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明 于莉
從春寒料峭的青島,一下子站在春花爛漫、陽光和煦的婺源山村,全身上下都輕透起來。
春節(jié)剛過,莫媽便嚷嚷著要煙花三月,踏歌江南。于是,我用了兩周的時間制造路書,連摘帶編,洋洋灑灑,足足寫滿了幾十頁紙。事實證明,對于自助出游,詳細的路書會節(jié)省大量的時間。
婺源,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鄉(xiāng)村”,“中國十大攝影發(fā)燒風景地”。打開介紹婺源的網(wǎng)站,眼花繚亂。婺源的景點多且分散,若按常規(guī)的旅游攻略,難免會走馬觀花,審美疲勞。所以我們?nèi)跛?,只取一瓢飲,選定了一個地方,慶源村。慶源,又名小桃源,位于江西省婺源縣段莘鄉(xiāng),建村于唐開元年間。一條小溪自山谷流出,串村而下,27座小橋連于其上。小橋、流水、粉墻、黛瓦、藍天、碧嶺,天人合一之境。
自駕出門,自然不會只盯著目的地。我們這一路途經(jīng)皖南,景點多多,自是不忍錯過。還特意繞路帶著孩子們?nèi)チ酥袊拇啥季暗骆?zhèn)。這也是自駕游的優(yōu)勢所在,不要忽略哦!
第一天
一到了村中的停車場,便看到房東詹老師已笑瞇瞇地等在溪邊。過了橋,小巷里轉(zhuǎn)個彎,就到了詹老師家。這是一幢老式磚木結(jié)構(gòu)的二層樓,旁側(cè)又接了一幢二層樓做客房。客房不大,但很干凈。窗外是一株老梨樹,虬枝嫩葉,雪白的花朵開得正盛。
安置完畢,天色已暗,趁著準備晚飯的當兒,我拎著相機出了門。門外溪邊有一家查記酒坊,門前檐下一溜紅燈,在寂靜的山村夜色中顯得特別溫暖。坊內(nèi)所賣的酒都是自家釀造,由于產(chǎn)量低,一天只出幾十斤,所以售價不算低。普通的40元一斤,好些的要80元一斤。坊主熱情地給我裝了一小杯嘗嘗,果然口感清醇,回香久長。于是買了半斤,拎回旅館。
晚飯相當豐盛,燒荷包鯉魚、春筍炒臘肉、燉土雞、清炒萵苣等。尤其是春筍炒臘肉,那個好吃!新鮮、脆嫩的筍片,嚼之有聲,咂之鮮美,至今仍思之垂涎。我們也搭把手,剝筍殼,削萵苣,往灶里填木柴。莫莫和由由則在院里竄來竄去,逗詹老師的孫女妞妞玩。這樣山村里的家庭旅館,基本上是和房東吃住在一起,感覺自己不再像個旅客,而是房東的遠房親戚。除了自在,還能收獲一些親情。
簡單實用的農(nóng)家小廚,灶火熊熊,笑語喧喧。晚飯大家胃口大開,莫莫、由由各吃了一大碗香噴噴的米飯。我們更是把半斤白酒和詹老師送的一瓶米酒基本喝光。
一直對山村的夜晚很期待,今晚就要成真了。搖搖晃晃上到二樓,倒頭便睡。床不如家里的舒服,空調(diào)也不很給力,但燈一關,黑夜便如寂靜又輕柔的棉絮,把你緊緊包裹,一下把人拽入夢鄉(xiāng)……
慶源村是婺源所有著名景點中唯一不收門票的。村中有不少家庭旅館,在網(wǎng)上都可查到。不過村中的衛(wèi)生狀況不是很好,感覺不像正規(guī)旅游景點那樣氣派、舒適。但也正因如此,旅客少,更顯得清靜。
第二天
太陽出來之前,我就背起相機、三腳架,跟莫叔一塊走出門。溪水潺潺,村子被淡淡的輕霧籠罩著。勤快的村民早已起來,三三兩兩地在巷口溜達 。詹師母告訴我們,在西南方向的半山坡上有兩棵大香樟樹,在那兒可見到村的全貌。于是我們沿著巷子曲折而上,邊走邊拍。
慶源村的老宅挺多,典型的徽派風格,但保護得不是很好。村民大多住在了后建的二層或三層小樓里,樓外墻貼了馬賽克,安了鋁合金窗,架了鍋蓋天線。盡管如此,我的鏡頭里也找到了很多美景:香樟、修竹、雪白的梨花、美艷的桃花、古老的黛瓦、斑駁的粉墻,還有巷中走路的老人。
太陽已升高,光線照亮了對面山坡上的油菜花,熠熠生輝。慶源村四面環(huán)山,只有一條水泥路蜿蜒進出。正如村口古詩所云:
“空山隱臥好煙霞,水不通舟陸不車。一任中原戎馬亂,桃源深處是吾家?!?/p>
這里的名人故居也不少,只是沒開發(fā),參觀不是很方便。
下山回到旅館,詹師母已備好早餐。熱氣騰騰的包子、大饅頭,煮山雞蛋,炸花生米,紅油拌青菜,香噴噴的大米稀飯,擺滿了一桌。大家都休息得不錯,興致勃勃,風卷殘云般吃過早餐,便嘻嘻哈哈地沿溪邊溯流而上。
莫莫和由由跑在前頭,倆人一樣活潑好動,湊在一塊便是一臺戲。
路上遇到三三兩兩的旅行團,單反客們行色匆匆。慶源村肯定是他們婺源之行中最不起眼的一站,走過了李坑、江嶺,再到這兒來,不免會審美疲勞。而我們很慶幸直接來了慶源村,沒有奔波之苦,安安穩(wěn)穩(wěn)地住上兩天。而在這里,你希望見到的婺源元素,都可以找得到。
其實來到婺源之后,所見到的景色跟自己原先想象的并不十分一樣。但就像攝影者手中的鏡頭一樣,你完全可以在心中只留住你想要的那部分。風景隨心而變,不是嗎?
晚餐依舊豐盛,詹師母端上了她拿手的粉蒸排骨、紅燒豆腐,依舊有我最愛的鮮竹筍燒肉。
到風景區(qū)旅游,最好能給孩子找到伙伴。大人懂得觀賞,孩子卻不一定感興趣,容易產(chǎn)生煩躁情緒。如果能有小伙伴同行,再漫長的旅途也不會覺得寂寞了,也減輕了大人的壓力。
第三天
早晨睡了個懶覺,一直睡到8點半。飯后到樓頂?shù)钠脚_上一看,炊煙裊裊,看來晚起的游客還真不少。
上午我們來到了村東北面的山腳,油菜花大部分種在這兒。當置身于滿眼的金黃中,鼻中充滿著濃郁的花香時,我也經(jīng)不住再一次心旌動蕩?!鞍。@就是油菜花,這就是婺源的油菜花!”思慕了幾年的地方,此刻像一個美女,被我緊擁在懷中。
“爸爸、媽媽快看,我是小蜜蜂呀……”莫莫一頭沖下了小路,他黑色的T恤上沾滿了斑斑點點的金黃花粉,臉上,甚至鼻尖上也沾了好幾簇。我趕忙拍下那明亮的眼睛和燦爛的笑臉。
鄰近中午,返程的時候到了,很遺憾不能多住兩天。跟詹老師夫婦結(jié)完賬后收拾行李,詹師母拿出早晨挖的一大袋子竹筍硬塞給我們。然后大家揮手,依依惜別。再見詹老師、詹師母,再見慶源村,再見婺源……讓我們在此后漫長的想念中,再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