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混合性肌膚
皮膚特點:這類肌膚總是乖乖的、不愛生病,洗臉的講究也比較少,基本不需要特殊呵護。
護理基本原則:
水溫最好保持在30℃
太熱的水會洗去過多的油脂,破壞肌膚原有的彈性和光澤。太冷的水只能清潔表面的污垢,無法清潔毛孔里的塵垢和過剩油脂。用30℃左右的溫水洗臉,既能使毛孔舒張,徹底清潔污垢,又能避免肌膚受到傷害。
養(yǎng)成用手洗臉的習慣
手是潔面的最佳工具,即使稍微用力,也不致傷害皮膚;而毛巾則可用于洗臉之后吸干臉上的水分。
清潔要用指腹的力量
清潔時不要過于用力,以免對肌膚造成傷害。眼睛下方的肌膚老化得比較快,所以最好沿著肌膚的走向輕緩地按壓下去。此外,清潔時不要用指尖,而是用指腹的力量柔和地按摩。
按摩從內向外、從下向上
兩頰的清潔方法應是沿著從內到外的方向打圓圈,從下至上按摩推進;額頭則以雙手從中間向兩邊推進;鼻子的清潔方法也同樣是打圈,但應多重復幾次,以保證徹底地清潔肌膚。
(以上洗臉方法也可以說是適合一切皮膚的基本洗臉方法。)
干性肌膚
皮膚特點: 缺水、缺油,比較“嬌氣”,對各種刺激較敏感。如果使用堿性皂或用冷水洗臉,會使皮膚發(fā)緊、刺癢、脫屑、起皺。所以洗臉后要馬上涂抹補水保濕的護膚品,防止肌膚干澀。
護理基本原則:
洗臉后馬上拍上保濕型爽膚水
一項肌膚實驗報告顯示,在洗完臉后的30秒—2分鐘內使用保濕品(包括爽膚水),能瞬間提高皮膚內的含水量。所以,爽膚水、保濕乳液最好放在能立即取到的地方,方便在洗臉并用毛巾吸掉臉上的水分后迅速涂上。千萬別等到臉上的水分干了再涂,那樣作用會大打折扣。
皮膚越干越要輕搓細揉
千萬不能粗暴對待肌膚,尤其是干性肌膚。臉部皮膚有屏障、保濕作用,可以阻擋刺激物。如果過度清潔,就會洗去重要的脂質物,導致肌膚流失水分,對涂在臉上的任何東西也會產生過敏反應。
毛巾要選擇全棉高支紗的
最好選擇全棉高支紗的毛巾,對防止皮膚受刺激有好處。干性肌膚容易鬧別扭,所以選擇毛巾也要講究些。
油性肌膚
皮膚特點:這類皮膚毛孔粗大,皮脂分泌過多,表面有光澤,不易出現(xiàn)皺紋。由于污垢容易附著在皮膚上,所以易長粉刺和小疙瘩。
護理基本原則:采取雙重洗臉法
第一步以油洗油:選擇適合自己的油性潔膚霜,配合按摩的方法,由下而上、由內往外打圈。在毛孔粗大的部位做稍微深層一點的按摩,誘出油脂,清除臟皮屑,再用濕紙巾擦去或用水清洗。
第二步水洗潔面:潔面劑越溫和越好,低刺激性、偏中性或弱酸性是最基本的條件,但要具有油性肌膚所需要的殺菌、消炎、收斂作用。使用手法與使用油性清潔品一樣。
學會使用爽膚水
爽膚水是護膚之寶,它可以幫助清除表皮殘余油脂,收斂毛孔,并保持肌膚的PH值呈弱酸性。有些爽膚水還含有保濕因子,使用后能讓肌膚變得柔軟,使人感覺很舒服。
T字部位是重要
T字部位是著名的油脂“高產區(qū)”,臉上的閃閃油光有90%是從這里分泌出來的。清潔時最好加些按摩動作,在毛孔粗大的部位,做稍微深層一點的按摩,再用清水洗干凈。
敏感性肌膚
皮膚特點:表皮層較薄,能看到皮下的毛細血管(紅血絲)。皮膚比較白皙,因而缺少適當?shù)暮谏乇Wo,難以抵抗紫外線的攻擊。保持水分能力較差,皮膚容易變得干燥,常出現(xiàn)刺癢的感覺,并且總是紅紅的。
護理基本原則:
一次設定一個目標
首先決定自己目前最需要解決的皮膚問題,然后對癥下藥。舉例來說,如果你很煩惱臉上的斑點,就使用去斑產品,至于去斑產品所導致的干燥問題,要等到斑點消除后再去解決。
不能使用皂基型潔面品
皂基型潔面品內的界面活性劑是分解角質的高手,它不但能徹底清潔皮膚表層的水脂膜,還能改變皮膚的表面環(huán)境。敏感性肌呋要杜絕此類產品,最好使用乳狀或非皂基型潔面品,溫和調節(jié)朋膚的酸堿度。
選擇潔面品需慎重
不選含有香料、酒精成分的潔面品,不選含皂基成分的潔面品,不使用深層清潔磨砂膏,以免肌膚受到刺激。
不建議去角質
去角質產品中含有軟化角質、摩擦角質、使角質脫落的成分,會對敏感性皮膚的角質層產生一定的傷害,而且去完角質后的肌膚很脆弱,更加容易引起敏感。
彈性使用產品
使用新產品時,要交錯使用而不能同時使用。參考一個最簡單的計劃:周一、周三、周五使用含有維生素C的產品;周二、周四、周六使用果酸或維生素A產品(要先得到醫(yī)生的許可);星期天則讓肌膚休息一下。不要在一天之內同時使用含有果酸、維生素A、維生素C的產品。
保持皮膚滋潤
干燥的皮膚最容易引發(fā)過敏反應,相反,肌膚越潤澤越能接受其他的護膚品。
調整使用分量
不要認為護膚品涂得越多越好,每次使用的分量有一粒豌豆這么大就可以了。
隨氣候調整產品
如果天氣變冷或變干燥,最好少用純維生素A或果酸產品,因為它們會讓皮膚變得干燥。
用生理鹽水敷面
將棉花或紗布蘸上注射用的生理鹽水后,敷在過敏部位。注射用的生理鹽水安全性高、滲透力好,具有消腫、退紅、穩(wěn)定皮膚的作用。
不擅自用藥
未經皮膚科醫(yī)生診斷,不要自行到藥店購買能抑制炎癥的藥膏。雖然這類藥能有效抑制炎癥,但使用不當也會產生副作用。
遠離致敏原
一般來說,過敏癥狀會永遠存在,不可能根治。你只能小心防范,避免接觸可能導致過敏的過敏原。
避免使用療效型修復型產品
療效型和修復型產品的成分比較復雜,容易引起過敏,而且還會破壞皮膚表層的天然保護層,所以應堅決舍棄。
“防曬”要慎重
防曬品的成分也是造成刺激的因素之一,所以對于“防曬”要非常慎重,要選擇那些附加成分少、質地輕薄的產品。
更換產品要謹慎
不可輕易更換化妝品。若要使用新產品,應先做皮膚試驗。將產品涂抹在比較細嫩的手腕內側,一晚上或兩三天后觀察其反應,如果出現(xiàn)異?,F(xiàn)象,如泛紅、起斑疹等,就說明它不適合你。