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情書”
在南京林業(yè)大學盛開的櫻花樹下,出現(xiàn)了近800份“微情書”。這些“微情書”以60字為限,排列成三句,用詩歌形式展現(xiàn)出來。
“泄題”膽肥
201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英語科目、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等國家級考試頻頻被指“泄題”。但目前中國規(guī)范考試的制度,絕大多數(shù)表現(xiàn)為非法定形式,以通知、意見、規(guī)定等非法律規(guī)范的方式對考試作弊進行處理,作弊者即使敗露,處理也往往不會“傷筋動骨”,因作弊獲罪的更是罕見。(新華每日電訊)
曾看過一則房屋出租廣告,其中一條讓眼睛瞬間亮了,內容大致為業(yè)主希望的租客:“有四六級證書者優(yōu)先”??梢娚鐣脕砗饬看髮W生能力的標準多么單一。
范領
伴隨著社會對于證書及資格的看法漸漸開明,或許才能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潘璇
想到《南方周末》的一篇深度報道:《泄題2012》,看了之后令人震驚,原來有這樣的黑幕。
劉江麗
其實泄題這樣的現(xiàn)象早就存在了。每逢到各種重大考試期間,好多同學會收到各種賣答案的短信。有些學生為了通過考試就選擇了作弊。而學校永遠只能硬性規(guī)定學生不能作弊,而對于泄題、賣答案這樣的現(xiàn)象卻束手無策。
嚴莉貽
潮男雷鋒
據(jù)一項在武漢一所小學開展的“學雷鋒春苗行動”調查顯示,61%的受訪者認為,穿皮夾克,戴手表,騎摩托車的雷鋒,形象健康、陽光、親切,是個現(xiàn)代“潮男”。四成受訪者在旅游景點購買過“雷鋒”物品,帽子、書包、水壺、本子的購買頻率最高,原因是時尚、實用,有文藝范,有認同感。(中國新聞網)
雷鋒變得越真實,距離我們也越近;“節(jié)約勤儉”伴隨“時尚潮男”,“傳統(tǒng)榜樣”也有了“新生力量”;于是,我更相信雷鋒了。
郭曉磊
對于大學生的宅文化和青少年的疼痛文學,雷鋒應以其“潮男”形象引領青少年走向陽光且健康的生活,使其承擔社會責任。
盧希
學雷鋒開始從精神轉向外表了嗎?學雷鋒學的終究是他的愛心。
桂月仙
本期合作校媒:云南大學《新聞周刊》
創(chuàng)立于1995年,由云南大學人文學院新聞系主辦?!靶侣劅o處不在,思考從未停止”是《新聞周刊》的標語,也是《新聞周刊》的精神體現(xiàn),它以云大校園中唯一學生視角的新聞刊物身份,受到學生和老師的認可,被當?shù)孛襟w稱為“云大的焦點訪談”。
“查重”被查
由于學校對于論文的原創(chuàng)性要求越來越高,絕大部分擬定為優(yōu)秀的畢業(yè)論文和相當比例的普通等級論文都將被“防抄襲軟件”檢測一遍。一旦論文被認定抄襲,該畢業(yè)論文就很難獲得通過,畢業(yè)生也將無法順利畢業(yè),甚至還會遭受處分。但有政策就有對策,不少畢業(yè)生為求論文順利過關,紛紛在網上買起了“查重軟件”?!艾F(xiàn)在大家都在忙著找工作,有多少人能靜下心來寫論文?很多人都是從網上down幾十篇論文,然后拼、接、湊出畢業(yè)論文的。”一位本科畢業(yè)生坦言。(北京晚報)
抄襲的成本實在低,而防抄襲的成本卻在不斷地攀升。
范領
再強大的防抄軟件也防不住一顆想抄襲的心,畢業(yè)論文早就應該取消了,應該讓學生把精力放在整個四年的平時學習里,而不是最后一學期。
盧希
看代表作
從2012年起,復旦大學將在全校各院系推廣一項新的高級職務評聘辦法——代表作評審制度。其核心內容是,淡化以往職務評聘的“硬杠杠”,只要教師拿得出夠分量的研究成果,并通過專家嚴格評審,哪怕僅僅是一篇,哪怕沒在“權威”與“核心”學術期刊發(fā)表過論文,也能獲得參加高級職務競聘資格。試點兩年來,已有10多位青年教師通過這一制度破格獲得高級職稱。(人民日報)
這不就是高級的“自主招生”嘛!我覺得利弊和高考自主招生差不多,一方面給了一些老師機會,另一方面,不排除其中存在徇私舞弊不透明的可能性。如杜絕徇私舞弊保證公平,是這項制度需要完善的重點。
郭曉磊
啃老青年
全國政協(xié)委員、社會學研究所原所長景天魁指出,“調查顯示,中國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養(yǎng)小現(xiàn)象,30%左右的青年基本靠父母供養(yǎng)?!薄翱欣献濉钡呐c日俱增,表明它已從一種家庭現(xiàn)象演化成社會問題。(廣州日報)
啃的是現(xiàn)在,哭的是未來。若干年后,努力工作的人談打拼、談奮斗,而啃老族要聊什么自慰平生,難道“那些年,我們一起啃老”?
郭曉磊
啃老古已有之,《笑林廣記》中的《靠父善》講的就是古代啃老族。啃老也并非是國人的專利,在日本啃老族也被稱為“尼特族”,這一數(shù)字也達到了50多萬之眾。
范領
以前“啃老族”確實挺讓我鄙視的。不過還有兩年就要畢業(yè)的我,想到以后要買房子、買車、買保險;結婚、養(yǎng)孩子、養(yǎng)父母等等問題就不禁頭疼起來。想著想著就迷茫了,除了父母我還能依靠誰,沒有父母的幫助我能活得咋樣?
樸瑞敬
免費大學
“首都農民工大學生助推計劃”于2011年正式啟動,外地農民工也可參與該計劃。首批本市共有近200名農民工報名,經過全國成人高等教育統(tǒng)一招生考試后,最終有140人被錄取,其專業(yè)方向為建筑工程管理,學習時間為兩年半,學生畢業(yè)后將獲得國民教育序列的大專畢業(yè)證書。(京華時報)
一邊有農民工憑借自己的努力上大學,另一邊是有些大學生畢了業(yè)心安理得在家啃老。
范領
農民工免費上大學是一件好事。農民工的肩上挑著的普遍是家庭生計的重擔,雖然是免費上大學,但兩年半的時間將難有時間掙錢,他們必須努力學習,畢業(yè)后找個相對高薪的工作來補償。
盧希
接受了高等教育的農民工如若順暢就業(yè)會取得更高的薪酬,但如果就業(yè)不順暢,也要提前做好準備。
潘璇
急救課程
北京120急救中心表示,2012年3月底,急救課程將正式納入北京大學公開課,這是北京市首度將院前急救課程加入到大學生的課程表中。(京華時報)
“大學生”身份常被特別強調,稍微做錯點什么事兒,就來句“還大學生呢,這點本事都沒有”。為了對得住“大學生”,咱也得把急救課程學好,免得到緊要關頭給“大學生”抹黑。
樸瑞敬
急救的基本知識應該是每個人都必備的,希望大學都能開此類公共課!
崔娜
急救課程應該貫穿學生的求學生涯,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面對突發(fā)情況知道如何應對,而不是放到大學課表里讓學生去混學分,否則課程讀下來的結果只能是“平時翹課+考前突擊”,沒有什么實質的意義。
盧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