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磊
炒股票的人,難免不被“套”,這是無奈的現(xiàn)實。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搞清楚“套”是什么,“被套”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套”。
所謂“套”,最常見的理解是“買入之后股價沒有上漲或者反而下跌”,跌幅大的叫“深套”,跌幅小或不漲的叫“淺套”。被“套”實在不是件愉快的事。炒股的人希望“買入后股價就上漲”,其實,這是“好得讓人難以相信”的事,且相當蠱惑人心。這種好事不是沒有,當大盤進入大牛市(持續(xù)較長時間的上漲),此時連豬都可以飛起來,大多數(shù)股票都在上漲,似乎每個人當天買了,第二天就出現(xiàn)了浮盈。但經(jīng)歷過多年洗禮的老股民都清楚,大牛市并非天天有,甚至不會歲歲有,這才是真正的現(xiàn)實投資環(huán)境。
市場本身應該是上下波動交錯,牛市終究會跌入熊市;也沒有永遠的低潮,低潮過后必然有高潮。在市場處于這樣的狀態(tài)時,如果股民投資指數(shù)成分股或貝塔值接近于1的股票,那么該股票的表現(xiàn)與大盤指數(shù)的變化趨勢非常接近。很容易推斷,在大牛市購買這樣的股票,多數(shù)情況是買了就升值,或者在上漲的過程中買了還會繼續(xù)升。這是“股市無套”時期,也是“股神”天天涌現(xiàn)的日子。可惜,這樣的股市黃金期并不多。
還有一種常見的被套是買入之后,股價跌跌不休。這種情況對于那些自認為股價已經(jīng)跌到最低,跌無可跌的股民而言,造成的心理落差不小于被套在高位。這種情形可以被形象地稱為“套在了山腰上”。
如果把股票曲線看做是一座高山,是不是在山的腳下就不會出現(xiàn)“被套”了呢?答案是不。當漫長的熊市開始時,很多股票的價格已經(jīng)不會更低了,但仍會出現(xiàn)長時間不反彈、不上漲的近乎“昏死”狀態(tài),直到市場重新復蘇。這可以稱為“被套在谷底”。
上面講的三種情況,都是市場處于慣性漲跌以及惰性(長期熊市)時出現(xiàn)股民被套的情況。而在市場處于隨機正常波動時,從理論上講,被套的機會也占一半。當你的判斷和市場走勢一致時,才不會出現(xiàn)被套。但是,對于大多數(shù)人而言,只要判斷的次數(shù)足夠多,猜對的機會也只有50%左右。換言之,即便市場處于正常波動狀態(tài),投資者不被套的機會也極少會高于五成。
既然這是一種客觀事實,投資者就需要正確對待。如果是想賭運氣或者所謂的“技術(shù)”,那就應采取“愿賭服輸”的態(tài)度,猜錯時就馬上糾正,及時止損(解套)。另一種策略是基于買入和持有的理念,直到?jīng)Q定股票價值的因素發(fā)生改變時,再決定下一步操作策略(或兌現(xiàn)收益或放棄),這屬于價值投資范疇。
最怕的是股民漂移不動的心思,一會兒想投機,一會兒要價值投資,甚至本來是為了投機,卻不肯認錯,從短線炒作最終變成了被迫的長期持有。此時的心理折磨之痛,無以言表,反而會影響后續(xù)的投資判斷和決策,形成惡性循環(huán),最終造成巨大虧損。
本文只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