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聰 王翠芝 李金英 趙勝俠 李宏毅
小兒纖維支氣管鏡為小兒呼吸系統疾病診斷治療提供有效手段。由于小年齡、低體重患兒,氣道狹小,呼吸道血管豐富,黏膜下組織疏松而少纖維[1],心肺功能較差,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時可加重低氧血癥和呼吸困難,危險性相對較大。因此,在小兒纖維支氣管鏡檢查過程中,配合操作者做好觀察和護理尤為重要。2009年12月~2010年6月,我院對112例5月以下的住院患兒行166例次小兒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和治療,在密切護理配合下,均獲成功,現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本組患兒112例,其中男67例,女45例。年齡3~5個月,平均(4±0.1)個月。體重 5.5 ~8 kg,平均(6 ±0.5)kg。纖維支氣管鏡檢查28例,肺泡沖洗治療84例。共行166例次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和治療,經精心治療和護理,112例患兒均無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
2.1.1 完備病歷資料,做好患兒家長的術前宣教 備好患兒近期X線胸片、肺部CT片、心電圖、肺功能報告,出凝血時間檢查結果。由于大部分患兒家長對纖維支氣管鏡缺乏了解,易產生恐懼心理和緊張情緒,護士應耐心做好解釋工作,耐心細致地向家屬說明檢查目的、方法及術前注意事項。告知他們可能出現的并發(fā)癥,取得家屬的配合。
2.1.2 常規(guī)準備 術前4 h禁食水,避免術中嘔吐。清潔鼻腔,做好口腔護理,減少口腔的細菌定植吸入[2]。
2.1.3 局部麻醉 首先了解患兒有無麻醉藥過敏史,良好的咽部麻醉可減少咽部受刺激而引起惡心、嘔吐,便于插鏡。臨床上我們采用2%利多卡因氧氣霧化吸入麻醉,麻醉效果肯定[3]。另外,利多卡因霧化吸入有輕微的支氣管擴張作用,可減少支氣管痙攣的發(fā)生[4]。
2.1.4 鼻導管吸氧 檢查前及術中、術后均應給予1~3 L/min氧氣吸入,以緩解操作過程中缺氧,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吸氧過程中,注意觀察經皮血氧飽和度情況,以95% ~98%為宜,切忌長時間大流量吸氧。
2.1.5 術前用藥 合理恰當的術前應用鎮(zhèn)靜藥物能使患兒得到充分的鎮(zhèn)靜,減輕患兒對手術和麻醉的緊張情緒,使麻醉誘導及蘇醒平穩(wěn)順利,有利于術中管理,特別是呼吸道管理。這些患兒多因年齡小、體重低而經常處于上呼吸道感染狀態(tài),呼吸道分泌物較多,所以,術前30 min肌內注射阿托品0.01~0.02 mg/kg和地西泮0.1~0.3 mg/kg以減少呼吸道分泌物。術前10 min靜脈輸入咪達唑侖0.1 mg/kg,起到減少呼吸道分泌物、誘導麻醉和鎮(zhèn)靜的作用。
2.2.1 體位及吸氧 患兒取平臥位且頭部稍后仰,纖維支氣管鏡從鼻孔插入,在氣管鏡剛插入時,由于上呼吸道變得相對狹窄,即使在持續(xù)給氧的情況下,大部分患兒仍會出現血氧飽和度下降,此時,應加大氧氣流量。
2.2.2 觀察生命體征 在檢查過程中,護士應嚴密觀察患兒有無發(fā)紺、出汗、煩躁、呼吸困難等情況,尤其心率、心律、血氧飽和度變化,一旦出現異常,立即通知醫(yī)師。
2.3 術后護理 術后給予舒適臥位,避免患兒哭鬧。必要時給予氧氣吸入1~3 L/min,以緩解缺氧狀態(tài),同時根據患兒體重給予適量地塞米松霧化吸入,預防喉頭水腫及喉支氣管痙攣。術后4 h內禁食水,進食前首先評估麻醉作用是否消失,可先試飲少量水,如無嗆咳現象,才能進食。密切注意觀察患兒生命體征,尤其是呼吸頻率、深度、節(jié)律的變化和口唇顏色,及時發(fā)現各種并發(fā)癥,對癥處理。
小年齡、低體重患兒氣道狹小、黏膜柔嫩,各臟器發(fā)育不夠成熟,心肺功能一般較差,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及治療時可加重低氧血癥及呼吸困難,危險性較成年人大。所以,觀察及護理上要求更高。
根據患兒年齡及體重選擇合適型號的纖維支氣管鏡,應充分考慮纖維支氣管鏡內徑及外徑,以免由于內徑過小影響治療效果或外徑過大對呼吸道黏膜造成損傷。
嚴格掌握禁忌證。對有出血傾向、嚴重心臟病(先心病、肺功能不全)、心律失常、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麻醉藥過敏患兒暫緩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及治療。
由于小兒對麻醉藥較敏感,神經系統發(fā)育不完善,所以,術后需要禁食水時間相對較長,待確定麻醉藥效完全消失后才可進食,避免患兒進食過早導致誤吸。
綜上所述,纖維支氣管鏡應用于小年齡、低體重患兒呼吸道疾病的檢查及治療,大大提高了治療效果,縮短了住院時間,減輕了患兒家庭的經濟負擔。早在1978年小兒纖維支氣管鏡的應用已有報道[5],但作為一種介入性檢查可引起麻醉藥物過敏、出血、低氧血癥、感染、咽喉不適或疼痛、張力性氣胸、聲音嘶啞、窒息、喉痙攣或支氣管痙攣、喉頭水腫等并發(fā)癥,甚至還造成檢查難以完成,尤其對小年齡患兒,由于全身各器官發(fā)育不成熟,對創(chuàng)傷的耐受性較差,因而,安全有效的護理措施、積極的護理支持是纖維支氣管鏡術順利完成的重要保證,護士高度的責任心、敏銳的觀察力是減少并發(fā)癥促進患兒盡快康復的關鍵。
[1]劉璽誠.兒科纖維支氣管鏡術的進展[J].中華兒科雜志,1999,37(12):765-766.
[2]葉 芳,潘偉飛,陳志敏.小兒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后并發(fā)癥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9):679 -680.
[3]譚明旗,劉宏博,李 晶.霧化吸入利多卡因在纖維支氣管鏡檢查中的應用[J].中國內鏡雜志,2002,8(12):65 -66.
[4]劉俊杰,趙 俊主編.現代麻醉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6:31.
[5]Wood RE,Fink RJ.Applications of flexible fiberoptic bronchoscopes in infants and children[J].Chest,1978,73(5):737 -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