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欲上下而求索”

      2012-04-29 00:44:03王清雷
      音樂探索 2012年4期
      關鍵詞:里程碑

      王清雷

      摘 要:王子初先生是中國首席音樂考古學家。在20余年的音樂考古研究工作中,子初先生不僅在學術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科研成果,而且在學科建設、科研隊伍的培養(yǎng)方面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這些成果和貢獻已經(jīng)成為中國音樂考古學發(fā)展史上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本文擬分6個方面闡述子初先生在中國音樂考古發(fā)展史上的豐功偉績及重要地位。

      關鍵詞:王子初;音樂考古學;文物大系;里程碑

      王子初,中國首席音樂考古學家、著名音樂史學家、樂律學家。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常務副所長、中國音樂史學會會長,現(xiàn)任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音樂文物大系》總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學院東亞音樂考古研究所所長,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史學會名譽會長、東亞音樂考古學會會長、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理論委員會委員、中國唱片總公司藝術顧問委員會藝術顧問、中華文化信息網(wǎng)顧問,并在中國音樂學院、鄭州大學、蘇州大學、四川音樂學院、山東藝術學院等諸多大學擔任客座、兼職或名譽教授。

      在20余年的音樂考古研究工作中,子初先生不僅在學術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科研成果,而且在學科建設、科研隊伍的培養(yǎng)方面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本文擬分為6個方面做述評。

      一、子初先生小傳及成果述略

      1948年12月12日,子初先生出生于江蘇省無錫市,曾用筆名王嬰。早年就讀于江蘇省無錫市第一中學,1968年高中畢業(yè)。1969年3月,赴江蘇生產(chǎn)建設兵團。1972年回鄉(xiāng),在無錫縣長安鄉(xiāng)務農(nóng)。1973年9月,入南京師范學院音樂系學習,師從陳洪先生等諸位老師學習小提琴、和聲等課程。1976年1月,任教于江蘇省蘇州師范專科學校音樂科,教授和聲、作曲、中國音樂史及部分器樂等課程。1985年9月,入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部音樂學系攻讀碩士學位,導師為音樂學家黃翔鵬先生,主修中國樂律學史。1988年7月,以《荀勖笛律的管口校正問題研究》一文獲碩士學位,并留院工作至今。

      子初先生主要致力于中國音樂史、中國音樂考古學、樂律學等諸多領域的研究,學術成果極其豐厚,目前發(fā)表論著600余萬字。其中,撰寫著作23本:專著4本(《荀勖笛律研究》、《音樂考古》、《中國音樂考古學》、《殘鐘錄》)、合著3本(《中國樂律學百年論著綜錄》、《文物與音樂》、《看得見的音樂──樂器》)、主編16本(《中國音樂文物大系》10本、《中國音樂文物大系II》6本)。發(fā)表論文100余篇,音樂考古學方面如《山西太原金勝村251號大墓出土編镈的樂學研究》(《中國音樂學》,1991年第1期)、《音樂測音研究中的主觀因素分析》(《音樂研究》,1992年第3期)、《劉半農(nóng)的清宮古樂器測音研究與中國音樂考古學》(《音樂藝術》,1992年第1期)、《珠海郭氏藏西漢宗廟編磬研究》(《文物》,1997年第5期)、《洛莊漢墓出土樂器述略》(《中國歷史文物》,2002年第4期)、《石磬的音樂考古學斷代》(《中國音樂學》,2004年第2期)、《中國青銅樂鐘的音樂學斷代》(《中國音樂學》,2007年第1期)、《新鄭東周祭祀遺址1、4號坑編鐘的音樂學研究》(《文物》,2005年第10期)、《河南葉縣出土編镈》(《文物》,2007年第10期)、《鴻山樂器五說》(《中國歷史文物》,2009年第5期)等;樂律學方面如《也談王樸律》(《交響》,1987第1期)、《荀勖笛律的管口校正問題研究》(《中國音樂學》,1989年第1期)、《朱載堉和中國歷史上的異徑管律》(《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1年第2期)等。出品光盤4張,如《曾侯乙編鐘》、《中國音樂史教學參考圖庫》等。

      子初先生多次參加古樂器的研發(fā)、復原和樂器展覽的策劃工作,如作為主要專家參與國家大型項目“中華和鐘”的課題論證、造型和音位設計、鑄造到驗收的全過程。編鐘的主要結(jié)構(gòu)和鐘型為子初先生的設計方案,他獨立設計了其中“中華和鐘”配套編磬的全部形制數(shù)據(jù)、音位結(jié)構(gòu)和圖紙?!爸腥A和鐘”于2000年1月1日用于國家世紀慶典,獲江澤民同志等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評價。

      除了豐碩的著述和古樂器研發(fā)、展覽以外,子初先生多次參加國內(nèi)外的學術與社會活動。他曾在多所大學和文博單位講學,如上海音樂學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臺灣故宮博物院、臺灣國立藝術學院等;多次參加國內(nèi)外學術會議,如中國音樂史學會歷屆年會、“亞洲傳統(tǒng)樂器講習研討會”(1996年,伊朗德黑蘭)、“國際音樂考古學會第三屆年會”(1998年,德國米契爾斯坦因)、“國際東亞音樂學研討會”(2007年,韓國永同)等;多次接受國家媒體專訪,如2001年應中央電視臺的邀請,主持“全國十大考古發(fā)現(xiàn)”之一“山東章丘洛莊樂器群”的鑒定工作,另外還多次接受中央電視臺《國寶檔案》、《鑒寶》等欄目的采訪。

      子初先生的很多著述在學術界獲得廣泛影響,多次獲國家級獎項:如《漢龠再解》一文獲“第一屆全國高等音樂藝術院校學生中國音樂史論文評選”三等獎,《荀勖笛律的律制研究》一文獲“第二屆全國高等音樂藝術院校學生中國音樂史論文評選”三等獎,《荀勖笛律的管口校正問題研究》一文獲中國藝術研究院中青年優(yōu)秀論文二等獎;《中國音樂文物大系》(8卷本)叢書獲第四屆國家圖書獎的最高獎項“榮譽獎”,《中國音樂文物大系》(12卷本)叢書獲“第二屆文化部文化藝術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一等獎,《中國音樂文物大系》之《湖南卷》、《內(nèi)蒙古卷》獲“河南省2006-2007年度優(yōu)秀圖書”一等獎等。

      二、子初先生與《中國音樂文物大系》

      子初先生的學生都知道,他將事業(yè)視為自己的生命,而《中國音樂文物大系》(以下簡稱文物大系)則是子初先生生命中最重要、最核心、最燦爛、最耀眼的篇章。從1987年的一期工程立項至今,文物大系已經(jīng)走過25個春秋,目前出版了16本19卷,收錄文字近400萬字,各類圖片1萬余幅。這套大系幾乎傾注了子初先生所有心血。

      1987年,在時任音樂研究所所長喬建中先生的斡旋下,《中國音樂文物大系》作為國家“七五”重點科研項目,以黃翔鵬先生的名義立項。1988年7月,子初先生從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部畢業(yè),分配到音樂研究所中國音樂史研究室。子初先生參與文物大系的編撰工作,并承擔了湖北省卷的主編工作,完成了湖北音樂文物普查,足跡遍及湖北全省的18萬平方公里,考察了湖北10余市、70余縣和8個地區(qū)的絕大部分文博單位。在編定《湖北卷》的同時,子初先生起草了《中國音樂文物大系編撰體例》、《中國音樂文物大系工作條例》以及《中國音樂文物大系音樂文物命名法》、《中國音樂文物大系音樂文物分類方法》等一系列文件。其后,項目的《北京卷》、《甘肅卷》等開始按此“體例”相繼開展工作。

      1996年10月,文物大系的第一本——《湖北卷》終于面世!由于有了經(jīng)費的保障,至2001年年底,一期工程的10本12卷(湖北、北京、陜西、天津、上海、江蘇、四川、河南、甘肅、新疆、山西、山東)全部完成并出版。1997年12月,在I期工程12卷初步完稿以后,子初先生又申請了《中國音樂文物大系》(II期工程)項目,被批準為國家“九五”藝術學科重點項目,計劃再出版10本。在子初先生的多方協(xié)調(diào)下,項目繼續(xù)獲得了國家財政部數(shù)百萬經(jīng)費的支持,為項目的全面完成提供了最重要的保障。目前,Ⅱ期工程已經(jīng)出版6本7卷,分別為《湖南卷》、《內(nèi)蒙古卷》、《河北卷》、《江西卷》、《續(xù)河南卷》、《廣東卷》、《福建卷》。

      從子初先生碩士畢業(yè)參與大系工作,到后來主持這個項目,至今已經(jīng)25個年頭了。從文物大系第一本《湖北卷》的普查到《中國音樂文物大系編撰體例》等文件的撰寫,從編撰指導思想的統(tǒng)一到終端成果的確立,從項目經(jīng)費的籌措到后期圖書的出版,其中凝結(jié)了子初先生多少辛勞、汗水和心血!

      《中國音樂文物大系》是中國音樂考古學上迄今為止規(guī)模最大、收錄最齊的一部恢宏巨著,其出版后獲得了諸多國家級獎項,在學術界產(chǎn)生了重大、廣泛而深遠的影響。1999年9月,《中國音樂文物大系》(Ⅰ期工程)獲“國家圖書獎·榮譽獎”,2006年5月,獲“第二屆文化部文化藝術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一等獎,總排名第一;2008年12月,《中國音樂文物大系》(Ⅱ期工程)之《湖南卷》與《內(nèi)蒙古卷》,榮獲“2006-2007年度河南省優(yōu)秀圖書一等獎”等。著名音樂史學家修海林先生這樣評價文物大系:“這項成果的完成,代表著中國音樂考古學開始走向成熟,形成較為完整的、系統(tǒng)的學科知識體系,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學術成果,并且將對中國音樂史乃至中國文化史的研究,產(chǎn)生持久的影響?!薄吨袊魳肺奈锎笙怠返某霭妫怪袊魳房脊艑W學科產(chǎn)生了戲劇性的飛躍發(fā)展。

      目前,在總主編子初先生的親自指導下,文物大系仍在繼續(xù)編撰、出版。除了已經(jīng)面世的19卷之外,還有至少15卷需要編撰;且由于地下的音樂文物不斷出土,有的省份已經(jīng)出版了續(xù)卷??梢韵胂?,多年之后的文物大系將會有40、甚至50余卷,其規(guī)模將何其雄偉、壯觀!毋庸置疑,《中國音樂文物大系》不僅在中國音樂考古發(fā)展史上,而且必將在中國音樂歷史的浩瀚長河中,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三、子初先生與《中國音樂考古學》

      《中國音樂考古學》一書,于2003年8月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全書共分十章,收錄文字50余萬字。子初先生傾半生所學,在書中詳細介紹了該學科領域內(nèi)的相關知識,系統(tǒng)闡明了該學科的基本概念和相關理論,厘清了學界的一些模糊認識,是中國音樂考古學學科領域最重要的理論著作之一,其學術意義和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4個方面。

      第一,厘清音樂考古學學科中對一些基本概念的模糊認識。

      2002年12月,在武漢音樂學院成立了“中國音樂考古中心”。但是在音樂考古學學科建設研討會上,一些與會學者對于音樂考古學的一些基本概念,仍存在著比較模糊的認識,甚至對音樂考古學這一學科是否成立也表示懷疑。本書的第一章即詳細闡述了有關音樂考古學的一些基本概念,如該學科的定位、性質(zhì)、研究對象以及與相關學科的關系等。子初先生明確指出:音樂考古學比起一般考古學來,有其鮮明的特殊性。這一特殊性主要體現(xiàn)在其研究對象上。以美術考古為例,美術考古研究的對象直接就是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美術作品本身,而音樂考古的對象卻不可能是音樂作品本身。理由很清楚:其一,音樂藝術是音響的藝術,其以聲波為傳播媒介。表演停止,聲波即刻平息,音樂也不復存在。其二,音樂又是時間的藝術,真正的音樂只能存在于表演的剎那間,古代的音樂作品只能存在于表演當時的瞬間。作為音樂考古學家永遠無法以看不見、摸不著的某種特定的聲波為研究對象,也無法將早已逝去的歷史上的音響為其直接研究對象。一些古代的樂譜也只能在非常有限的程度上反映音樂作品的部分特性。從根本上來說,樂譜只是畫有特定符號的紙或別的什么材料,它與音樂作品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由于音樂考古學無法以音樂作品為其研究的直接對象,故也有學者認為對音樂考古學的學科性質(zhì)難以探究,充其量只能稱其為“樂器考古”或“音樂文物的遺存考古”。這種觀點主要是出于對考古學這一概念理解上的偏頗??脊艑W定義告訴我們:考古學“是根據(jù)古代人類活動遺留下來的實物史料研究人類古代情況的一門科學”。音樂考古學作為以古人音樂活動的遺物和遺跡為研究對象,并以此為據(jù)了解古人的音樂生活,從而闡明人類音樂藝術發(fā)展的歷史和規(guī)律這樣一門科學,是完全可以堂堂正正地納入專業(yè)考古學學科行列的;同時這也是為何將“曲調(diào)考古”應改稱為“曲調(diào)考證”的原因。

      第二,系統(tǒng)而詳細地闡述音樂考古學的一些研究方法。

      音樂考古學作為一門交叉學科,其研究方法中既有一般考古學的方法,也有作為一門專業(yè)考古學的特殊方法。該書在第九章分為五節(jié)對其進行了詳細闡述,如田野考古方法、音樂考古學斷代方法、音樂考古學測音方法、音樂文物命名方法、音樂文物分類方法。這些方法都是子初先生在20多年文物大系的工作中總結(jié)出來的真知灼見,對于音樂考古學的工作和研究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導意義。其中,有關音樂考古學斷代方法的研究,是子初先生多年的重要學術成果之一。子初先生指出:“對編鐘(保存比較完好的編鐘)音律音階的測音研究,可以知道編鐘是處于音階發(fā)展的某個階段上,其結(jié)果可以用來作為斷代的依據(jù)。當然,這把斷代的標尺是比較粗疏的,但它也與編鐘的音梁結(jié)構(gòu)、調(diào)音手法的斷代意義一樣,往往是十分可信的。因為編鐘音律音階的設計和實施,是編鐘鑄造中的核心技術之一;這些異常專業(yè)的技術,即便在先秦,也只有極少數(shù)的工匠掌握,自此失傳了2000余年??梢韵嘈?,古來很難有人能造這樣的假?!?/p>

      第三,全面、系統(tǒng)、翔實地闡述音樂考古學相關知識和理論。

      該書論述的內(nèi)容豐富、系統(tǒng)、全面而翔實。如第一章論述了有關音樂考古學的一些基本概念,如該學科的定位、性質(zhì)、研究對象,以及與相關學科的關系等;同時還概括地介紹了中國音樂考古學的學科發(fā)展史和現(xiàn)狀。第二章至第八章,是該書的主體部分,主要按照歷史朝代的順序,對各歷史時期(新石器時代至清代)所見音樂文物均作了分類敘述與研究,這是在目前國內(nèi)音樂史著作中絕無僅有的。書中涉及音樂文物60余種,幾乎囊括了所有的古代音樂文物。第九章闡述有關音樂考古學的一些研究方法。最后一章收錄了子初先生在音樂考古學方面具有代表性的4篇專論,分別為《禮樂重器镈的發(fā)掘與研究》、《晉侯穌鐘的音樂學研究》、《珠海郭氏藏西漢宗廟編磬研究》和《且末扎滾魯克箜篌的形制結(jié)構(gòu)及其復原研究》。

      第四,站在學術的最前沿,吸納最新的音樂考古資料和成果。

      子初先生始終站在學術的最前沿,將一些最新的音樂考古資料和研究成果收錄其中。如第二章第二節(jié)中關于河南舞陽賈湖骨笛的論述,是目前所見音樂著錄中最為翔實的。又如,第六章把2000年挖掘出土的山東濟南章丘洛莊編鐘(19件)和編磬(107件)也收錄在內(nèi),填補了以往音樂著作中漢代編鐘、編磬研究的空白。

      子初先生的《中國音樂考古學》一書,作為目前有關這一學科的第一部系統(tǒng)的理論著作,填補了中國音樂考古學、乃至中國音樂史學上的空白,對中國音樂考古學學科建設具有顯而易見的開創(chuàng)意義。

      四、子初先生與東亞音樂考古學會

      東亞音樂考古學會于2009年10月25日,在江蘇省蘇州市舉辦的“第二屆東亞音樂考古學國際研討會”上正式成立。在會議的開幕式上,子初先生宣布正式成立“東亞音樂考古學會”。該學會由韓國著名音樂學家權(quán)五圣先生在2008年10月,于“第一屆東亞音樂考古學國際研討會”(韓國首爾)上首倡。按照學會章程,在“第二屆東亞音樂考古學國際研討會”上選舉出了第一屆理事會,共計8名。經(jīng)理事會決議,學會設3名會長,中、韓、日三國各一名。2011年10月12日-16日,在權(quán)五圣會長的主持下,在韓國首爾舉辦了“第三屆東亞音樂考古學國際研討會”。2012年10月,將由子初會長主持,在蘇州舉辦“第四屆東亞音樂考古學國際研討會”。東亞音樂考古學會的成立,是21世紀中國音樂考古發(fā)展史上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五、子初先生與東亞音樂考古研究所

      2009年10月24日-28日,子初先生在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學院(蘇州研究院)主辦及主持了“第二屆東亞音樂考古學國際研討會”,作了《鴻山樂器五說》的發(fā)言。來自中國、韓國、日本、美國、德國等國家近50位學者參加了研討會。會議正式成立了“東亞音樂考古學會”,子初先生被與會代表一致推舉為首任會長,并舉行了“東亞音樂考古學會”和“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學院東亞音樂考古研究所”揭牌儀式。東亞音樂考古研究所是子初先生一手創(chuàng)辦,并擔任首任所長。受國際音樂考古學會的委托,東亞音樂考古研究所將于2012年10月承辦“第八屆國際音樂考古大會”,會議的主要議題為:中國音樂考古新發(fā)現(xiàn)研究、世界各國音樂考古學研究及成果相關報告、音樂考古學的基礎理論探討、中國曾侯乙墓及日本奈良正倉院古樂器專題論壇。屆時約有10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考古學家歡聚蘇州,就以上這些議題展開研討,必將有力地推動中國音樂考古學乃至國際音樂考古學的發(fā)展。在不久的將來,東亞音樂考古研究所將在中國音樂考古學、乃至國際音樂考古學的發(fā)展歷程中發(fā)揮重大的作用。

      一門成熟的學科應該具備如下條件:明確的研究目的和較為成熟的研究方法,較為系統(tǒng)的基礎理論著作,一定數(shù)量和質(zhì)量的專家隊伍和較為豐富的研究成果等。在十幾年前,以這些標準來衡量中國音樂考古學,尚可以清楚地看到這門學科的幼稚。但是今天,在子初先生20余年的推動下,中國音樂考古學已經(jīng)在各個方面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如子初先生主編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學術成果——《中國音樂文物大系》的出版,子初先生關于中國音樂考古學基礎理論的研究論著,有關音樂考古學研究方法的總結(jié)與歸納,第一部系統(tǒng)的音樂考古學理論著作《中國音樂考古學》的出版,東亞音樂考古學會和東亞音樂考古研究所的成立,子初先生培養(yǎng)的研究生學術團隊的成長及其學術成果等,這些已經(jīng)成為中國音樂考古學發(fā)展史上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不難看出,學術發(fā)展到今天,“中國音樂考古學”已經(jīng)成為日益成熟的獨立學科。子初先生,功莫大焉!

      責任編輯:朱婷

      猜你喜歡
      里程碑
      經(jīng)濟里程碑 夢想新起點
      杭州2022年亞運會籌辦工作重要里程碑任務
      杭州(2020年2期)2020-04-17 09:00:14
      特刊《里程碑時刻》帶來的啟示
      新聞傳播(2018年6期)2018-12-06 08:56:38
      反腐敗工作法治化的重要里程碑
      人大建設(2018年5期)2018-08-16 07:08:56
      刨花板產(chǎn)能突破里程碑
      2016健康里程碑
      里程碑時刻
      科學24小時(2016年5期)2016-05-10 10:21:23
      公立醫(yī)院改革現(xiàn)里程碑意義
      我國大學英語教育的里程碑
      漫步人生路
      湘潭市| 齐齐哈尔市| 衡阳县| 太谷县| 宁武县| 揭西县| 西乌珠穆沁旗| 修文县| 桐城市| 普格县| 长乐市| 三亚市| 鸡泽县| 淳安县| 固始县| 工布江达县| 吉林市| 青神县| 刚察县| 合阳县| 于田县| 娱乐| 成安县| 赫章县| 应城市| 嘉禾县| 张家界市| 苍梧县| 英德市| 自治县| 紫金县| 佛山市| 陇南市| 海南省| 随州市| 凤台县| 长顺县| 余江县| 库尔勒市| 合山市| 东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