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元江
今年11月16日是我國文化巨子郭沫若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日。最近筆者重讀了郭沫若先生分別在上世紀70 年代末和50 年代末出版的兩本詩集,即《東風(fēng)第一枝》和《百花齊放》,寫下了這篇短文,以示懷念。
讀郭沫若詩集《東風(fēng)第一枝》
《東風(fēng)第一枝》是由四川人民出版社1978年9月出版的郭沫若先生詩集,收集了郭老在1976年10月到1978年6月這段時間所寫的幾十篇詩作和文章,以及部分寫作在先而至1976年10月后才得以發(fā)表的作品。郭老于1978年6月12日逝世,嗣后詩集出版。
《東風(fēng)第一枝》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在扉頁之后,即為鄧小平同志在郭沫若同志追悼會上的悼詞摘錄,然后是6幀人物照片和3幅詩文手跡照片。人物照片有“1954年毛主席和郭沫若”、“1954年周總理、朱德委員長和郭沫若在一起”、“葉劍英同志和郭沫若同志”等。手跡照片有“郭沫若同志手跡:《紀念周總理》”、“郭沫若同志手跡:《水調(diào)歌頭·粉碎四人幫》”和“1977年12月1日題關(guān)良同志畫魯智深”。這都是現(xiàn)今難得一見的史料。而書中所匯集的郭老幾十篇詩文,則更是一場驚濤駭浪的歷史見證,揚播著歷史的正義之聲,體現(xiàn)出這位文學(xué)巨子生命最后兩年的情感和理念。
郭老在《毛主席永在》詩中寫道:“偉哉領(lǐng)袖萬民親,改地換天絕等倫。三座大山齊掃地,五星紅旗高入云。”在《懷念周總理》詩中,郭老寫道:“革命前驅(qū)輔弼才,巨星陰翳五州哀。”“盛德在民長不沒,豐功垂世久彌恢。”在《八一懷朱德》中,郭老寫道:“服務(wù)為民公仆責(zé),同仇敵愾萬夫雄。反封反殖反雙霸,赤旗高擎貫始終?!背錆M了對革命領(lǐng)袖的崇敬熱愛,真摯感情洋溢于字里行間。
在1976年10月,當(dāng)?shù)弥渿昝竦摹八娜藥汀备矞绾螅显跁辛鲺r明地用投槍匕首般的語言寫下了《水調(diào)歌頭·粉碎四人幫》,詞中寫道:“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幫。政治流氓,文痞,狗頭軍師張,還有精生白骨,自比則天武后,鐵帚掃而光。篡黨奪權(quán)者,一枕夢黃粱。”這上半闋詞句,當(dāng)時曾廣為傳唱。確實,在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十年“文革”期間,身為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的郭老也難幸免,受到巨大的精神壓力。更為殘酷的是,他的在農(nóng)業(yè)大學(xué)讀書的兒子被綁架后墜樓身亡,郭老和夫人于立群因無計可救而悲痛萬分。然而,歷史是公道的,于立群在“序”中寫道:“四人幫的倒行逆施,使郭老的身心受到極大的打擊。他的健康被奪走了,但他頂住了這股逆流??梢詫捨康氖?,郭老在他有生之年終究看到了四人幫的覆滅?!?/p>
郭老能在晚年親身經(jīng)歷1976年10月這個地覆天翻的歷史時刻,目睹了中國歷史上又一群丑類傾巢滅頂,正如于立群在“序”中所言:“他的心該是何等的暢快、何等的歡快、何等的痛快喲!”在1977年12月1日,郭老寫下了《題關(guān)良同志畫魯智深》,詩云:“神佛都是假,誰能相信它!打破山門后,提杖走天涯。見佛我就打,見神我就罵。罵倒十萬八千神和佛,打成一片稀泥巴??磥矶U杖用處大,可以促進現(xiàn)代化,開遍大寨花?!保ㄔⅲ骸霸娔┤惺侵改喟涂梢苑侍锢r(nóng)?!保┰娙穗m已老邁,但心如火中的鳳凰欲再振翅沖天?!度嗣袢請蟆?979年1月29日第6版發(fā)表了郭老這首詩和關(guān)良的畫。當(dāng)時正值破除迷信撥亂反正之際,《人民日報》發(fā)表郭、關(guān)的詩配畫,顯然具有深意。
《東風(fēng)第一枝》是郭老20世紀后半葉的重要詩作,印數(shù)達7 萬冊;而出版這本詩集的目的,如于立群女士在“序”中期望的那樣:“愿這本集子成為一束迎東風(fēng)而放的花枝,加入萬紫千紅的隊伍,為神州的春天再增一分春色?!?/p>
郭老未及看見《東風(fēng)第一枝》出版便離我們而去了。但他是帶著對黨對祖國的忠誠,帶著勝利者的微笑而去的。也就在郭老逝世的當(dāng)年年底,即1978年12月下旬,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讀郭沫若詩集《百花齊放》
《百花齊放》是1959年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郭沫若詩集,分24開平裝本、精裝本;采用“一花一詩”的寫法,即一首詠花詩,旁邊配一幅黑彩版畫花卉圖案,文圖并茂。百幅花卉插圖和扉頁之后的郭沫若肖像都是由大師級版畫家劉峴先生雕刻的。
郭老在詩集里揚棄傳統(tǒng)寫詩方法,無華麗辭藻,無深奧典故,而是以第一人稱的擬人化筆法,短語長句,韻節(jié)自然,讓花卉自個兒娓娓道來——或一段故事,或一段常識,或一段感悟,或一段警示,有直白也有妙句,首首詩歌都有所指,內(nèi)涵深刻,耐人細品。
《百花齊放》中許多詩句通俗易懂,如兒歌般朗朗上口。比如《蒲公英》全文:“倒不希罕人們所寶貴的的黃金,在轉(zhuǎn)瞬間會把黃金變成白銀。銀色的種子,是一團空降部隊,但我們是向大地中投下生命。中國大夫知道我們的藥性,他們會用我們來治病救人。很好,我們實在是熱愛中國,我們是大地之子,別名叫地丁。”
《百花齊放》不乏機巧詼諧的語句,顯得輕松有趣。如《含羞草》的后四句:“因此,人們便叫我們?yōu)楹卟?,我們害什么羞?人們?yīng)該知道。我們是替動口動手的人害羞,請設(shè)身想想:豈不是太無禮貌?”又如《紫薇花》的后四句:“因此,又被人們叫作怕癢花,其實我們倒不癢也不怕。只是告誡人們要規(guī)矩一些,為什么對花木要用手亂抓?”詼諧中包含著諄諄教誨。
詩集中有不少篇幅結(jié)合花卉的生物學(xué)特征比喻一種生活的哲理。比如《玉簪花》的后四句:“我們不需要任何闊氣的享受,但溫暖的陽光定要十分足夠。如果把我們栽種在陰暗偏陬,那就染上官氣暮氣,苗而不秀?!庇秩纭秺A竹桃》的后四句:“陽光如果缺少,我們要起變化,紅色的花會變成白色的花。在這里顯然包含著深刻教訓(xùn):紅色專家也能變成白色專家?!?/p>
詩集中有幾首借花謳歌農(nóng)民的詩,情意真切。比如《菜籽花》、《木筆花》、《石榴花》、《鳳仙花》、《向日葵》,其中尤以《向日葵》前四句最為簡約:“我們當(dāng)然沒有牡丹那樣高華,但和死不了一樣是到處開花。老百姓誰個不知道向日葵?我們是向著太陽,也向著農(nóng)家。”《菜籽花》也是如此:“我們把大地化成一片黃金,多謝春天,更要多謝廣大農(nóng)民。勞動人民是真正的宇宙真宰,為了他們,我們甘愿粉骨碎身。”菜籽粉骨碎身就是榨油以報答農(nóng)民,多準確。
當(dāng)然,由于詩集寫成于1959年“大躍進”時期,數(shù)量不菲的詩篇如《荷包牡丹》、《馬蹄蓮》、《玫瑰花》、《蜀葵花》、《郁金香》等,大都有深深的時代烙痕。比如《郁金香》的前四句:“波斯詩人曾經(jīng)把我們比成酒杯,但他錯誤地只用來作自我陶醉。我們今天是要為大躍進而干杯,高呼中國共產(chǎn)黨和毛主席萬歲?!庇秩纭妒窨ā分虚g三句:“我們要做多快好省的花模范,我們要做力爭上游的青云梯。超過英國,趕上美國,不算稀奇?!逼渲校窨_花正是雙花梯次而開,“青云梯”的比喻十分貼切,非四川人不會用此比喻。詩中的豪言壯語和口號,亦屬特殊的時代語言,真實而無矯飾。
郭老在詩集中還歌詠了少數(shù)很特別的花,如《罌粟花》。罌粟是毒品,罌粟花常被比作妖艷的妖魔,但詩中說道:“我們本是藥草,用量自有分劑,你們當(dāng)成三頓飯吃,怎不壞事?”多明晰的辯證觀!
在《百花齊放》中,郭老滿懷著一片真誠,愿中國大地百花齊放,姹紫嫣紅總是春。所以他在《后記》中特別聲明,“普通說‘百花應(yīng)該包含一切的花,只寫100種似乎就不包含其他的花。這樣,‘百花的含義就變了。因此,我就格外寫了一首《其他的花》,作為第一百零一首”。而這個“一”在《易經(jīng)》里既是萬物的結(jié)尾又是萬物的開始。哲理深邃,郭老真是用心良苦啊!
這本詩集,共匯集了郭老自云“費了十天功夫”寫成的101首詠花詩,平心而論,頗有“大躍進”的速度。然而在中國古今詩壇,又有誰為百種花卉寫過詩?唯郭老一人而已。如果體諒到當(dāng)時的國情,《百花齊放》當(dāng)不失為一組大型的真誠的“花之歌”。
作者:樂山市科技局退休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