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霞
摘要: 高效的語文課堂是語文教學的生命,高效的課堂教學是一個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體驗和智慧的培養(yǎng)的過程。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打造人格魅力,抓好課前預習,巧設導語,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寓教于樂,真情演繹課文內涵,提高學生對課文的感悟能力,引導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充分發(fā)揮評價的激勵功能,語文教學才能真正高效。本文分析了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關鍵詞: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是語文教學的生命,高效的課堂教學,是一個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體驗和智慧的培養(yǎng)的過程。下面我結合教學實踐,談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一、抓好課前預習,為高效教學奠定基礎
有效的課前預習是上好每一堂課的關鍵,尤其是語文教學。學生根據設計好的“導學案”提前預習自學,解決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課堂上,僅僅是解疑答難,從而避免了做無用功,節(jié)省了時間,達到了高效。學生通過預習,初步進行了探索,什么地方已學懂,什么地方還不會,心中有數,也促使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難于理解的知識上,從而明確了聽課的目的。這樣,對不懂的地方,他們會聽得更專心。這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為上課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心理條件,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礎。用教育學的理論解釋,帶著問題上課,求知欲更強,變被動為主動。
二、巧設導語,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好的導語會放射出奇特的光芒,帶領學生進入課文。入選小學語文教材的課文內容很豐富,這就要求教師導語設計新奇,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注意力,拓展學生的思維跨度。學生因前所未有才感新奇,因新奇才覺得有趣,因深感有趣才會去學。要提高導語的藝術性,增強學生體驗。小學生具有強烈的愛美天性,因而,小學語文課堂的導入應該精心構思,巧妙設計,使其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諧美、懸念美,讓優(yōu)美、生動、富有詩情畫意的語言,激起學生的審美體驗,逐步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教師要想感動學生,首先要感動自己,教師在設計導語時,要融入自己的感情,用自己的情感撥動學生的心弦,從而溝通彼此的心,讓學生找到情感的共鳴,并感受到語文的魅力和詩意。
三、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打造人格魅力
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教師的人格魅力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教育作用,是影響學生情感體驗的重要因素。要想使學生親近你,喜歡你,個人素質是關鍵。漂亮的板書、生動的描述、機智的引導、生動的表情等,教師具有的深厚的學科專業(yè)功底,猶如泉水源源不斷,滋潤著教學的生命,猶如撲面而來的春風,讓學生感受文化的芳香。因此,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響全班學生,用良好的師德、高尚的情操感化學生,用廣博的知識、精湛的藝術吸引學生,用飽滿的熱情和溫暖的微笑感染學生,用得體的著裝和文明的舉止影響學生。如果教師板著面孔進課堂,就會使學生感到心理壓抑,必然導致教學效率低下;如果教師在課堂上精神飽滿,情緒明朗,學生就會感到可親可敬,如沐春風,學習積極性也自然會高。所以,教師要和藹可親,發(fā)揮情緒的感染力,營造和諧、溫馨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
四、引導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增強教學效果
語文課程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內容,對人們精神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在學習語文過程中,學生隨時受到語文材料的熏陶感染,并產生獨特的體驗。人文性和情感性,決定了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要努力營造出動人的教學氛圍。選進教材的課文,絕大部分是文質兼美、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教師除了考慮知識的傳授外,還必須把握文中的“情”,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入情、移情、冶情。由于受知識和生活經歷的局限,學生對課文中蘊含的主題與情感往往缺少體驗,經常產生陌生感與疏離感。對此,教師在教學組織過程中,要注重找到學生類似的情感體驗,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
五、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寓教于樂
小學生好奇心強,但意志力較差,情緒不穩(wěn)定,注意力易分散。因此,教師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以積極歡快的情緒學習,以生動形象的語言,有效地喚起學生積極的情感。例如可靈活地運用圖片、幻燈、音樂、錄像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寓教于樂,使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和具體形象思維交替進行,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課堂教學的高效率。例如,在教學宋代詞人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一幅充滿意境的“夏夜圖”: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蛙聲、雨點等,配以舒緩的古箏音樂,如潺潺的流水,流進學生的心田,這會使學生產生較強的興趣。在此基礎上,結合教師簡潔生動的語言講述,學生很快對詩詞的內容有了較深的認識,教學效果十分顯著。
六、鼓勵性評價,充分發(fā)揮評價的激勵功能
教師對學生做鼓勵性的評價,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評價實踐時,要充分發(fā)揮評價的激勵功能,通過鼓勵性的評價,激發(fā)和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在充滿好奇心的刺激過程中,不斷體驗成功。教師的評價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充分考慮學生的個別差異,從掌握知識的廣度、理解知識的深度、知識鞏固的程度、錯誤的數量和性質、口頭表達能力、是否有創(chuàng)新性等方面做出公正的評價。在教學中,教師不能一味表揚,對學生的錯誤回答,一定要委婉地或直截了當地指出,并指明改進的方法,鼓勵他們努力去做,使他們不斷成長。評價要自然、真誠,只有發(fā)自肺腑的表揚,才能觸動學生的心靈,喚起他們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綜上所述,語文高效課堂是一種教學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這就要求廣大教師轉變教學觀念,不斷改進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法,在教學工作中不斷加以完善,追求更加有效的教學,從而切實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上官新端.讓學生“觸摸”語文[J].小學青年教師,2003.
[2]曾毅.20世紀中國語文教育批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
[3]孫菊霞.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專業(yè)成長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