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蕭蕭,本名馮忠臣,出生在遼東半島大孤山,曾就讀空軍某航空學院。文學作品曾發(fā)表在《詩刊》《星星》《青年文學》《北京文學》《上海文學》《北方文學》《江南》《鴨綠江》等報刊,有作品選入《年度中國詩歌精選》等選本,出版詩集《流浪的蝴蝶》《玄思或虛無》等四部,中短篇小說集《在江湖滑行》。中國人民銀行作協(xié)副主席,遼寧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
古戲樓
戲結束了
戲樓還在
此刻,空蕩蕩的廣場上
月光
沉重?輕浮
兩者之間的我
經(jīng)歷了多少次的輪回
啊呀,我一直扮演著
不同的角色
不曾停歇地演到今天
觀戲的人
散了一茬又一茬
痕跡
花兒謝了,芬芳仍然彌漫
云朵走了,雨滴深入土地
風吹過了,春天開始喧囂
葉子落盡,果實說出真相
炊煙散盡,故鄉(xiāng)留在原地
親人故去,笑臉嵌在夢里
坐在忽隱忽現(xiàn)的時光碎片中
或深或淺的故事都走向同一個結局
大泉眼
今天的大泉眼
已失去昨日的清澈和豐滿
那座為它遮雨的六角亭
像個落魄的秀才
曾哺育過小鎮(zhèn)的大泉眼
如今快要被小鎮(zhèn)上的垃圾填滿
它張著嘴想要對我說些什么
卻久久發(fā)不出聲音
杏梅花開
來自異域的花朵
年年春天開得嫻靜舒展
在這座名叫孤山的古鎮(zhèn)
家家院子里都有幾株這樣的樹
傳說,百年前
一個叫聶樂信的傳教士
從丹麥帶回枝條與本地的杏樹嫁接
才有了這中西合璧,果實甘美的果樹
世事變化,多少美麗被沖淡
在早已成林的杏梅園里
花兒開得張揚熱鬧
果實卻沒有兒時的酸甜可口
端午節(jié)
故事一直在堆積
故事撒手西去
我們在祭祀中尋求慰藉
我們背對著真實
用陽光敷面,佯裝
濯洗不干凈的靈魂
在農(nóng)歷五月初五
我盯著花樣繁多的粽子
心思卻逸出很遠
像只迷失方向的蟲子
什么意思
落成不久的小區(qū)
門牌號還未掛上
我常把自己居住的72號
走成27號
某天傍晚
當我再次敲開
27號那扇鐵門時
主婦厭惡地說
你什么意思
我也驚疑于“什么意思”
在模樣相似的樓群里
我時常敲不準
那扇屬于我的門
責任編輯 啞 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