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焱
蘇秦的形象,在民間扎下了深根。元代的雜劇就有《凍蘇秦布衣還鄉(xiāng)》以及明代南戲《金印記》,這兩個戲,都以“世態(tài)炎涼”為主題。之后的諸多地方戲改編中,都以此為主題,寫蘇秦的奮斗、屈辱與成功后的感慨。婺劇、評劇、高腔,無不如此。
時空到了當代,當代有理想、有抱負的讀書人對蘇秦的解讀與形象塑造,或許賦予蘇秦另一種內涵。這便體現(xiàn)在永嘉昆劇團2012年新創(chuàng)作的《金印記》中,這是永昆特為參加第五屆昆劇藝術節(jié)而創(chuàng)作的劇目。
將心比心寫蘇秦
蘇秦生長在農家,卻志在“平天下”,并為此日日沉埋于苦讀,不事稼穡,做生意的哥嫂怒其“游手好閑”,時時譏諷勸誡。蘇秦不以為然。他心中壯志凌云,認為自己必定青云直上,并不把外在的小事情放在心上。他是一個清貧、善良、瀟灑、志高、自負的書生。在哥哥嫂子的刺激下,負氣高調出門,揚言得功名如拾草芥。而且到處拉贊助,要了父親40文銅錢,母親一件裘衣,還要了妻子的金釵。嫂子舉著棒槌嘲笑他,蘇秦發(fā)誓“不取金印不還家”——這是讀書人未曾入世、不知天高地厚、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輕狂。
在秦國的屢屢失敗,給蘇秦以沉重打擊。他不僅功名未中,而且錢財用盡,還受到店主的欺詐,最終他在漫漫風雪中迷茫彷徨:若再去他鄉(xiāng)求功名,盤纏已經用盡,衣食無著,只能被人視為乞丐:若回家,當初自己發(fā)下大言,揚言必定成功,現(xiàn)在落魄而歸,無顏見家鄉(xiāng)父老。
離家時的張揚與失敗后的落魄,形成巨大的反差。此時的他,在經歷自負與屢屢窮敗的折磨后,情感脆弱到了極點。在現(xiàn)實的逼迫下,只能回家躲避現(xiàn)實、暫且療傷。他破帽遮顏回家。
然而,嫂子和哥哥的再次羞辱,爹娘的冷淡,妻子又一句“你連累為妻同遭羞辱。你日后可怎處……”原來,他已經沒有了退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蘇秦,本想在家療傷,誰知不僅無人關心他的生死,反而家中更傷。他意欲投井,了此殘生。
三叔的話,似醍醐灌頂,讓他頓悟“姜太公八十歲封相,現(xiàn)今天下離亂,正待梟雄出世,你怎說無路可走!”他明白了,自己的路是存在的,只是自己尚未找到。一旦找到,自己便可施展抱負。
故事到了這里,便是“刺股”一場。這一場的創(chuàng)作,是最艱難的。因為必須要為蘇秦“刺股”尋找充分的理由。如果僅僅為求取功名,成了名利客;如果僅僅是為了讀書而刺股,成了圖解成語。
為此,我只得再次遍讀經典,《史記》、《戰(zhàn)國策》、《尚書》、《鬼谷子》等等,終于找到一個點:蘇秦為了“平天下”這一理想而刺股。
創(chuàng)作這一場時,我把自己追求中的勤奮、失敗、困惑、艱難都寫進去了。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書籍讓我開闊眼界、增長學識、培養(yǎng)遠大理想。然而,面對追求理想之路上的滿地荊棘,面對因追求理想而讓自己身處窘境——進,前程茫然退,又怎能甘心!此時,對自己的理想、對書籍不免心生恨意。
重溫這埋在心底的心路歷程,讓我寫蘇秦的時候潸然淚下。而這一歷程,又何止是作者一人,何止是蘇秦一人?天下有理想、有抱負、有追求之人,哪個沒有經歷過這種心理的磨礪!
這種磨礪,讓人成長,讓人成熟,讓人傷感,也更讓人開闊。然而,當你回頭一望自己的路程時,人也更加寬容、淡然。
蘇秦再次離家,這次是悄然而走。他連縱六國,打敗強秦,封印已是必然。他坦然面對成功。
當本該衣錦還鄉(xiāng)、光宗耀祖、耀武揚威的時候,蘇秦卻把父母當年的惱怒、哥嫂的羞辱、妻子的冷淡,都熔鑄進一顆感恩之心,因此,他布衣還鄉(xiāng)。在蘇秦心中,自己能有今日的成功,家人的激勵才是前因。這暖暖親情,正是他一生奮斗的動力和源泉。
懸梁刺股演蘇秦
永嘉昆劇團是以繼承南戲為主的昆劇團。《張協(xié)狀元》、《小孫屠》等,都代表著永昆的鮮明風格?!督鹩∮洝返膭?chuàng)作,便是在承襲這一風格前提下的再一次的創(chuàng)作。
永昆《金印記》的劇組可謂陣容強大,他們邀請了國家一級導演、北方昆曲劇院《紅樓夢》的執(zhí)導者徐春蘭,又從中國戲曲學院邀請來了被稱作“昆劇第一小生”的王振義來演蘇秦,永昆劇團的當家花旦由騰騰出演女主角,年輕主力演員張勝建、馮誠彥、劉漢光、金海雷、孫永會等都擔任了主要角色。同時,舞美設計、燈光設計、服裝設計均邀請了多次獲得文華獎的名家。永昆非遺傳承人林天文老先生操刀該劇前期的音樂與唱腔,后期由上海昆劇團的周雪華擔任。并邀請了劉異龍、胡錦芳、黃小午三位老師做藝術指導。
俗語說“人心齊、泰山移”。雖然劇本出爐較晚,但是,永嘉昆劇團在劉文華團長的帶領和全程陪伴下,大家一起“頭懸梁、錐刺股”,三個月的時間里,劇團上下幾乎都沒有休息,終于保質保量地順利完成了該劇的排練。
此劇中,徐導繼續(xù)發(fā)揚排練《紅樓夢》的嚴格作風,哪怕是一些語氣詞她都不肯放過,一定要求演員重念體會,直到滿意為止;演員們一念錯字,她立即耐心指正。主演王振義抓住一切機會找笛師黃廣利開嗓子;扮演蘇秦書童的演員李文義說:“這場戲,我得跪很多次。但所有的付出,都是想讓《金印記》在今年的昆劇節(jié)上驚艷全場。”
6月9日在樂清彩排時,桃園書店老板鄭金財看到“不第”、“榮歸”這兩場戲,感動得不禁淚下。他說“我是第一次看昆曲,第一次看永昆,真好。昆曲很美,演員的扮相、表演都非常好。雖然今天雨很大,但這是一個愉快的夜晚?!?月21日在永嘉當地的試演中,一位曾經歷過兩次考博失敗的觀眾看完后哭了,她說:“簡直就像在寫我的經歷,太感人了!”
第五屆中國昆劇藝術節(jié)落幕了,永嘉昆劇團的《金印記》榮獲優(yōu)秀劇目獎,這是這個縣級劇團自2000年《張協(xié)狀元》參評第一屆昆劇藝術節(jié)以來所獲得的最好成果。這個成果沉甸甸的,凝聚著所有創(chuàng)作人員的心血。劉文華團長激動地說“我們付出了,也收獲了。就像蘇秦一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