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神童黃家正出身中產(chǎn)家庭,就讀名校,11歲已鋒芒畢露,遠赴捷克與專業(yè)樂團合作演出。六年后,令他開竅的音樂,也把他帶到了十字路口。
他17歲了,可總是不快樂。他在思考存在的意義,生命以及夢想的價值。導演張經(jīng)緯以攝影機層層透視這個不太快樂的少年的內心,描述恩師羅乃新對他的啟迪,刻畫同學及兄妹間的矛盾,還有父子之間從關愛到咬牙切齒的一刻。雖然他率領學校樂隊屢戰(zhàn)屢勝,但他卻更想擺脫從小就加諸身上的爭強好勝的陰影。被人視為孤高自許的天才,他卻反復強調:他的終極目標,是一個“人”,一個純粹的人。
點擊運用
17歲的少年,總是對生命和生活存在著迷惑,這是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毛姆說:“天才才是最正常的人類。”其實,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天才是最純粹、最單純的人。就像影片中的黃家正一樣,他想要弄明白的,無非就是“做人”二字,做一個不為名利,只為音樂而存在的人。他的領悟和追尋,值得我們每個人都好好思索自己的人生。適用話題:追求,思考,目標,做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