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女
摘要: 作者根據(jù)Go for it!教材的話題編排結構,重組話題。然后以話題為主線,以學生的長遠發(fā)展為目標,科學選用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的初三復習教學。
關鍵詞: 初三英語復習教學以話題為主線教學模式
初三英語復習教學是提升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關鍵,但是許多教師對于如何高效地復習已經(jīng)學完的五冊教材內(nèi)容心存困惑。以往的教學方式是由教師帶著學生走馬觀花似的過一遍教材,然后將教材中的知識點編成題目,以講練一張張密密麻麻的練習試卷進行復習。此復習方法一來缺乏新意,學生不感興趣,二來大量的題海戰(zhàn)術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使他們苦不堪言,因此復習效果不盡如人意。如何進行改革,將復習課的自主權還給學生,減輕他們的壓力,提高復習課的效率,已成為廣大英語教師共同關注的話題。2010年,我觀摩了臺州市優(yōu)質(zhì)復習課評比活動,覺得以話題為主線,科學整合單元知識的新型復習方式能夠有效地解決復習的難題。在此新思路的影響下,我在去年初三的總復習教學中,嘗試以話題為主線,以學生的長遠發(fā)展為目標,對初中階段語言知識進行一個有機的整合,科學選用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教材話題結構的分析
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英語(新目標)Go for it!》教材嚴格遵循《英語課程標準》(教育部,2001)的教育觀念和教學目標,采用“話題、功能、結構”的編排方式,交際功能的實踐圍繞著話題展開,語言知識的學習融合綜合語言運用活動之中。同時,話題內(nèi)容涵蓋了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各個年級呈螺旋式的反復和上升,這為我們將整套教材的話題重新加以整合來系統(tǒng)地組織復習教學提供了條件。
二、復習話題的科學整合
新課程下中考命題的根本依據(jù)是《英語課程標準》,因此中考復習教學在對照課標的知識脈絡和框架結構的基礎上,分析研究教材的內(nèi)容、文化內(nèi)涵和知識體系,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實際,以更高更新的視角,對教材進行挖掘和整合,創(chuàng)造性地重組教材,通過話題的引領,使知識網(wǎng)絡化、系統(tǒng)化。
(一) 基于課標,合理整合。
1. 話題內(nèi)容的整合
參照《英語課程標準》附錄部分的話題項目表,我認真研讀了Gofor it!整套教材,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將各冊的相同話題進行整合?,F(xiàn)舉例如下:
然后在復習教學中,以話題為主線,構建話題下的詞匯網(wǎng)絡,歸納話題下的典型句式,訓練話題下的口語和書面表達,系統(tǒng)地復習初中階段所學內(nèi)容。
2.結合話題的語法整合
以動詞時態(tài)這一語法為例,五級目標要求學生掌握現(xiàn)在進行時、一般現(xiàn)在時、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過去進行時和現(xiàn)在完成時的用法,但教材編寫者將這些語法現(xiàn)分散在各冊教材的多個單元中。以往我們分冊進行語法分塊復習,導致學生在語法學習和運用能力的發(fā)展上缺乏系統(tǒng)性,尤其在書面表達方面,語法錯誤百出,教學效果不理想?,F(xiàn)在復習時我以某一話題為引子,將分散在各冊的同個時態(tài)串聯(lián)起來,梳理出完整的時態(tài)結構,再加以寫作訓練來運用,效果顯著。
(二) 源于教材,適度拓展。
《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初中畢業(yè)生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15萬詞以上。要達到這一要求,我們需要多渠道地補充教學內(nèi)容,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和知識面。但是,如何補充、補充什么樣的材料,需要認真研究。教材中部分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如學校生活、興趣愛好等內(nèi)容較豐富,復習時可以對其進行更進一步的細化;有些話題呈現(xiàn)的是社會發(fā)展最前沿的信息,如熱點話題、科普知識與現(xiàn)代技術等,因為教材編寫的滯后性因素影響,往往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需要,我們可以對這部分內(nèi)容進行適度的拓展。(葛連干,2011)
三、有效復習教學的實踐
以話題為主線的復習課主要圍繞話題,由師生共同合作,構建話題下的詞匯網(wǎng)絡,歸納話題下的典型句式,梳理話題下的主要語法,訓練話題下的口語和書面表達,補充話題下的聽力材料和閱讀材料,系統(tǒng)地復習初中階段所學內(nèi)容,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表達能力。
復習課的課堂教學模式靈活多樣,下面談談我在教學實踐中所采取的幾種模式。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話題,揭示學習目標。
以“學校生活”話題為主線,復習七年級上Unit 10 “Can you play the guitar?”,八年級上Unit 8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八年級下Unit 4 “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九年級Unit 1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時,上課前我悄悄錄了一段我班學生放學后在學校操場活動的錄像。上課鈴聲響后,我播放給學生看。
T (teacher): Boys and girl, please look at the screen. Who are they? What are they doing?
看到自己竟然出現(xiàn)在屏幕上,同學們非常激動,于是大家踴躍發(fā)言。
S1 (student): Its me. Im playing basketball. Im so cool.
“哈哈……”其他同學聽了情不自禁地大笑起來。
S2:That is Bob. He is flying the kite.
T: These are your after school activities. You had a good time. I think your school life is so colorful that you are very happy every day, arent you?
...
在與學生的和諧對話中,我在黑板上寫下school life,很自然地向?qū)W生揭示了本課的主題。可見,在情境中導入主題,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敢于發(fā)言,樂于參與,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提高課堂效率。
(二)以話題為主線,構建詞匯網(wǎng)絡,歸納典型句式。
據(jù)語言學家Michael Lewis 的詞匯分類法,詞匯可分為:(1)單詞和聚合短語;(2)高頻搭配語;(3)慣用表達法;(4)語句框架。(姚仁環(huán),2010)我對詞進行梳理、聚合,同一話題下的語塊組合成話題詞匯網(wǎng)絡。這樣,原本孤立的詞語統(tǒng)攝在話題主義場中,詞與詞之間有了意義聯(lián)系,構成語義網(wǎng)絡系統(tǒng)。話題引導使詞匯的復習語用化,切實提高了學生在語境中的詞匯運用能力。
例如:八年級上Unit 2“ Whats the matter?”;八年級下Unit 2 “What should I do?”,Unit 5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Unit 8 “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九年級Unit 2 “What would you do?”都是以“問題和建議”為話題。上復習課時,我引導學生小組討論,對這幾個單元的詞匯進行歸類,以便查漏補缺。詞匯歸納如下:
personsPersonalities:helpful,outgoing,energetic,shy,confidentproblems:fever,cold,headache,sore back,stressed out
thingsnames:calendar,photo album,scarf sweater,CD...descriptions:original,comfortable,in style,personal,special...
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典型句式的積累和應用。在單元話題整合的復習課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提煉歸納整套教材有關該話題的典型句式。這樣,既有助于學生掌握教材內(nèi)容,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口語和書面表達能力。
例如,在教學“問題與建議”話題時,我引導學生歸納的以下典型句式:
1.詢問健康的句子:
Whats wrong/ the matter / the trouble with you?
I have a cold /fever...
2.表示建議的句子:
What about taking some medicine?
How about having a rest?
Why dont you + do ...
Why not + do ...
You should ...
3.虛擬語氣的句子: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had a million dollars?
Id gave it to charity if I had a million dollars.
(三)以話題為主線,開發(fā)課程資源,進行聽讀訓練。
學習英語離不開大量的語言輸入。以話題為主線的復習課要求教師根據(jù)單元話題,在利用教材資源的基礎上開發(fā)其他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大量的聽讀訓練,使學生積累表達話題的大量感性材料,為語言應用打下基礎。同時,在選聽力材料和閱讀材料時,教師可以設計科學的聽力任務和閱讀任務,訓練學生聽力和閱讀的策略,逐步培養(yǎng)聽力和閱讀技能。
例如,復習八年級上Unit 5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八年級下Unit 8 “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和九年級Unit 12 “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時,針對共同話題“文化與風俗禮儀”,我們可以登錄網(wǎng)站或從《英語周報》、《學習報》等報紙雜志上找到一些相關內(nèi)容的閱讀材料,這樣不僅能訓練學生的閱讀策略(如查找事實細節(jié)、猜測生詞意義、推測作者意圖、總結篇章大意等),而且能增加課外知識,提高文化修養(yǎng),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意識。
(四)以話題為主線,梳理基本語法,激發(fā)有效輸出。
學習語言的目的在于應用。為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學生需要掌握語言形式的基本結構和表意功能,這無法通過教師的單向灌輸和題海戰(zhàn)術來實現(xiàn),關鍵是學生通過大量有效的語言實踐內(nèi)化語言知識,進而領悟語法結構的形式和表意功能。因此,我們以話題為主線,創(chuàng)設情境,將語法的復習與口語和書面表達聯(lián)系起來,改變以往語法教學中“重語言形式,輕語言意義”的做法,在幫助學生梳理基本語法的同時,引導他們正確使用語法進行表達,從而真正提高他們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例如,復習七年級下Unit 9 “How was your weekend?”,Unit 10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八年級Unit 8 “How was school trip?”時,我以“周末和假期”這一話題為主線,引導學生梳理一般過去時態(tài)這一基本語法。
T: How was your last weekend?
S1: It was boring.
T: What did you do?
S1:I just stayed at home and did my homework. Because I had so much homework to do, I had no time to play.
T:Im sorry to hear that. This weekend Ill give you less homework to do. But I know your last winter vacation was wonderful, wasnt it?
S1: Yes. I went to Hangzhou for vacation. I had a good time.
T: What did you do there?
...
T: Your vacation was really great. Now class, please work in pairs. Ask your partner about your vacation, using sentences that begin with where, when, how, who and what .And dont forget to use present past tense.
...
創(chuàng)設情境,師生及生生之間自然地展開了對話,學生從彼此的對話中更好地理解了一般過去時態(tài)及其用法。然后我引導學生歸納一般過去時態(tài)的基本句式和結構,再以My Winter Vacation為題寫一篇短文,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從學生完成的作文中,我欣喜地發(fā)現(xiàn)他們表達流暢,語法錯誤明顯減少,尤其是動詞的過去式基本準確,進步明顯。
總之,以話題為主線的初三英語復習教學要求教師以學生為主體,整體把握教材,科學組織話題,有機融合聽、說、讀、寫技能訓練,合理進行課堂教學,從而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葛連干.以話題為主線,有效實施初三英語復習教學.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1,(2).
[3]姚仁環(huán).九年級英語單元話題模塊重組的教學實踐與反思.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