手段分配(如打架、戰(zhàn)爭),但人們漸漸地找到了制度成本更低的價格準則,出價高者得??偨Y起來,“總有一部分有用物品是有限的”,而非“資源的有限性與人欲望無限性的矛盾”,這是經(jīng)濟學的基本原理之一,是經(jīng)濟學存在的原因,也是價格存在的原因和價格形成的基礎?!翱傆幸徊糠钟杏梦锲肥怯邢薜摹笔墙?jīng)濟學的第一個哲學基礎。

      “使用價值具有空間相對性和時間相對性”是經(jīng)濟學的第二個哲學基礎。經(jīng)濟學是一門研究財富如何增加以及如何分配的科學。使用價值具有空間相對性和時間相對性是根據(jù)社會實際運行的客觀機制抽象出來的,即使用價值對于不同的人和不同歷史時期具有差異性。無論是馬克思經(jīng)濟學還是當今的西方主流經(jīng)濟學,盡管沒有明確地闡述這一點,但兩個經(jīng)濟學體系都將之作為各自的前提假設。使用價值具有空間相對性和時間相對性,實際上是經(jīng)濟學中的一個公理,也是經(jīng)濟學研究的哲學基礎之一。正是因為使用價值對于人的需求而言是動態(tài)的,對不同的人具有差異性,對不同的歷史時期具有差異性的,經(jīng)濟學才會不斷地求解新問題,價格也才會不斷變動。由于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斷增強,就會不斷地有新的有用物品(使用價值)出現(xiàn)。經(jīng)濟機制要給這些新出現(xiàn)的使用價值定義價格。

      總結起來,使用價值及其價格決定,是經(jīng)濟學的一個核心問題。經(jīng)濟學主要圍繞財富(使用價值)如何增多和如何分配展開的。經(jīng)濟學之所以存在,因為有兩大哲學基礎:一是總有一部分有用物品是有限的。這種表述實際上比“資源的有限性與人欲望的無限性之間的矛盾”所涵蓋的范圍更寬,表述上也更為正確。總有一部分有用物品是有限的,這是價格存在的前提,也是經(jīng)濟學存在的前提。二是使用價值具有空間相對性和時間相對性。這是價格變動的基礎,也是經(jīng)濟學是一門動態(tài)的科學、永不結束的學科的根本原因。這兩個哲學基礎,前者是經(jīng)濟學存在的前提,后者決定了經(jīng)濟學將會持續(xù)存在。

      [1]俞吾金.經(jīng)濟哲學的三個概念[J].中國社會科學,1999,(2):86-90.

      [2]芮文新.經(jīng)濟哲學主要問題研究綜述[J].哲學動態(tài),1999,(4):13-14.

      [3]朱必祥.經(jīng)濟哲學何以缺位[J].經(jīng)濟學家,2002,(7):100-104.

      [4]張雄.經(jīng)濟哲學研究的圖式[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5):37-42.

      [5]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1-86.

      [6]胡鈞,張廣興.深入理解馬克思的價值決定論[J].經(jīng)濟學動態(tài),2004,(8):33-37.

      [7]Samuelson,P.A.,Nordhaus,W.D.Economics(Sixteen Edition)[M].Columbus:McGraw -Hill Inc.,1999.2-3.

      [8]Marshall,A.Principles of Economics(Eighth Edition)[M].London:Macmillan and Co.Limited,1920.92-94.

      猜你喜歡
      經(jīng)濟學物品哲學
      稱物品
      “雙十一”,你搶到了想要的物品嗎?
      簡明經(jīng)濟學
      菱的哲學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58
      誰動了凡·高的物品
      送餐的巫術經(jīng)濟學 精讀
      英語文摘(2019年11期)2019-05-21 03:03:30
      大健康觀的哲學思考
      經(jīng)濟學
      新校長(2016年5期)2016-02-26 09:28:48
      找物品
      經(jīng)濟學的優(yōu)雅
      海峽姐妹(2014年2期)2014-02-27 15:09:03
      襄汾县| 富裕县| 青河县| 民丰县| 岳阳县| 驻马店市| 新郑市| 泰来县| 沙河市| 延川县| 夏津县| 南城县| 乃东县| 南和县| 潼南县| 昭觉县| 枣庄市| 香格里拉县| 武定县| 太仓市| 沾化县| 泰兴市| 洪雅县| 高青县| 台前县| 布尔津县| 慈利县| 黎城县| 名山县| 屏山县| 如东县| 莱阳市| 腾冲县| 江永县| 阿瓦提县| 静海县| 武陟县| 汪清县| 志丹县| 如皋市| 囊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