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遺產衛(wèi)報【北京通州古城遺址遭切割】北京通州區(qū)清時期的東城門和甕城遺址,最近遭遇“切割”。主持起草文物保護法的文保專家謝辰生提出的最大疑問是:這么大的區(qū)域,位置明確,緊挨地表,在地鐵選址勘探時為什么沒有發(fā)現(xiàn)?“這樣的事情就不該發(fā)生。沒有勘探,首先是一個失誤?!?0歲的謝辰生說。
@考古網:在城市發(fā)展史上,元大都基本奠定了如今北京舊城的格局,占據(jù)了十分重要的歷史地位。明清基本保持了元大都以來奠定的基本城市格局;新中國建立以來,隨著北京城市的飛速發(fā)展,北京舊城開始面臨一場史無前例的破壞……
@沙發(fā)上散步:文物影響評估沒做嗎?文物管理部門失職了!
@再現(xiàn)遺產Re—relic:沒發(fā)現(xiàn)是問題,發(fā)現(xiàn)了不采取合理措施,又是問題。
@銀川文物:改革開放以來,基本建設與文物保護之間的矛盾已經日益突出,成為各地普遍現(xiàn)象。如何取得雙贏效果,是長期困擾文博工作者的一大問題。關鍵看“把文物保護工作擺在什么地位”,可實際上往往是文物保護給經濟發(fā)展讓路,犧牲了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而事后追悔莫及。當政者要慎重??!
2 新華網【萬里長城張家口大境門段坍塌30多米】坍塌的長城墻體位于大境門門洞以西外側,是標準的明代長城,坍塌長度約30多米。坍塌原因,一是這段長城自成化二十一年(1485)包磚后,一直堅持到現(xiàn)在,基部磚石堿酥嚴重。二是今年汛期以來,張家口市雨水頻繁,墻體不堪沖刷,最終導致坍塌。
@russian仔:大好河山崩塌原因有三:1、碩鼠太多,把墻角挖空;2、年久失修,門票費兌了五糧液卻沒兌點水泥漿;3、稅收總量全球第一,但城市排水設施不足,使得酒店會所排出鮑魚海參塞住了下水道。
@happy綠劍:萬里長城永不倒,終于給破滅這個真理。
@山東老驢:這是明朝的豆腐渣工程,應該起訴朱元璋。
@制片人藍天:“山河好大”的典故就出于此。
@法律被判死刑:這絕對不是祥兆,按照封建王朝那套,要寫罪已昭。
3 考古雜志【阿富汗迎回843件文物】8月5日,阿富汗國家博物館迎回了近20年來被盜或走私到國外的843件文物,最久的距今約四千年。它們部分在走私途中被英國海關截獲,轉由大英博物館暫時保存后歸還,部分由國外熱心人士購買后捐贈。在阿富汗內戰(zhàn)期間,阿富汗國家博物館有超過三分之二的藏品被盜或被毀。
@熒惑火墟:唉,我們的海外文物什么時候能回家?
@五行神掌:我們多少珍貴文物在大英博物館啊,為什么不見歸還呢?
@小希閣:國破山河在,家敗寶盡失……
@愛塔傳奇:國際合作很重要,這方面我們還有欠缺。
@Fermion2012:別的不說,佛教文物又送回塔利班當?shù)赖牡胤?,總讓人惴惴?/p>
@復活節(jié)島:不如暫時存到國外。
@青年考古學生:希望回國后有能力妥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