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立曉,徐 田
(1.四川農業(yè)大學政治學院,四川 雅安 625014;2.衡水學院 法政學院,河北 衡水 053000)
徐家溝村隸屬于河北省唐山市遷安市彭店子鄉(xiāng),村莊面積6平方里,共305戶,1132口人。緊鄰的磨盤山鐵礦,以其豐富的鐵礦石資源,為徐家溝村提供就業(yè)崗位的同時,也為該村集體經濟做出了突出貢獻。使得以“鐵礦發(fā)家”的徐家溝村經濟發(fā)展水平在彭店子鄉(xiāng)十八個行政村中名列前茅。2010年,該村農民人均純收入9887元,在唐山市獲得了“文明生態(tài)村”、“先進示范村”等一系列榮譽稱號。資源優(yōu)勢同樣造就了像“鴻舟實業(yè)集團”董事長——徐漢有這樣的經濟富人。徐家溝村2012年3月份的農村民主換屆選舉,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的。
2011年是全國范圍內省、市、縣、鄉(xiāng)、村的換屆年。在這樣大背景下,作為冀東北一個村莊的徐家溝村也不例外。在鄉(xiāng)政府的指導下,從2011年11月份開始,該村就積極籌備民主換屆選舉的相關事宜,并于2012年3月21日在村民委員會大院舉行了三年一屆的民主換屆選舉活動。從召集選民,到填票、投票、計票、唱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似乎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最終選舉結果公布:本村村民徐國華以400票當選新一屆村委會主任,徐長江以365票當選新一屆村委會副主任,另外還依舊得票數(shù)多少選舉出了5名村委會委員。
徐家溝村共有登記選民685人,此次民主換屆選舉,共有634人參與了有效投票,選舉產生村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和村委會委員。與往屆民主換屆選舉一樣,鄉(xiāng)里派來了選舉工作監(jiān)督指導小組,廣大村民進行投票,選舉“當家人”。
(1)賄選情形的存在。徐家溝村在彭店子鄉(xiāng)十八個行政村中,是名副其實的富裕村、小康村,雄厚的集體經濟實力,較為富裕的村民,使得賄選情形屢禁不止。從2011年11月份,村里籌備民主換屆選舉活動之日起,有“雄心”的人就開始走動,甚至喊出了“無論誰投我一票,一張選票500元”的口號。雖然選舉結果得到了村民的認可,但賄選的情形讓這次民主換屆選舉活動有了些許“銅臭味”,賄選的陰霾,再一次籠罩在三年一屆的民主換屆選舉活動中。
(2)富人扶植代理人。當選的村委會主任徐國華屬于連任,村里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次選舉是富人徐漢有扶持“自己人”的結果。富人以資本優(yōu)勢,扶植為自己辦事的代理人,為自己的企業(yè)服務,進而攫取更多的利益。上屆三年的任期,徐國華在村委會一職上,為鐵礦征地、征林場、征果園,村民們都說他為鐵礦做了不少事,為徐漢又出了不少力。這次能夠當選必然是徐漢有給他撐腰,為他暗中使勁兒,讓他當選,以便在今后更好地為礦上做事。
(3)交叉任職狀況出現(xiàn)。新當選的村委會主任徐國華,在獲得連任后不久,又進一步當選了徐家溝村村黨支部書記,形成了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的局面。大家都議論說:“徐國華書記、主任‘一肩挑’,更能很好地為徐漢有礦上辦事”。交叉任職現(xiàn)象有其積極的一面,但如果當選者“一肩挑”,卻沒有為民辦事的心,那么最終只能是獨斷專行,以權謀私。
(4)村民政治意識淡薄。雖然這次民主換屆選舉,村民能夠參與其中,但絕大多數(shù)是出于自身的蠅頭小利才參與進來的。在村民中普遍存在著一種想法:“誰給我錢多,我就選誰”。這在一定意義上說明了村民唯利是圖的小農心態(tài),說明他們的政治參與意識不高,不珍惜自己手中的選票,不珍惜自己的選舉權利。
(1)經濟發(fā)展水平高,為賄選提供了物質條件。一個人均純收入9000多元的村子,一個擁有雄厚集體經濟實力的村子,勢必為動歪腦筋拉攏選票的人提供了物質基礎,使得競選者有動力、有條件不惜血本去爭奪。
(2)村民政治意識淡薄,思想封建。雖然是富裕村、小康村,但村民普遍著小農思想,短視行為,即使自己不缺錢,村民們也有著“多占一點是一點,不拿白不拿”的心態(tài)。更甚者,有些村民存在著“無論誰當家,我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足夠了”的想法。這種小農思想和對農村民主政治參與的冷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提供了土壤。
(3)人情政治存在,人治陋習猶存。我們不能否認農村較改革開放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變,農村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觀,村民思想狀況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人治色彩”、“人情政治”的現(xiàn)象卻依然存在。在這樣環(huán)境下,出現(xiàn)上述行為就不足為奇了。
(4)制度不健全,機制不順暢。早在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就正式頒布實施,可是時隔15年后的今天,《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guī),在廣大農村現(xiàn)實生活中,得到真正貫徹和落實的又有多少?各項保障制度、各種運行機制,真正建立健全的又有多少?這些條件的缺失使得上述一系列問題層出不窮。
(1)組建村民理財小組。之所以有賄選現(xiàn)象泛濫,就是因為競爭者有利可圖,能夠在當選后,運用集體經濟財富,彌補自己的付出,甚至撈取更多的利益。為了遏制此類現(xiàn)象的發(fā)生,一定要在村民中選擇五位有威望并有一定會計知識的人,組成村民民主理財小組,把公章分成等額的五份,凡是村里用錢的大項目,必須由該村民主理財小組五人共同討論決定,并有五塊公章聯(lián)合蓋章才能算數(shù)。只能這樣,才能把集體經濟守護好,才能不讓那些有非分之想的人得逞。
(2)加強村民自身教育。在民主換屆選舉中,村民才是主體,怎樣避免村民的短視行為,改變他們對農村政治參與的冷漠態(tài)度,讓他們認識到選舉“當家人”關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深思。要想避免這些情況的發(fā)生,就要從加強村民的自身教育開始,提高他們對村務參與的熱情,真正使他們意識到自己是農村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的主體,只有村民意識到這一點,短視行為和參與冷漠的狀況才能得到扭轉。
(3)移風易俗,破除陋習。農村是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地方,是各種壞風氣、陋習俗滋生的地方,在民主換屆選舉活動中存在的一系列丑惡行為,都是壞風氣、陋習俗的具體體現(xiàn)。移風易俗、破除陋習,使村民重返本真的品質,進而營造風清氣正的農村民主換屆選舉氛圍。
(4)完善制度,健全體制。我們不難看出,無論是賄選情形泛濫,還是“人情政治”,不是沒有法律、法規(guī),而是沒有相關配套的制度和體制機制保證其實施。切實完善相關組織制度,建立健全保障體制機制,才能使農村民主換屆選舉真正體現(xiàn)并維護廣大村民的核心利益,才不至于使其成為少數(shù)人攫取利益的工具。
民主政治建設是一個永恒不變的主題。農村民主選舉更應該是民主政治建設的關鍵部分,我們不能因為農村民主選舉存在一些問題,就排斥它。完善農村民主選舉,努力形成村民廣泛參與、農村組織機構健全、運行體制機制協(xié)調規(guī)范、村民生活幸福的農村民主政治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