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維護費用高昂,但各國都不愿意退出航母俱樂部。
冷戰(zhàn)結束后,世界“航母俱樂部”的成員國一度呈現下降趨勢,但現在的情況恰好相反,發(fā)展?;罩辛α砍蔀楦鲊\姷臅r尚。據美國《航空周刊》網站4日報道,盡管建造及維持航母的成本很高,但很多國家都在爭先恐后地加入擁有海基空中力量的航母俱樂部,手段也是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擁有航母只是剛入門
報道稱,由于“海上貿易通道和近海的海上資源顯得日益重要”,全球很多國家寧可為此承受高昂代價也不放棄航母夢想。目前美國仍是擁有航母數量最多的國家,而且裝備的11艘航母均為核動力航母,正在建造更大的“福特”級新一代核航母。中國則是這個俱樂部的最新成員,巴西在英國于1945年完成的“米納斯吉拉斯”號航母退役十年后,通過“圣保羅”號延續(xù)“航母俱樂部”的“會員身份”,印度正在擴大現有的航母艦隊,而其他依靠垂直起降“鷂”式戰(zhàn)機維持?;罩辛α康膰?,則將保留航母的希望寄托在美國F-35B戰(zhàn)斗機的身上。
然而這些國家面臨的共同問題是,擁有航母,只是獲取“航母俱樂部”成員身份漫長而耗費昂貴的開始。報道稱,盡管大眾通常把注意力集中在航母建造費用上,但航母艦載機的費用卻是更驚人的投資。2013年美國海軍總共要為航母項目提供9.67億美元,而用于購買艦載機的資金則高達60億美元,這還不包括F-35B的采購費。此外,購買戰(zhàn)斗機和航母本身只占整個費用的一半,包括為航母人員提供各種保障,燃油費、飛機備件和修理費用在內的運行費用則更高。報道提醒說,對于初次試圖擁有航母的國家而言,建造航母只是“剛入門”,維護年費才更驚人。
F-35讓兩棲攻擊艦變身航母
報道稱,英國國防部多次為新一代航母選用哪種飛機而爭執(zhí),目前仍宣布采用常規(guī)起降的F-35C戰(zhàn)機。由于大中型航母的建造和艦載機的采購需要龐大資金,而輕型航母的功能過于單一,對于經費有限的國家而言,將航母和兩棲攻擊艦“合二為一”不失為一種權宜之計。意大利的“加富爾”號航母是圍繞垂直起降的F-35B戰(zhàn)機設計的。這種戰(zhàn)機的體積和航程與美國航母上的F/A-18E/F“超級大黃蜂”戰(zhàn)機相當,性能則更為優(yōu)越。“加富爾”號實際上是一艘“混血船”,雖然號稱是航母,但通常被用來支持兩棲作戰(zhàn)任務。它滿載排水量為2.7萬噸,244米長,擁有一個滑躍甲板,機庫能夠容納最多10架F-35B,而飛行甲板上則可停放6架F-35B和2架直升機。意大利海軍計劃采購包括兩艘更大的能夠起降F-35B戰(zhàn)機的兩棲攻擊艦,以代替“加里波第”號航母和三艘較小的兩棲攻擊艦。這將讓意大利在任何時間都擁有至少一艘航母處于作戰(zhàn)狀態(tài)。
報道稱,西班牙海軍的目標也從輕型航母轉向更大的“胡安·卡洛斯”級兩棲攻擊艦。“胡安·卡洛斯”號據估計能搭載12架F-35B。澳大利亞海軍的“堪培拉”號和“阿德萊德”號兩棲攻擊艦將分別于2014年和2015年投入現役,它們的設計也類似“胡安·卡洛斯”級。在亞洲,日本擁有2萬噸的“日向”號,韓國有1.8萬噸的“獨島”號,雖然這兩種兩棲戰(zhàn)艦暫時還不能起降F-35B,但日韓都在計劃發(fā)展更大的兩棲攻擊艦艇。
報道承認,兩棲攻擊艦是一種多任務艦艇,需要攜帶登陸艇、直升機、軍人、各種車輛和指揮中心以及參謀人員,即便它的排水量高達3萬噸,內部空間仍然十分珍貴。和真正的航母相比,兩棲攻擊艦飛行甲板較窄,這限制其航空作戰(zhàn)的能力。
印度海軍“獨辟蹊徑”
和這些兩棲戰(zhàn)艦和F-35B的組合相比,印度海軍“輕型航母加傳統(tǒng)戰(zhàn)斗機”的組合倒顯得有些“另類”?!逗娇罩芸贩Q,印度采用與眾不同的方式擴大航母編隊。從俄羅斯購買的“戈爾什科夫”號航母計劃12月交付,它能攜帶24架米格-29K/KUB戰(zhàn)斗機,以及6到8架卡-31海基早期預警直升機。第一批米格-29K/KUB戰(zhàn)斗機已經在果阿的海軍航空站進行訓練。此外,印度還在發(fā)展本國類似輕型航母的“防空艦”,并計劃搭載國產的艦載型LCA輕型戰(zhàn)斗機,不過,由于艦載型LCA存在諸多問題,這一計劃恐怕也要推遲。印度海軍這兩艘航母屬于中小型航母,只能搭載輕型戰(zhàn)機,它們組合的作戰(zhàn)效能如何還需要實戰(zhàn)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