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貴溪市青年潘輝強勇斗持刀歹徒身負重傷后申報“見義勇為”榮譽稱號,卻因為此前他有犯罪前科而被當地相關部門拒絕,引發(fā)網民質疑。經媒體報道,2012年2月16日峰回路轉,鷹潭市綜治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潘輝強的事跡應受到表彰。
安徽省黃山市烏石鎮(zhèn)清溪村農民張文理因盜伐林木罪被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緩刑一年。他在接受社區(qū)矯正時,因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搶救傷員而被評為“中國好人”“見義勇為先進人物”等。
(侯曉剛摘編自《南方日報》2012年2月14日)
社會是一個充滿情懷的聯合體,靠的是每個個體的生命相互取善,它才有機會變成美好的人間。潘輝強和張文理在道德重壓之下依然堅守社會正義,他們一方面背負著沉重的道德十字,另一方面又都在以一種常人無法看清的方式手握美德,苦苦支撐,一有機會,就能爆發(fā)。英雄莫問出處,對像潘輝強、張文理這樣有瑕疵的英雄人物,我們應該多一些理解與尊重,多一些支持與鼓勵。以包容和撫慰的胸襟,對待有“前科”的“回頭浪子”,是我們社會走向成熟、理性的標志。 適用話題:浪子回頭,見義勇為,瑕疵英雄,有色眼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