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流
春天的山水美: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春天的花草美: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春天的風雨美: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在我們鄉(xiāng)村,春天還有一道別樣的風景,那就是趕廟會。
過了二月二,山鄉(xiāng)的田野在春風的吹拂下漸漸換了顏色;到三月、四月的時候,油菜花的淡香便四溢開來,麥苗也開始拔節(jié)、抽穗,樹上嫩嫩的葉兒也已在風中搖曳招展。各處的村莊或擁著一簇樹林,或顯著幾垛黃里帶白的墻頭,讓你遠遠望去,就從內(nèi)心深處涌出一股生機盎然的春意。寂寞、懶散了一冬的人們,只要一看見太陽就會產(chǎn)生一種想舒展、想運動的欲望。恰巧這個時候也是農(nóng)人最悠閑的時節(jié)。所以每年到了三月三、清明、端午這樣的日子,十里八鄉(xiāng)的大小廟會便接踵而來。
每到廟會的那天,天還沒有亮,人們就開始三五成群地往有廟會的地方趕。帥氣的小伙子載著漂亮的姑娘,婦人們打扮得花枝招展,孩子們的笑聲清脆如鈴,爺兒們收拾得干凈利落,就連一年到頭足不出戶的老頭兒、老太太也趕來湊熱鬧。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睌?shù)百年前,陸游就有詩吟詠過民間春社的盛況,贊美過古樸民風的清純。今天,雖然歷史的車輪又軋過了無數(shù)個春秋,但這種傳統(tǒng)的民風尤存不減。也許,而今的都市人不屑于參加這種互相擁擠、彼此十分親密且不登大雅之堂的廟會,他們熱衷的或許是踏青、郊游,但樸實的鄉(xiāng)村人也有自己的踏青方式——趕廟會,,在這蘊含著濃厚的鄉(xiāng)土風情,承傳著悠久歷史傳統(tǒng)的節(jié)俗氛圍中,鄉(xiāng)下人得到的是比城里人更多的喜慶,更多的歡樂,更多的舒展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