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雨晴
窗外下著蒙蒙細雨,看著雨中的人群,忽然一個消瘦的背影映入我的眼簾。他,是我在印江杉樹小學就讀時的老師。
他剛來我校時,普通話不是很好,板書也寫得凌亂。后來,由于同學們紛紛向家長反映,他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在家訪中,他常被家長冷落,卻從不灰心喪氣。
他第一次來我家時,媽媽連水都沒有給他喝,就要求讓我轉(zhuǎn)班,他說什么媽媽都不聽。第二天,老師又來到我家,微笑著說:“我很理解家長的心情,都關(guān)心孩子的成長。我剛來,雖然有很多缺點,但我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我一定提高自己。請放心吧!”媽媽終于被老師說服了,打消了讓我轉(zhuǎn)班的念頭。
下課時,他那消瘦的背影,不是在圖書館,就是在辦公室,琢磨教學方法。上課時,為了提高我們的興趣,他常常對我們說:“同學們,只要你們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就給你們出一個謎語,怎么樣?”這樣我們當然認真了,巴不得一下子就弄懂。
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學生身上,甚至犧牲了輔導自己孩子學習的時間。一天晚上,我和楊慧琴到老師家去問問題,他正在輔導孩子。 “快,進來!進來……”老師連聲說,同時,把自己的孩子“趕走”了。
說到這里,你一定會認為他是精力旺盛的年輕教師。不,其實他體弱多病,年近50了。可是,他充滿了“青春”的活力,常常和我們一起做游戲、跳繩、跑步……
我突然覺得,他那消瘦的背影是那么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