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琛鴻,劉玉存,袁俊明
(中北大學化工與環(huán)境學院,山西太原 030051)
炸藥的感度[1]是指炸藥受到外界能量作用下發(fā)生爆炸的難易程度,根據外界作用的能量形式不同,可分為撞擊感度、摩擦感度、熱感度等。其中,撞擊感度是指炸藥在機械撞擊作用下發(fā)生爆炸的難易程度,由于炸藥在生產、運輸、儲存和使用過程中經常面對撞擊這一可能引發(fā)爆炸的情形,所以撞擊感度成為了炸藥一項重要的感度特性。一般來說,對猛炸藥、火藥、煙火劑要求有低的機械感度,而對某些起爆藥則要求有適當?shù)臋C械感度。
撞擊感度測量儀器是用來測定炸藥撞擊感度的儀器,另外在煙花爆竹行業(yè)也得到廣泛的應用,其基本工作原理為:將裝有一定量藥樣的撞擊裝置放入一個定位裝置中,在不同的高度上采用所需重量的落錘自由落到撞擊裝置上,受撞擊的炸藥凡是發(fā)生聲響、火光、冒煙等現(xiàn)象之一均為爆炸。
自卡斯特(H.Kast)提出撞擊感度以來,各國仍在卡斯特落錘儀的基礎上來測定炸藥的撞擊感度,而且許多國家有所發(fā)展,并制定了相應的試驗標準,下面介紹幾種不同結構的落錘儀:
這是一種常用的落錘儀,由導軌、基座、脫錘器、落錘及撞擊裝置五部分組成。一定質量的落錘懸掛在兩根V形導軌之間,可以任意調節(jié)懸掛高度。試樣裝在下面的撞擊裝置中,落錘上裝有反跳裝置,能防止落錘反跳后的再下落,造成第2次撞擊。落錘質量有 2.5、10 kg 三種[2]。
BAM落錘儀是由德國材料試驗所發(fā)展的一種落錘儀。其特點是采用框架結構,導軌的端面為長方柱形,落錘的升降和釋放由電磁鐵進行控制。落錘質量有2、5、10和20 kg四種。
加拿大炸藥研究實驗室(CERL)使用一高約3 m的三柱式落錘儀,落錘通常用2.5 kg,落錘下落撞擊在一根質量為2.5 kg的擊桿上,再將撞擊能量或沖量傳給裝有樣品的裝置上,試驗藥量為35 mg,直接放在無限制的砂紙上,砂紙置于下?lián)糁希?]。此外還有一種小型三柱式落錘儀,全部儀器高約1 m,落錘質量1 kg,可以隨身攜帶,供危險品現(xiàn)場檢驗之用。
近年來隨著工業(yè)炸藥的發(fā)展以及鈍感炸藥研究工作的開展,一般落錘儀已不能滿足某些需要,因而朝大型落錘儀方向發(fā)展,這類落錘儀使用的落錘重達20~30 kg,導軌高達3~4 m。例如日本設計制造的落錘儀,落錘為30 kg,最大落高為4 m。蘇聯(lián)國標中采用的大型落錘儀,落錘為24 kg,最大使用落高為2 m,用電機帶動上下運動,試樣量為3 g±0.1 g。除藥粉外,還可測定成型藥塊的感度。
我國二一四所經過三年的努力研制了ZCG-1型自動落錘儀,該儀器由導軌、落錘、落錘提升和釋放裝置、自動送樣裝置和回收系統(tǒng)五部分組成。落錘由機械手提升和釋放,自動送料部分有一摩擦盤,裝好試樣的撞擊裝置推入送料軌道,再由滑車將其送到落錘儀的導軌下方定位。進行第二發(fā)試驗時,已試驗過的撞擊裝置即被推出并沿傾斜軌道滑入回收盤。檢測系統(tǒng)則將試驗時的聲響轉換成電訊號,再經檢波、放大后由記錄儀記錄下來。整個機械部分由一臺電動機帶動,整個系統(tǒng)是同步的。在國內撞擊感度測試中,首先實現(xiàn)了自動提錘、自動進樣、自動落錘、自動檢測記錄結果、有序回收擊柱和擊柱套。目前,這臺儀器主要用于測量炸藥的爆炸百分數(shù)。
O-M落錘儀由美國海軍軍械實驗室所設計,采用電磁鐵作為落錘的釋放裝置,少量的液體試樣裝入試樣杯中,試樣杯裝有隔膜,試樣杯受到撞擊后,由隔膜的破裂來判斷試樣是否發(fā)生了爆炸。用20發(fā)試驗測得的爆炸概率或臨界落高表示炸藥的感度。O-M落錘儀安裝有測壓儀器、電子儀器(雙線示波儀、電位計、時間延滯線路)和高速攝影裝置,可進行壓力、時間的測定。
諾貝爾炸藥有限公司(NEc)使用該落錘儀,它有一個可繞水平軸轉動的搖桿,平時搖桿處于直立狀態(tài),一端固定重錘,錘頭由塑料、橡膠、木頭或其他材料制成,另一端有一銅制擊砧,擊砧上有一可放25 mg樣品的凹槽。當桿錘沿弧下落時,正好撞擊樣品。該儀器可測定液體試樣,測定結果用爆炸百分數(shù)表示。
二○四研究所設計制造了CM-12型撞擊感度測試系統(tǒng),該型撞擊感度測試系統(tǒng)由落錘儀、CM-12型工具、測聲儀三部分組成。利用ND6精密脈沖聲級計測量記錄聲壓級,從而達到使用儀器而來判定試樣爆炸與否,排除了人為因素的影響。
胡慶賢等[4]對鈍感高能炸藥測試技術進行了改進,該撞擊裝置可以比較合理的區(qū)分出很多用標準撞擊裝置無法分開的鈍感高能炸藥的撞擊感度次序,落錘的撞擊聲壓級用CH11型電容傳聲器、FDC-2A型傳聲放大器和NJ型電平記錄儀測定;電容傳聲器放在高1 m、距離聲源1 m的位置上;專用砂紙尺寸為2.54 cm ×2.54 cm。
鄭孟菊[5]鑒于撞擊裝置導向套與擊柱之間的環(huán)形間隙尺寸很難保證一致。以聚氯乙烯導向套代替鋼導向套。由于塑料管有彈性,套入擊柱后沒有間隙。結果表明,此裝置對于較敏感的炸藥測試結果較好,但對低熔點和低感度的炸藥,未能測出數(shù)據。
徐洪濤等[6]采用氣敏檢測裝置對火炸藥反應產生的氣體進行快速的在線分析,通過微機輸出數(shù)據結果判斷是否“點火”。通過在試驗中的使用,驗證了這種判斷準確可靠,可以檢測出藥柱微量的反應。
劉萍等[7]首次將光柵數(shù)顯—數(shù)控線性計量技術引入到感度標準裝置中,落高的準確性由原精度±1 mm提高到了±0.01 mm,;為了正確、準確地進行量值傳遞,研究者自行設計建立了一套較完整的自檢設備和檢定規(guī)程;編制的專用特性落高統(tǒng)計計算程序,實現(xiàn)了感度測量結果數(shù)據處理的微機化;采用聲學測量儀器記錄與判斷樣品反應情況,提高了感度測量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徐國平[8]設計組建了撞擊感度儀自動監(jiān)控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對撞擊感度試驗的自動監(jiān)控。系統(tǒng)通過合理的機械結構和方案設計,采用PLC作為現(xiàn)場控制核心,通過對觸摸屏軟件組態(tài)設計,完成了系統(tǒng)現(xiàn)場安裝、調試時的單步控制功能;作為系統(tǒng)的監(jiān)控、調度中心的工控微機通過通訊模式和程序設計,與PLC組成上、下位機實時監(jiān)控系統(tǒng),間接地實現(xiàn)了對撞擊感度試驗的監(jiān)控,并通過上位機實時監(jiān)控管理軟件的設計,以虛擬面板的形式較好地實現(xiàn)了人機對話;采用客戶機/服務器模式,通過軟件編程實現(xiàn)了撞擊感度試驗的遠程監(jiān)控功能。
南京理工大學的江劍等[9]人針對目前撞擊感度儀人工送料存在的問題,結合測試特點,設計了一套撞擊感度自動送料系統(tǒng)。采用機械手實現(xiàn)了擊桿的提升和下降,鏈條的傳動和推桿氣缸的動作完成了試樣的自動連續(xù)進料,針型氣缸實現(xiàn)了試樣準確定位。
由于撞擊感度試驗時產生一定的有毒氣體,并實驗時有可能出現(xiàn)誤操作的安全隱患,對于藥柱不能直接給予測定,加上人為的因素對結果判定的影響較大等不利條件。所以,撞擊感度試驗儀器應在目前的基礎上多開展自動化方向的研究,在改善研究人員實驗條件的同時,提高判斷結果的準確性。
[1]任務正,王澤山.火炸藥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北方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1.
[2]鄭孟菊,俞統(tǒng)昌.炸藥的性能及測試技術[M].北京:兵器工業(yè)出版社,1990.
[3]尹孟超.赴英國、加拿大技術考察報告[J].火炸藥學報,1986(2):50-56.
[4]胡慶賢,呂子劍.鈍感高能炸藥撞擊感度測試方法的探討[J].含能材料,1994,2(1):39-44.
[5]鄭孟菊.改進炸藥撞擊感度試驗的探索[J].爆破器材,1981(1):22-24.
[6]徐洪濤,孔德仁.火炸藥藥柱撞擊感度試驗裝置及方法[J].火炸藥學報,2010,33(3):30-33.
[7]劉 萍,許西寧.火炸藥撞擊感度標準裝置及其測量不確定度分析[J].火炸藥學報,2003,26(2):16-18.
[8]徐國平.撞擊感度儀自動監(jiān)控系統(tǒng)設計[D].南京:南京理工大學,2004:3.
[9]江 劍,孔德仁,王昌明,等.基于虛擬儀器的撞擊感度測試系統(tǒng)[J].火炸藥學報,2005,28(4):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